泰州市關工委
做好宣傳大文章
泰州市關工委
江蘇省泰州市關工委抓住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契機,與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關心下一代宣傳工作的意見》。全市各級關工委在黨委宣傳部門的支持下,以貫徹落實意見為抓手,著力做好“四個一”文章,初步構建起全市關心下一代大教育、大宣傳的工作格局。
2016年初,我們與市文明辦聯合召開由各市(區)文明辦、關工委,市直有關部門(單位)關工委和各新聞單位分管領導參加的關工宣傳工作座談會,強化組織動員,切實提高認識,做到“三個明確”。
明確宣傳重要性。關工宣傳既是關工委也是全市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全市關心下一代事業更好發展的具體抓手和主體牽動力。加大關工宣傳力度,是揚關工事業之名,是揚“五老精神”之名,不是為了個人“出名”。明確重點要求。堅持“四個面向”(面向黨委政府、面向老同志、面向青少年、面向全社會);把握“三個重點”(立德樹人主題教育、輔導站建設提質增效、弘揚“五老精神”),做到“兩個確保”(確保用稿量質和層次穩定提升,確保關工報刊征訂讀用工作穩定提升),實現“一個轉變”(努力把關工宣傳工作由封閉型宣傳逐步轉變到面向全社會的外向型宣傳),真正形成關心下一代大教育、大宣傳的工作格局。明確責任分工。由關工委拿出宣傳主導意見,新聞媒體策劃具體方案,有關方面共同實施,保證全市關工宣傳工作基調一致、步調一致。

海陵關工委組織小記者采訪老戰士,開展強軍夢教育
我們堅持挖掘內力和借助外力有機結合,抓了3個層面的關工宣傳工作者隊伍建設。市和各市(區)文明辦、關工委,市直各部門(單位)關工委、市各新聞媒體都明確了相對穩定的宣傳工作分管領導、職能處室和責任人。建立以主流媒體記者為主體、五老為骨干的,熱心、熟悉關心下一代工作、有一定寫作能力、專兼結合的通訊報道員隊伍。目前,全市共有專兼職通訊報道員近200名,其中市關工委直接聘任13名,并做到有進有出,及時調整,加強動態管理。聯合各學校,打造覆蓋全市各級各類學校的小記者隊伍。靖江、泰興、海陵等市(區)結合近年來開展的主題教育活動,還邀請省關工委和《周報》社、《薪火》雜志社專家或本土作家為通訊員、小記者授課。全市關工立體化宣傳隊伍網絡初步形成。
堅持陣地共建。在改版擴容《泰州關工》的同時,加強與《泰州日報》《泰州晚報》及廣播電臺、電視臺深度合作,開設相對固定的專欄、專版,開展常態化宣傳。努力拓展網絡媒體陣地,建立“泰州關工委宣傳報道QQ群”,指導各地寫稿發稿;通過“文明泰州”微信公眾號,宣傳五老先進典型;推廣泰興市《銀杏樹下》關工網站、姜堰區梁徐鎮坡嶺村關工委微信群等做法,引導各地辦好各自的內刊和網站。
堅持載體共創。聯合各地關工委,組織編印《泰州關工指南》,加大基層關工委、輔導站窗口宣傳力度;與市廣電集團聯合拍攝關心下一代工作專題片;與市文明辦、教育局等部門聯合開展“泰州市三好青少年”“美德少年”評選活動,通過“微泰州”“泰州教育發布”宣傳“三好”青少年、“美德少年”的感人事跡。我們還總結推廣興化市關工委組織創編《禁毒漫畫集》,姜堰區關工委、文明辦開展“最美五老”評比表彰系列活動經驗,鼓勵各地通過編印圖書、制作展板(墻報)、開展戶外宣傳、攝制微電影、專題片等,創新宣傳載體,擴大社會影響力,使宣傳教育入眼、入耳、入心。
堅持資源共享。《中國火炬》《關心下一代周報》是各級關工委武裝思想、指導工作的重要平臺。我們立足泰州實際,堅持穩定大戶、促進平衡,穩中求升,鞏固發展;既抓征訂、又抓讀用,將報刊征訂讀用工作列入“五有五好”基層關工委創建考核內容,列入全年《工作要點》,列入關工宣傳工作考評內容,為廣大青少年贈送精神食糧。各地關工委和教育部門通過“隊日讀報”“泰州大閱讀”“親子讀報”征文競賽等活動,推進報刊進班級、進家庭、進輔導站、進社區,既發揮了報刊育人功能,又發揮了報刊的宣傳作用。

五老樊才林在家庭輔導站向小記者宣講黨史國史
我們根據《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關心下一代宣傳工作的意見》,配套下發《泰州市關心下一代宣傳工作評獎辦法(試行)》。明確對外發稿稿酬發放辦法。從2016年起,凡在市以上主流媒體(網站)和關工內刊發表關工新聞稿件的作者,均可按《評獎辦法(試行)》規定,獲得相應的稿酬,按季發放,年度總評。設立“泰州關工新聞獎”,每年組織一次考評兌現。今年5月,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關工委首次聯合表彰“2016年度泰州關工新聞獎獲獎項目”,對10個“宣傳報道工作先進集體”,7個“報刊征訂讀用工作先進集體”,12名“宣傳工作先進個人”,17名“優秀新聞稿件”作者予以表彰獎勵。通過“泰州關工新聞獎”的設立拉動,增強了動力。各市(區)、市直各系統(部門)也參照市里的做法,制定和落實相應配套的激勵措施,積極爭取財力,保障了宣傳工作的長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