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公
狂風暴雨奈何不了南京小麥
達公
6月1日晚8點左右,南京溧水區狂風大作、電閃雷鳴,暴雨隨之而來,道路被淹,大樹連根拔起,大部分地區出現7級以上陣風,最強風力10級。一個小時后,東屏鎮降雨量最大,接近50毫米,屋漏偏遭連夜雨,想到春暖花開溧水走市場時了解到的麥苗情況,心中一緊。
受去年秋播罕見的連續陰雨天氣影響,南京溧水區小麥爛耕爛種面積大,晚播晚栽占比高,秋播質量基礎差。越冬后,多陰雨寡日照,小麥苗情是幾年來最差的一年,立馬連線南京溧水區東屏農資人小孫,他是某農資連鎖集團東屏店店長。“孫店長,前幾天的狂風暴雨對小麥影響很大吧?”“幾乎沒有影響,這場雨下得很奇怪,狂風暴雨主要在城區鎮區,對麥田影響很小,有好幾個地方滴雨未沾。老百姓開玩笑說,老天有眼,漏掉了麥田的地方,只是沒下到雨土壤太干了,這幾天正忙于往麥田里電力抽水呢”,連聲慶幸中還了解到溧水區已在東屏等三個鎮建成了5萬平方米的水稻育秧中心,可保障1萬畝機插水稻的集中育供秧,也算為水稻的綠色高產高效打下了基礎。
4月中旬,全國小麥重大病蟲防控現場會會上表示,受去冬今春氣溫偏高、降水偏多等因素影響,小麥赤霉病在長江中下游、江淮、黃淮南部麥區呈重發流行態勢。得知情況后立刻連線南京六合區種糧大戶老顧,老顧說今年六合區有三個街道建立了專業化統防統治防控示范區,并詳細解釋為統一組織發動,統一技術方案,統一藥劑供應,統一施藥時間,統一防控行動,示范引領無人植保機的推廣應用,給該區積極為20萬畝次的“蟲口奪糧”點個贊!
6月5日芒種,大麥、小麥等有芒的作物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南京那一場狂風暴雨,讓所有人在初夏徹徹底底體驗了一把“透心涼”,一場雨下來氣溫下降十幾度。不過那么大的雨,倒有點擔心南京六合區那些種植戶了,6月6號一早再次連線六合區種植大戶老顧,他開心地表示,600畝小麥,50幾萬斤的麥子,早已全數歸倉,1.18元/斤的收購價感覺低了些,放一段時間再說,豐收的喜悅打心眼里散發、洋溢,中國農資人發來賀電。
南京市夏收工作已基本結束,今年病蟲害防治主動及時,天氣也有利于小麥苗情轉化升級,小麥有望獲得豐收。高淳區有位種植320畝小麥的種糧大戶向媒體介紹,預計小麥畝產340公斤,去年畝產只有200多公斤,今年一畝能多賺200多元,很滿意!狂風暴雨對南京的小麥沒有多大影響,但微信圈里的圖片同樣讓我們心里一緊,狂風暴雨在5月22日晚間,降臨山東濱州,洗刷了連日來的高溫,伴隨大雨的狂風,將麥田里正在灌漿的小麥吹倒。即將成熟的小麥出現倒伏,部分區域倒伏相當嚴重,幸運的是小麥的根部并沒有被拔出地面。農民認為會影響到今年的小麥收成,希望狂風暴雨后的小麥能緩過來。日前我們欣喜地看到了該市農業局的統計,今年該市小麥播種面積402.7萬畝,預計小麥平均畝產493.7公斤/畝,比去年增加2.7公斤/畝;預計總產198.8萬噸,增幅4.7%,小麥商品量有望達到140萬噸以上,比去年增加10萬噸左右。

微信里@河南的朋友,他們陸續發來一些消息,“5月23日早上,焦作溫縣某麥田,暴風雨后成平地,風剛好就旋到這里,產量肯定受損!村民真是欲哭無淚啊!”“紅旗渠精神發祥地,豫西北林州市,一場大范圍的狂風暴雨后,5月23日在臨淇鎮、五龍旗等地出現部分麥田倒伏情況,給當前小麥生產造成一定損失”“5月22日一陣狂風暴雨過后,安陽多地良種麥田,一夜之間倒伏,有的已經變成了地毯,農民們哭了,眼看就要到豐收季節,今年的收成可要減少了。看到這樣的情形,真是心如刀割啊!老鄉們辛苦勞作了一年,眼看就要收成,卻被這樣的一場大風刮去……”“5月22日晚,鞏義市大部分地區突降暴雨,東部最大降雨量141.9毫米,部分地區小麥出現大面積倒伏。對于局部受災農田,特別是小麥倒伏嚴重的地方,相關鎮辦和多部門正積極給予受災農戶技術指導,幫助采取補救措施,提高生產自救能力。”去年鞏義市財政局給全市的小麥都入得有保險,從23號開始,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已經按村統計小麥的倒伏情況,下一步就準備理賠了。因此,如果已經購買農業保險的農戶,你們真的不用煩了!
在當前各種支持“三農”建設的力量中,保險業是主力之一。今年一號文件對保險的提法不僅涉及范圍更廣,而且食品安全責任險、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互聯網保險、貸款保證保險等險種還首次出現在文件中。各位農戶朋友若已經買了農業保險,任何狂風暴雨也奈何不了你田中的小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