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衛(wèi)中慶
夏日“防石”多喝水
文/衛(wèi)中慶

夏季來臨,有一類疾病最容易在這個時候發(fā)作或者形成,這便是泌尿系統(tǒng)結石。我們每天都會喝下很多水,這些水在體內循環(huán)代謝,最后通過我們的呼吸、皮膚、尿液等排出體外,其中排尿當然是大頭。可是很多人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在夏季尿量會明顯減少,這是因為天熱時人體出汗多造成的,如果飲水量差不多,從汗液中流失的水多了,從尿液中排出的水自然就會減少。
尿液是人體新陳代謝的產(chǎn)物,它除了可以帶走我們人體代謝產(chǎn)生的“廢物”,在排尿的過程中還會對尿路起到一個沖刷的作用,可以將很多有害的微生物沖走,相當于一個自潔過程。但是,尿液本身也是有害微生物的培養(yǎng)基,如果它沒有被及時排出去,儲存在膀胱內,就有可能讓很多細菌“借機”繁殖,結果導致泌尿系統(tǒng)感染,如膀胱炎、輸尿管炎、腎盂腎炎等。
另外,夏季人體出汗多,尿量相對減少、尿液濃縮,這會使得尿液更容易形成結晶體,再加上尿路感染的作用,尿路結石就很容易形成。所以說,夏季是泌尿系統(tǒng)結石的高發(fā)期。泌尿系統(tǒng)結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見病,結石可見于腎、膀胱、輸尿管和尿道的任何部位,但以腎結石與輸尿管結石最為常見。
夏天預防尿路結石,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喝水,以增加尿量。資料顯示,當每日平均尿量從800毫升增至1200毫升時,尿路結石的發(fā)病率會下降86%。尿液得到稀釋,濃度降低,能夠防止新的尿石結晶形成,延緩原有結石的增長速度,促使小結石排出體外。建議每天高頻率均量飲水,使每日尿量超過1500毫升,睡前兩小時左右飲水300毫升,防止夜間尿液濃縮。
其次,要調節(jié)飲食結構,勿吃過多的富含草酸鹽的食物,如菠菜、豆類、葡萄、可可、茶葉、橘子、番茄、土豆、李子、竹筍等;避免過多攝入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豆制品等;還要控制蛋白質、糖、脂肪的攝入量,有利于減少尿路結石的形成。
此外,還要注意合理補鈣。鈣能與胃腸道中的草酸結合形成不溶性的草酸鈣,隨糞便排出體外,從而減少腎結石的形成。血液呈酸性時,結石容易形成,呈堿性時,能夠抑制結石形成。缺鈣時血液偏酸性,合理補鈣,血液偏堿性,這樣反而有利于抑制結石形成。但需要注意的是,過多補鈣會增加結石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