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東
(克州水電勘測設計院,新疆 阿圖什 845350)
吉音水利工程施工對水環境的影響分析
魏 東
(克州水電勘測設計院,新疆 阿圖什 845350)
根據吉因水利樞紐工程壩址處的自然環境條件,結合主體工程設計文件進行分析,施工期產生的環境影響主要是對水生生態的影響,另外還有施工揚塵以及施工機械噪聲,部分施工廢水及固體廢棄物。建議施工同時做好防護措施,使建設期間對環境的影響減至最低。施工期的環境影響是短暫的,一般會隨著施工工程的結束而消失。
吉音水利樞紐;施工期;水環境;流域;影響
1.1 流域概況
克里雅河發源于昆侖山北麓的克里雅山口,流向大體自南向北,先由發源地向東北方向行進,行進約100km后轉向西北,再經約100km轉向北,經于田縣后進入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緣,最終消失于浩瀚的沙漠中。河流全長438km,年徑流量7.37億m3,多年平均流量23.36m3/s。流域努努買買提蘭干水文站以上為山區部分,降水較大,高山區終年積雪覆蓋,冰川發育,為克里雅河徑流主要形成區;水文站以下進入沖洪積平原及沙漠區,降水稀少,蒸發、滲漏強烈,為徑流散失區。
1.2 工程概況
吉音水利樞紐工程位于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境內的克里雅河干流上,壩址位于克里雅河支流烏什開布隆河與克里雅河干流吾格也克河交匯口上游約830m處,地理坐標為E81°33′,N36°11′。工程區距于田縣城約120km,距和田市303km,距烏魯木齊1418km。
工程建設任務為灌溉、防洪,兼顧發電。克里雅河灌溉保證率不高,工程建成后可有效控制和調配克里雅河水資源,與平原水利設施聯合運用,可改善克里雅河下游現有灌區的灌溉條件,解決灌區春旱、秋灌缺水問題,同時可新增543.3hm2灌溉面積。克里雅河下游沿河兩岸分布有村莊和農田、于田縣城、灌區各級引水渠首等重要防洪防護對象,目前防洪標準小于3a一遇。吉音水庫與下游防洪工程聯合運用,可將克里雅河下游的防洪標準由目前的3a一遇提高到20a一遇,有效緩解洪水對下游的危害。吉音水電站裝機24MW,保證出力4.2MW,多年平均發電量1.032億kW·h。建成后在和田電網中承擔基荷,將為和田地區提供電力,緩解當地能源和電力不足的矛盾。吉音水利樞紐工程主要由主體工程、輔助工程、公用工程、儲運工程、移民安置工程等部分組成。
水庫正常蓄水位2509m,總庫容0.82億m3,電站裝機容量24MW。工程為Ⅱ等工程。吉音水利樞紐由攔河壩、泄水建筑物、發電引水洞及地下廠房等組成。總體布置為:在主河床和階地上布置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泄水建筑物和發電引水洞均布置在右岸:即利用壩下游河道向右轉彎的地形,布置表孔溢洪洞、底孔泄洪、沖沙、放空洞、發電引水洞和地下電站廠房。
工程對外交通運輸采用公路與鐵路聯運,以公路運輸為主的對外運輸方式,施工所需普通物資采用公路運輸,特殊設備運輸由南疆鐵路運至輪臺站,再由公路轉運。施工場內布設了11條施工道路,總長22km,路面寬均為7.0m,碎石路面;還建設了長約5km、寬6.0m的施工便道。
工程建設所需土料全部利用工程土方開挖料,所需混凝土骨料和塊石料優先考慮由工程石方洞挖料破碎加工獲得,不足部分再由專用料場補充供應。工程規劃布設2處塊石料場(P2、P3)。施工現場共布置了2處砂石料加工系統,其中混凝土骨料加工系統布置在P3料場附近臺地,爆破料加工系統布置在P2料場附近的臺地。施工場地內規劃布設2處永久棄渣場和2處利用料堆放場地,利用料堆放場與棄渣場地相結合布置[1]。施工現場共規劃布置了2處混凝土拌和系統。1#混凝土拌和站:位于壩址上游600m河道左岸臺地,東距混凝土骨料加工系統約300m。
施工現場布設了1處施工生活營地,位于壩址下游2.7km處河道左岸臺地,距離吾格也克河河道直線距離約100m,占地面積約8.0hm2,占地類型為荒漠草地;營地內建有職工宿舍,施工人員約55人。
3.1 砂石加工系統廢水的影響
本工程布設2處砂石加工系統,其中混凝土骨料加工系統位于吾格也克河左岸、P3料場附近臺地,距河道約360m、與河道之間有5#施工道路穿過;爆破料加工系統位于吾格也克河右岸、P2料場附近的臺地,距離河道直線距離約80m。根據砂石料加工系統生產工藝流程,以及已有生產經驗的混凝土骨料加工系統,系統用水除部分消耗于生產過程外,大部分排出生產系統,廢水排放率約為70%。砂石加工系統廢水污染物主要是SS,濃度可達50000mg/L,基本不含其它有毒、有害指標。按照每天2班每班7h計算,砂石加工系統廢水排放情況統計于表1中。

表1 工程砂石加工系統廢水排放情況表
工程所處河段為Ⅱ類水體,禁止排污。就兩處砂石加工系統所處位置和地形來看,混凝土骨料加工系統距離河道較遠,且生產系統與河道之間有5#道路穿過,生產廢水不會直接進入河道污染水質;但若廢水就地任意排放,沉積的泥沙會蓋壓容泄區植被,水分蒸發滲漏后,懸浮物干結在地表,易產生土地沙化等影響。爆破料加工系統距離河道較近,廢水排放量也較大,存在廢水順地勢進排入河道的可能;若不進行收集處理,一是會對吾格也克河水體水質造成污染,造成河水懸浮物增加,變渾濁,需較長距離的沉降才可消減,還可能影響施工營地生活用水取水水質[2]。
3.2 混凝土拌和系統廢水的影響
工程區內共布置2座混凝土拌和系統,混凝土拌和廢水在每班末沖洗過程中排水量較大,拌和過程會有少量灑落,具有間歇式排放特點。
根據先期運行的1#混凝土拌和站的生產經驗,混凝土拌和廢水排放率為40%,污染物主要是SS,濃度約為5000mg/L,pH值11-12,呈堿性。施工期混凝土拌和系統廢水排放情況見表2。

表2 工程混凝土拌和系統廢水排放情況表
就兩處拌和系統所處位置和地形來看,二者均距離河道較遠,且與吾格也克河之間分別有6#道路和2#道路穿過,拌和廢水直接進入河道可能性較小;但若拌和廢水就地排放滲流,將對施工作業區及周邊土壤和植被造成影響,可能使土壤逐漸堿化、植被受堿性水長時間淹灌生長受影響,也不利于后期施工跡地恢復;若隨降水匯入河道,還將影響河水水質。
3.3 含油廢水的影響
施工現場布置1處機械保養站,負責施工機械的沖洗保養和簡單維修,含油廢水主要產生自機械車輛的維修保養和零件沖洗過程中。
由于保養能力有限,保養站含油廢水排放量較少,為間歇式排放,預計高峰期站內用水量將達到10m3/d,排放率80%,廢水量為8m3/d。含油廢水中主要污染物成分為CODCr、SS和石油類,其濃度分別為25-200mg/L、500-4000mg/L和100mg/L。
據本次現場調查,目前該保養站含油廢水就地排放,水分蒸發后已在地表形成一層干結的黑色油污;后續施工中若還任由該類廢水就地排放,不但將影響漫流區地表景觀,不利于后期跡地恢復,還可能使區域土壤理化性質改變。此外,含油廢水散發機油氣味,對施工作業區和周邊環境空氣也有不良影響。
3.4 基坑排水的影響
基坑初期排水主要為圍堰閉氣后基坑集水、基礎和堰體滲水,成份為河水,排水強度約為750m3/h,污染物主要為SS,具有排水量大、歷時短等特點,修建大型構筑物處理這部分排水,既不經濟也不現實。工程河段為Ⅱ類水體,禁止排污,根據以往一些工程施工經驗,基坑排水有條件可以用作混凝土拌和或砂石料加工系統生產用水。根據本工程的施工布置情況,基坑排水施工作業區附近有混凝土骨料加工系統和1#、2#混凝土拌和站,可以消耗一部分基坑排水,但消耗量很有限。根據其它水利項目經驗,采取向基坑投加聚合氯化鋁絮凝劑,讓坑水靜止沉淀2h后懸浮物濃度一般能降到200mg/L以下,對初期排水中的SS消減作用顯著;之后抽排入河。
基坑初期排水過后,即進入經常性排水期。經常性排水主要包括圍堰與基坑滲水、混合混凝土養護水和沖洗水等,排水強度約為80m3/h,此時的基坑水SS>2000mg/L、pH值11-12,排入河道后會使河水pH值升高。因此,除投加絮凝劑外,可適當加酸中和后抽排入河。
3.5 爆破殘留物的影響
后續施工中,工程攔河大壩區深孔泄洪洞、發電引水隧洞洞挖和地下廠房施工中石方開挖、P2和P3料場開采均需使用炸藥。硝基炸藥中的三硝基甲苯為致毒、致癌、致突變物質,對人體有很大的毒害作用,同時也會嚴重影響水質并危及生態安全。使用安全、環保、高效的乳化炸藥替代傳統的硝基炸藥,可大大降低爆破施工對人體和水體的危害。
乳化炸藥主要含無機氧化劑70%-85%、水分9%-13%、碳氫燃料3%-6%、乳化劑0.4%-1.5%和密度調節劑0.1%-5%,其中無機氧化劑由硝酸銨75%-90%、硝酸鈉10%-25%、硝酸鈣0%-10%、尿素0%-5%和高氯酸鹽0%-5%組成。當乳化炸藥爆炸后,其殘留物主要為無機硝酸鹽類,對人體和水體無毒害作用。
施工生活污水主要來自各施工生活營地和施工管理站。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為人體排泄物、食物殘渣等有機物,陰離子洗滌劑及其它溶解性物質,主要污染指標為糞大腸菌群、BOD5、CODCr等。據國內多個水電工程施工區生活污水監測資料,生活污水中BOD5濃度為500mg/L、CODCr濃度為600mg/L左右。
工程共布置1處施工生活營地和1處施工管理站。據施工組織設計,施工高峰期全員人數為1600人,施工管理站定員16人,生活用水標準按120L/人·d、排放率按80%計算,高峰期施工生活營地和管理站生活污水排放量分別為153.6m3/d和1.92m3/d。
生活污水如果不經過嚴格處理后合理排放,不僅將污染周圍水體和土壤,還將孳生蚊蠅、傳播細菌,對施工人員生活環境衛生及人群健康都構成威脅。
施工期產生的環境影響主要對水生生態的影響,另外還有施工揚塵以及施工機械噪聲,部分施工廢水及固體廢棄物。這些都會給周圍環境造成一定影響,必須引起建設單位及施工單位的高度重視,文明施工,切實做好防護措施,使建設期間對環境的影響減至最低。施工期的環境影響是短暫的,一般會隨著施工工程的結束而消失。
[1]劉毅.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研究[J].質量探索,2016(01):48-50.
[2]肖林棟,惠軍華.水利工程施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與對策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6(04):96-98.
1007-7596(2017)06-0047-03
2017-05-22
魏東(1982-),男,甘肅皋蘭人,工程師,從事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工作。
TV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