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袁澤友 肖凌霄
2017貴州非遺周末聚 “每周一縣”精彩亮相
文/ 袁澤友 肖凌霄
◎世界非遺“石阡說春” 鄧剛 攝
“2017多彩貴州文化藝術節非遺周末聚”5月28日由貴州省石阡縣在貴陽的多彩貴州文化創意園拉開帷幕。作為今年的首個非遺展示縣,石阡縣的隆重亮相為市民和游客展現了“溫泉之城”獨特的非遺魅力。
石阡縣位于貴州省東北部,銅仁市西南部,有“石阡說春”世界非遺和木偶戲、仡佬毛龍兩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石阡除地熱礦泉水資源豐富,還有獲“中國馳名商標”的苔茶資源,有品種達22個之多的石材資源,先后獲得“國家級溫泉群風景名勝區”“中國溫泉之鄉”“中國礦泉水之鄉”“中國苔茶之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香果樹之鄉”“中國最佳休閑旅游目的地”等14個“國字號”品牌。
在貴州著名歌唱家穆維平高亢的歌聲下,石阡說春、石阡木偶戲兩項世界級、國家級非遺齊亮相,仡佬嘣嘣鼓、仡佬敬酒歌、石阡茶燈等9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一呈現,與石阡仡佬情歌相互映襯、相得益彰。期間,穿插石阡知識答題、學做木偶劇基本動作、學唱說春春詞及印刷春貼等互動活動,隨著主持人送出的一份份禮物,歡聲、笑聲、掌聲,將現場氣氛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
“這說春要說得好,一要字眼吐明,二要聲音腔調穩重,三要‘春貼’內容完整…………”在非遺周末聚活動現場,“春官”封萬明頭戴“春官帽”聊起“說春”訣竅,他身上厚重的背包塞滿了“說春”道具:一座已繼承四輩人歷經上百年的“春牛”,一本毛筆手寫的“春詞”復印本和一些零碎的“春貼”。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知識體系及其實踐”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石阡說春”是該項目最具代表性的擴展名錄之一。
“說春”始于唐代,每年立春前后十天,春官就開始在各處大小村寨里進行“說春”勸農行耕。春官在說春時會為農民們講述今年的耕種情況,細說全年的節氣,為百姓送去五谷豐登、風調雨順的祝福。封萬明作為第四代省級非遺“說春”傳承人,從18歲開始和父親第一次說春,到如今近50年的時間,留下的是他不變的說春使命。
從石阡“周末聚”開始,在位于貴陽市龍洞堡的“貴州風景眼”——多彩貴州文化創意園,每周都將有貴州省的一個縣市進行“非遺”展示,活動持續20周。石阡非遺周末聚余音裊裊,6月3日~4日,“絕技苗鄉·神奇松桃”又亮相“2017多彩貴州文化藝術節非遺周末聚”舞臺。活動現場,松桃花鼓、苗族刺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現了獨特魅力,紙上飛仙、槍尖上的舞蹈等絕技絕活贏得陣陣喝彩。
◎松桃非遺展演
◎石阡非遺展演
◎石阡傳統揉茶機
◎石阡木偶戲 鄧剛 攝
◎石阡仡佬毛龍 鄧剛 攝
松桃,男人如松,女人如桃。地處武陵山脈主峰梵凈山東麓的松桃苗族自治縣,素有“黔東門戶”之稱,苗族花鼓、苗族絕技、寨英滾龍等蜚聲海外,先后被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滾龍藝術之鄉、貴州花鼓藝術之鄉等榮譽稱號。松桃地貌類型多樣,自然景觀資源豐富。境內有被聯合國列為“人與生物圈”保護網成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梵凈山,有被譽為夢幻家園的東方氧都——桃花源,有中國十大溶洞奇觀之一鐘乳石密度罕見的潛龍洞,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首批特色旅游景觀名鎮——寨英古鎮,有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中國苗王城。
在活動現場,一位身穿苗族刺繡服飾、手拿銀針正在織布上飛針走線的“繡娘”引起了觀眾的圍觀,紛紛與她拍照、合影。這位動作嫻熟的“繡娘”是松桃梵凈山苗族文化旅游產品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石麗萍,是松桃苗繡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七代傳承人和“貴州名匠”代表。
據銅仁市松桃縣縣委副書記朱遠綱介紹,他們在多彩貴州文化創意園、龍洞堡國際機場和貴州大學共舉辦5場非遺周末聚活動,不僅有苗族花鼓、苗族刺繡等非遺項目展演展示,還為觀眾奉上了紙上飛仙、槍尖上的舞蹈等絕技絕活,充分展示和宣傳松桃非遺文化保護成果。
貴州具有豐富多彩、獨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大歌、苗族刺繡、蠟染技藝、儺文化等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已讓“多彩貴州”文化品牌逐步成為一張響亮的名片。非遺周末聚平臺作用,不僅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還充分調動企業和群眾,尤其是邊遠山區企業和傳承人的積極性,在保持非遺核心技藝的基礎上,發揮企業和傳承人的帶頭作用。非遺周末聚活動同時還是“人人參與文化、人人享受文化、人人建設文化”的一次生動實踐,對于全面展示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交流合作,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新途徑具有重要意義。
◎織 布
◎對“鏡”看銀飾
責任編輯 陳朝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