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家教家風“311”工作中,八經街道和平新村社區開拓思路,推陳出新,以新社區、新理念、新任務為基點,以“家風、家教、家訓”為抓手,樹家風、帶民風、促社風,逐步打造了社區感恩文化、善美文化、鄰里文化等特色文化,大力唱響建設創業創新、時尚智慧、文明幸福的新和平的主旋律,攜手社區干事和老百姓為共同編織家國情懷的中國夢做出了新嘗試。
“家文化”為社區和諧固本強基
“家”對于中國人而言有著特殊的意義,從家庭、家族到家國天下,中國人以“家”為紐帶安身立命,治理天下。“家文化”由“家”衍生而來,又賦予其新的內涵。和平新村社區以“家文化”為核心,以“家緣”為主題開展家教家風活動,將社區居民的心通過“家”來盡情表達,緊密聯結。
在社區發掘出的“家”中,有楹聯之家、團拜之家、雷鋒之家、勞模之家、軍嫂之家、互助之家,這些不同特點之家共同匯聚成你我所要的和諧之家、快樂之家、幸福之家,即和平新村的大家庭。
和平新村社區積極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家文化”的傳統美德相結合:尊老敬老,社區黨委為7名八旬以上空巢老黨員集體過生日,關愛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愛崗敬業,開展為社區干事生日送祝福,讓他們在工作崗位找到家的感覺,激發調動干事們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為居民服務的熱情;關愛下一代,社區成立留守兒童圖書館,關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化解孤獨帶來的系列問題,讓外出工作的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有依托、更安心;播撒愛心,走訪一線環衛工人,慰問一線勞動者,關注殘障人,共享新生活;文明祭掃,清明節舉辦主題為“清明祭掃重溫家風家訓,別樣方式緬懷先人先祖”的清明社區公祭活動,活動分為公祭堂祭奠、緬懷親人憶家風、移風易俗創新城三個部分,引導居民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樹立家風家規的意識,用實際行動表達對長輩的盡孝與感恩等。
“鄰里節”為鄰里情添磚加瓦
“鄰里一家親 社區幸福家”,是新村社區創建和諧社區、平安社區的根本目標,通過舉辦“鄰里節”,營造鄰里一家親,微笑迎新人,釀出家的味道。通過推出“四個一”活動,即“一張歡笑全家福”“一張鄰里友善聯系卡”“一頓歡樂團圓飯”“一次難忘互助行”。通過這樣的特色活動,鄰里間相識、相知、相依、相敬、相助,彼此間增進了解,培養友好互助情感,增強社區居民的歸屬感,共享“鄰里和諧,社區溫馨”的大家庭味道:“微笑是最美的語言,微笑是最廉價的施舍,微笑最富有生命力,微笑能化解矛盾與沖突,微笑人人都能做到”。
“五小”領跑社區和諧大工程
一是講“小道理”,可以拉近距離。道理雖小接地氣,群眾喜聞樂見。通過微宣講平臺,開展老年人維權、婦女兒童保護、中老年養生、國學道德講堂等活動,增強居民的自我保護意識,涵養國學精粹《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安士全書》《群書治要》等做個好人的路徑道理,尋找自身體現的價值,傳遞了正能量。
二是開展“小活動”,豐富居民業余文化生活。通過開展警民共建和諧懇談會、廉政宣傳、愛老敬老、關愛留守兒童等小型活動,加深了“以民為本”的“執政”情懷,樹起了“為民而廉”的“潔”字豐碑,展示了人與人交往“上敬下和”之“愛”的中華美德。
三是宣傳“小人物”,學習小典范。聆聽身邊故事,學習身邊榜樣。身邊的故事更有親和力,更有說服力,更容易被群眾接受,更具宣傳效果。
四是解決“小問題”,溫暖“大眾心”。通過入戶走訪了解居民的實際困難,然后梳理捆綁,按照緊急程度、難易程度逐步解決,把黨的溫暖送到居民心坎上。這些感受到溫暖的居民知恩感恩并露于言表:“感謝政府!感謝黨!”
五是做好“小事情”,贏得群眾信賴。和平新村社區通過開展“五進家庭”活動,即組織延伸進家庭、作用發揮進家庭、活動開展進家庭、矛盾協調進家庭、志愿服務進家庭的真誠、周到、細致服務。在工作中,社區黨員干部和顏愛語、與鄰為友,不顧自家為居民的愛心奉獻,贏得了社區居民的信任,將社區工作人員視為永不離身邊的貼心人!
“一社一品”塑造社區新名片
一是以打造楹聯文化為基礎的展家風曬家訓活動。為迎接慶祝建黨95周年,八經街道、和平區圖書館共同舉辦首屆“弘揚家教家風、樹立家國情懷”楹聯文化節。目的是讓大家回顧我們黨的光輝歷程,謳歌黨的豐功偉績,提升黨組織的號召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傳承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樹立家國情懷,在全社區掀起知恩重孝的美德。在圖書館進行了10天楹聯合璧展覽,讓居民群眾了解家教家風的深義:上下五千年,血染中國心。
在社區庭院每個單元門口都懸掛“中國心”楹聯,讓居民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同時體會到身為中華民族子孫的榮耀,并對實現中國夢充滿信心。
二是廉政文化進樓院。在社區院內打造廉政文化長廊,以“清廉、誠信、勤儉”為內容進行廉政文化墻體畫裝飾,不僅美化了樓道環境,而且將廉政文化建設與人文社區、和諧社區共建進行有機結合。通過廉政文化墻和廉政宣傳欄,尋找中華根,展現民族魂,揭示走了調、變了味的各類腐敗人與事。一方面讓社區居民群眾能夠及時了解反腐倡廉工作緊迫性,增強反腐倡廉的信心和決心,提高參與和支持反腐敗工作,時刻警示居民自覺抵制各類腐敗現象,強化居民反腐倡廉意識,在社區家庭營造崇廉、尊廉、促廉的好風氣;另一方面,更讓社區工作者能及時接受廉潔守紀教育,感受廉政文化氛圍,從而達到以文育廉、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學習效果,自覺成為一名愛崗敬業、廉潔奉公、全心全意為居民服務的社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