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陶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發布的2016年中國存儲市場的三大事件中,紫光西部數據的成立位列其一。
根據IDC預計,全球人類社會數據量正在急速攀升,從2013—2020年將成長10倍的數據量,數據總量將從4.4ZB增加至44ZB。直觀的體現,若容量128GB的iPad Air平板電腦堆疊起來,高度可達6.6個地球至月亮的距離。海量數據的產生對存儲業務有著巨大的需求。
存儲行業的井噴,無疑令存儲業務板塊成為紫光集團“從芯到云”戰略中不可或缺的路徑。
另一方面,存儲行業的競爭態勢愈演愈烈??鐕镜年犖橹胁环MC、IBM等老牌勁旅;華為、浪潮等國內勢力也不甘落后。由紫光股份持股51%,西部數據持股49%的紫光西部數據,將如何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拼得一席之地?
國家級的信息安全戰略對紫光西部數據而言,無疑是有力的政策紅利——現任紫光西部數據CEO、有著多年跨國企業管理經驗的繆剛強調。
“由政府主導的智慧城市項目,可以采用PPP模式運營,而這樣的方式對企業的資本運營能力與資質都有著相對較高的要求。一方面,紫光集團有能力運營PPP模式的項目;另一方面,外資企業很難進入這一領域?!?/p>
其實紫光西部數據的模式,在以往的新華三身上也有跡可循,隨著紫光集團與惠普聯手,國資身份的“加身”毫無疑問為企業獲得地方政府以及央企的訂單帶來了強有力的背書。
據了解,去IOE化的口號雖然一直在喊,但實際上很多行業的本土化已經有了明確的時間規劃。比如很多行業預計將在2020年實現 85%的本土化,到2025年必須100%。
合資公司成立后,紫光西部數據不僅在身份資質上領先一步。產業與資本的優勢更為凸顯。繆剛告訴《英才》記者:“未來數據會向兩個極化發展——數據規模越來越大、數據處理越來越快”。
紫光西部數據繼承了紫光在南京的研發團隊;西部數據作為另一合資方,也是全球最大硬盤供應商,在2012年收購了昱科環球存儲(HGST),以及2016年收購了閃迪(SanDisk)之后,西部數據整合了存儲系統和閃存的能力,從底層介質到系統到閃存全線的技術資源和能力。
在雙方的技術整合中,紫光西部數據的四大產品線應運而生。UniverFlash全供應閃存系統、UniverStor動態海量存儲系統、UniverScale分布式云存儲系統、UniverPlat軟件定義存儲平臺。在滿足了數據快且大的極化需求同時,也實現了從產品到解決方案的覆蓋。
另外,在紫光集團重科技布局下,紫光西部數據也有了更多協同作戰的可能性。在泛IT時代,提供IT綜合運營解決方案是大勢所趨。紫光集團的布局覆蓋了網絡、服務器、存儲等業務。在傳統IT業務轉云的時代背景下,內部協同作戰將大大提升效率。
繆剛告訴《英才》記者:“紫光集團已經全面整合了旗下的產業資源,從而在市場上形成合力。紫光西部數據與集團內上下游產業單位積極協作,全面打造紫光品牌的企業級存儲產品及解決方案,大力開拓國內市場”。
相較于深耕行業的老牌存儲商,這種紫光集團體系內部的渠道整合也是一種很好的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