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佳
重金屬污染一直是人們關心的重要話題,中國冶煉工業幾乎占全球一半,每年產生5000萬噸以上含重金屬的冶金固危廢,并且還有7億噸以上的歷史存量,成為中國重金屬污染的主要來源。
這些看似無用,甚至危害環境的固危廢,鑫聯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36446)卻可以變廢為寶。
鑫聯環保董事長馬黎陽對《英才》記者介紹,鑫聯環保通過特殊的處理模式和工藝,將冶金固危廢里的重金屬分類提取,剩下的無害化尾泥交給合作伙伴生產水泥、超細粉、免燒磚等建材,實現資源的無害循環利用。
隨著其技術的不斷進步,所能處理的含重金屬固危廢品種,已從鋼鐵煙塵逐步擴展到煉銅、煉鉛、煉鋅、煉錫等多種冶金工業所產生的廢渣、廢泥、廢灰,以及重化工行業所產生的多種含重金屬的污泥、廢渣。
由于鑫聯環保從工業廢渣中提取生產的鋅、鉛、銦、鉍、錫、銀等有價金屬,可以在金屬交易所直接交易,因此鑫聯環保所有銷售均采用全額預收、貨到付款的方式,幾乎無應收賬款。
由于產品銷售不成問題,原料供應體系的建設就成為決定鑫聯環保發展規模的主要因素。因此,鑫聯環保的商業模式也不斷創新,從普通處理發展到與產廢企業結成緊密關系合作處理。
鑫聯環保與大型鋼鐵廠等產廢企業建立合資的資源利用火法工廠,鑫聯環保提供技術并負責運營,由該火法工廠處理該鋼鐵廠所產生的煙塵,并將火法處理所得的次氧化鋅粉交給鑫聯進行后續濕法處理以回收金屬。通過結成合資關系,實現資源的長期穩定占有。目前鑫聯環保已與邯鄲鋼鐵、昆明鋼鐵等成立了合資公司。
除此之外,鑫聯環保的商業模式還進一步發展到合同環境服務模式(CES),由鑫聯環保出資建設并負責運行鋼鐵煙塵的減排回收裝置。
此模式對鋼鐵廠來說,無須出資或承擔風險,即可獲得高含鐵煙塵就地回用的經濟效益;對鑫聯環保來說,則低成本長期鎖定原料供應;對社會與環境來說,則實現了將鋼鐵煙塵“源頭減排”50%以上,對京津冀等鋼鐵主產區的重金屬污染治理、霧霾治理具有重要的價值。
鑫聯環保還與工信部、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中國投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設立了總規模200億元的“工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基金”,所投資的項目由鑫聯環保提供技術與管理運營服務,積極探索輕資產發展模式。“我們今年很多項目,都是和第三方的基金來合作,以輕資產模式來實現快速發展。”馬黎陽說。
作為全球重金屬冶金固危廢無害化環保處理及資源化清潔利用的領軍企業,鑫聯環保經過十余年發展,無論技術、規模、產業鏈完整度均處于全球第一位,不但在國內處于壓倒性地位,甚至超過全球第二、第三名的總和。
今年6月,馬黎陽去了一趟美國,他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對擁有150年歷史的美國最大鋼鐵煙塵處理企業馬頭公司(HorseheadHoldingLLC)進行技術輸出。
由于技術問題,這家公司無法有效地解決產能過低和污水排放等問題,導致公司進入破產程序。而該技術問題正是鑫聯環保所擅長的專業領域。
“馬頭公司的主要問題在于缺失了脫除有害雜質的核心工藝,達成合作之后,把我們的技術復制過去,一定可以把它救活。”馬黎陽對《英才》記者說,“我們要有全球化視野,讓我們的先進技術大膽地走向海外,現在看到的機會還是蠻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