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智慧
多年以來,科技企業一直在談論著所謂的“物聯網”,也就是將家用電器和小設備聯到網上。前兩年的國際消費者電子產品展(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上,最受歡迎的產品還是“牛奶快喝完時給主人發短信”的一款冰箱。
除了在家用電器上打主意,一些商家也暢想著打造“衣食住行”全方位的“物聯之家”。家是城市的細胞,千家萬戶組成了充滿生機的城市。那么,對于一座智慧城市來說,僅僅讓市民們在家里享受物聯網帶來的便捷是遠遠不夠的。
一座現代化的城市,醫療、交通等公共領域的服務才是關鍵,它們更需要物聯網的支持。智慧城市的要義便是,促進城市經濟、社會與環境、資源協調可持續發展,緩解“大城市病”,提高城市化的品質。
“看病不出門”
在大城市工作、生活的人往往不乏這樣的體驗:胸部忽然絞痛不已,而前來搶救的120救護車卻堵在了幾公里之外的路上。這個略顯“黑色幽默”的場景,現在有了新的解決辦法。

病人坐在家里,對著一個肺活量測試儀呼氣,醫院里的醫生能就能第一時間接收到肺功能檢測數據;“三高”患者只要戴上一個智能手環,就能在家監控血壓、血脂、血糖的指標變化,一旦超標,手環就會自動“報警”。萬一小城市的醫生無法確診病人的病情,把一個安裝傳感器的智能聽診器放在胸口,來自北京三甲醫院的著名專家就能實時判斷病人心臟的細微雜音。
無錫阿斯利康的中國商業創新中心正在使這些場景變成現實,聯結病人、醫院與專家的智能醫療方案,已在國內多家醫院投入使用。阿斯利康中國副總裁徐晶表示,去年的世界物聯網博覽會閉幕后不到一個月,阿斯利康便迅速與無錫高新區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在無錫打造健康物聯網示范基地。
在示范基地里,人們可以看到一系列的智能化醫療器械和整套的治療方案。以“胸痛中心”為例,救護車在接到胸痛患者后,便會在車上對其進行“羅氏診斷”和“高敏肌鈣蛋白檢測”,抵達醫院后開展診斷,為患者口服急性心梗的“急救一包藥”,內含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患者再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后,進入導管室,比起傳統的治療,節約30-40分鐘的時間—這一段時間,往往是在跟死亡賽跑。
徐晶介紹,阿斯利康做的是病人的一個全病程管理,“物聯網提供給我們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能夠實時地去探究捕捉病人,不管是在醫院內部,還是在家庭,以及關鍵指標的狀態,這些信息能跟現有的醫療體系結合在一起,形成數據的閉環,才能對病人的方案和診斷過程提供更個性化的依據”。
她特別指出,很多藥的有效性是打折的,只有做好早期診斷,病人的生存率才能提高,對一個家庭來說,這是最大的福音。“這才是我們做健康物聯網的初衷。”
目前,阿斯利康與近30家跨領域合作伙伴在該中心共同推出呼吸、心血管、代謝、腫瘤、消化等疾病領域多個領先的診療一體化全病程解決方案,包括兒童霧化中心、呼吸綜合診療室、消化道腫瘤防治中心等。預計未來5年,全國將有超過萬家的呼吸霧化室、千家呼吸綜合診療室、千家代謝病管理中心及千家胸痛中心在物聯網技術的幫助下實現智能化。
現在,無錫已有智能床位監測、嬰兒防盜、移動護理以及智能疫苗冷鏈管理、智能腫瘤隨訪、血液制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多個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醫療項目投入臨床應用。7月,一個融合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居民健康智能APP及管理平臺上線運行,目前已采集慢性病患者居家自助監測數據近5萬條。
出行有保障
從安檢處到登機口漫長的通道、因天氣原因隨時可能撤銷的航班……這些未知因素都給旅客的旅途帶來不少困擾。如何在機場獲得即時的服務,讓旅行不再是一個充滿未知數的過程?無錫知谷科技打造了一款產品—智能行李推車“候機寶”。
“候機寶”是在傳統行李推車上進行的一次智能化更新。車頭上方裝著觸摸顯示屏,車身上裝有各種傳感器和充電口,安檢后,旅客只要刷一下登機牌,就可以獲取整個機場的信息,準確到達任意指定目標區域。“候機寶”滿足了旅客的兩個需求:第一就是不能錯過航班,準時、準確地傳達航班的動態信息。
第二是引導旅客消磨大把的時間,帶他們去餐飲、購物的地點,而且,在餐飲和購物過程中,“候機寶”還能根據當前的位置,計算、告知旅客由此地到登機口的路線和時間。
在機場的商業模式里,有個術語叫“登機口的圈養人群”,指的是旅客常常駐扎在登機口附近不走,而這種狀況是機場最不希望發生的。機場除了航空收入,最重要的收入是“非航”收入—機場零售、餐飲、不動產、廣告、停車和租車等。商業零售是非航收入重要部分,國外機場的商業零售收入可以做到機場總收入的70%,而國內機場還不到50%。正因為如此,“候機寶”才立志解決機場的這個需求,旅客不擔心飛機飛走,又能給手機充電,所以就能放心購物。
“候機寶”的迭代也比較快,為了節約成本,首先就需要“防粗暴使用”功能:旅客生氣了,會砸、踢手推車;回收清潔人員,在回收時很可能使車輛相撞,車輛就必須要“結實”一些。其次就是充電問題,為了節約空間和時間,所有的車要串成一串批量充電,但充電樁的功率總是有限的,因此要設計成尾端的車輛優先充電—因為排在最后面的車總是最先被拿走。
知谷科技董事長陳濤表示,機場大屏、商鋪等廣告商、零售商,運營權、所有權、經營權三權分立。從技術上講,三方是可以聯通的,但由于分屬不同的所有者,廣告、信息的露出常常“各自為戰”,就更不用說跨越國界來打通信息了。“候機寶”的愿景就是把所有的手推車在全球聯成一張網,做到場景的即時消費。
比如,上海的旅游廣告,往往是人不在浦東機場、虹橋機場就看不見,“候機寶”就可以做到全球所有飛往上海的登機口,播放的都是上海的旅游信息—這也帶來了商業方法的重大創新。
“候機寶”在機場很受旅客歡迎,特別是航班延誤、取消的時候,集航班查詢、登機指引、空港服務、娛樂甚至是手機充電等多項服務于一體的“候機寶”,將為旅客在漫長的候機過程中提供一顆智能“定心丸”。據陳濤介紹,該產品尚屬全球首創,目前已經在廣州白云機場、昆明、成都、青島、濟南、無錫等多個機場使用,以后還將在西安、重慶、杭州、深圳等機場推廣,美國拉斯維加斯、西雅圖等機場也有意向引進這一產品。
物聯網技術的應用為全球機場運行方式帶來新的改變,也給知谷這樣的創新型公司提供了巨大的機會。
智慧無錫
智慧城市的實質,就是基于物聯網的信息化“落地”,最終提升一座城市公共服務水平和居民的居住環境。簡而言之,它提升的是傳統“衣食住行”的品質,它讓城市運行和治理的效率更高,城市變得更快,但人卻更舒適。
就像今年年初,家住錫山區的居民發現小區里多了一塊電子大屏幕,上面每天不僅有滾動的新聞、視頻,還有市場菜價等各種信息,小區居民每天出門都要看看屏幕上的菜價,“胸有成竹”走進市場。
這塊電子大屏就是無錫在全市推廣的社區智慧信息屏,它每天發布社區通告、天氣情況、空氣質量、周邊公交車到站信息、附近出租車空車數量、周邊菜場菜價等9大類信息。所有信息實時更新,并通過統一的物聯網平臺提供,目前無錫市區已有社區智慧信息屏近600塊。
在國脈大廈地下停車場電動車充電區域,一排電動車正在充電,與普通的充電樁不同,這里的充電樁有二維碼,用戶通過掃碼,關注“無錫電信智能電動車”微信公眾號,在“其他服務”一欄點擊“充電助手”,按提示操作即可開始充電。這些智能充電樁在充電過程中,實時監控電流,若遇到溫度或電流突發上升等情況,可在第一時間斷電,并通過微信通知管理員和車主,最大限度保證充電安全。
在近一年的時間里,阿里巴巴、華為、浪潮、阿斯利康等國內外大企業,先后均與無錫市政府展開重大物聯網合作項目。截至日前,無錫承建的重大應用示范項目有17個。回過頭來看,無錫打造“智慧名城”的成功經驗,便是將政府職能、城市管理、民生服務、企業經濟通過物聯網這個大平臺融為一體,為城市綜合管理和社會民生服務提供更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第一個經驗就是政府重視,早在2001年無錫市便率先成立了信息化辦公室,不斷進行機構調整,推進全市的信息化工作。“無錫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領導小組”專門下設了“市智慧城市建設推進辦公室”,由市信電局信息化推進處全面負責和具體履行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相關職能。
第二個經驗是完善制度環境。沒有政策的保障和推進,企業往往擔心新技術的風險,不敢邁出太大的步子。無錫市先后出臺了《無錫市促進信息化發展條例》《無錫市“十二五”信息化專項規劃》《無錫市智慧城市發展規劃(2013-2020年)》《智慧無錫建設三年行動綱要》等規劃條例,并出臺一系列規范管理辦法,有效激勵、管理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智慧無錫的建設和運營。
第三個經驗是優良的頂層設計。無錫市以“惠民、優政、強企”為宗旨,以“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為原則,以“整合、優化、共享、外包”為理念,整合資源、系統和服務,通過打造“一中心、四平臺”(即城市大數據中心、電子政務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社會管理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經濟運行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公眾服務綜合信息服務平臺)來支撐并逐步實施智慧健康、智慧政務、智慧社區等多個重點智慧應用工程。
可以說,物聯網正在極大地改變城市居民的生活面貌,“智慧無錫”是一個相當有想象力,更有前瞻性的樣板。某種意義上講,工業物聯網解決的是生產力提升的問題,而智慧城市則是解決“消費”問題—提升消費的效率和品質。通過物聯網采集、處理了更多關于物質世界的信息,讓“衣食住行”的效率和品質得以提升,既會減少不必要的浪費(資源、時間),也會進一步為“再生產”積聚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