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南華早報》8月31日文章,原題:中國年輕男性推動價值330億美元的美容產品市場年輕的中國男性,特別是90后,正成為推動中國化妝品市場繁榮發展的動力,如今他們的重要性幾乎和女性一樣。
曾幾何時,中國男人把使用護膚品看成陰柔表現,將其視為女性專利。但經濟繁榮使人們看待男性護膚的態度日漸緩和。信達證券消費分析師陶映雪(音)更是直言,中國已進入“男性麗人時代”,因為越來越多男人使用面霜、軟膏、香水和藥物等以改善容貌。中國男性最常用的是抗痘、防曬和控油三類產品。中國男女的平均化妝品消費差已從26.6元下降至去年的13.7元。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中國美容產品零售額達2222億元(約合330億美元),較前一年增長8.3%。專家預測,中國將在幾年內成為全球最大化妝品消費市場。專家說,大城市年輕男性,特別是18至26歲之間的,由于可支配收入越來越多,正成為中國化妝品市場的增長動力。
全球咨詢公司歐睿預測,中國男性化妝品消費增長率將在2019年達13.5%,遠高于5.8%的全球增長率。但其占整個化妝品市場的比例仍很小,增長空間巨大。
中國男人用化妝品的歷史可追溯至漢代。那時男性尤其是朝廷高官,把大米搗碎后的粉末和油一起涂抹,讓自己看著更年輕。進入新中國后,流行簡樸生活方式。包括化妝在內的西方生活方式曾被視為“小資產階級”。直到改革開放后,中國人才重新擁抱消費主義。
北京27歲的制片人張大宇(音)稱每年約花500元購買面膜、護膚水和身體乳液。他一開始對美容產品持懷疑態度,但女友把他拽到化妝品柜臺,說希望他變得更好看。陶映雪說:“保持個人衛生和增加吸引力如今是男性最看重的兩點。”▲
(作者JaneLi,王濤譯)
環球時報2017-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