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要:我國國家審計制度從1983年恢復至今已經有30多年的發展歷程。而就目前來看我國審計全覆蓋不僅在實現過程中還面臨著許多問題,并且審計監督也沒有起到其應有的作用。隨著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改革發展,審計領域也在不斷的擴大,因此審計監督全覆蓋的要求也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對實現審計全覆蓋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針對當前的情況提出實現審計全覆蓋的路徑與機制。
關鍵詞:審計全覆蓋;路徑;機制
在我國國家政治制度中,審計監督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中也對審計監督提出了全覆蓋的要求,同時國家審計監督也列入了黨和國家的監督體系。但是就目來看,我國想要實現審計全覆蓋還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制約,因此,在新發展形勢下,需要根據實際發展現狀,分析發展中的不足,積極探索實現審計全覆蓋的有效措施。
一、審計全覆蓋概述
國家不但提出了審計監督全覆蓋的要求,并且也重新定義國家審計。審計監督全覆蓋的內容涵蓋了諸多方面,包括了公共資金、國有資金、國有資源管理以及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負責人的經濟責任履行狀況[1]。由此可以可見我國審計不僅僅局限于對于財政資金的審計,而且對于統籌穩增長、促改革、惠民生等各方面的工作也要進行審計,最終實現審計全覆蓋。有步驟、有重點、有深度、有成效的全面覆蓋是實現審計全覆蓋的主要內涵。國家審計監督全覆蓋工作首先需要通過法律制度的允許,然后審計單位才能對公共資金、國有資金、國有資源以及企業負責人和各級領導進行審計。審計全覆蓋的目標是推動我國重點發展領域的改革,將我國的治國體系推向現代化。我國提出的審計全覆蓋給審計人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表現平臺,更是國家對審計人的考驗。
二、實現審計全覆蓋中所面臨的問題
(一)審計“人才缺乏”
審計工作不僅要對公共資金、國有資金等有關聯的工作進行審計,還要對于這些資金有關的部門和人員進行審計。因此審計監督是一項范圍廣泛任務繁重的工作?,F在我國審計機關有3000多個,審計人員有90000多人,而審計覆蓋面只有1%左右,導致審計工作面臨著審計力量不足的問題。同時在我國審計工作中也缺乏審計專業人才,隨著審計范圍的日益擴大,審計人員的審計業務也越來越多,涉及范圍越來越廣,而當下我國審計隊伍中高層次審計人才的嚴重缺失,也不利于審計全覆蓋工作的全面開展。
(二)審計信息資源缺乏
審計信息資源主要是來自于審計內部對信息的整理、積累,對外部信息的利用、共享。但是目前審計機關對于充足的審計信息資源缺乏相對應的整理管理和利用。同時,被審計的單位信息與審計機關沒有形成及時共享機制,導致相應的信息資源沒有發揮出其重要作用。缺乏審計信息資源不利于開展審計全覆蓋工作[2]。
(三)審計監督體系沒有有效銜接
我國的審計監督體系按不同的主體可以劃分為國家審計、內部審計、社會審計三種。 而目前我國審計監督工作壓力之所以巨大,也是由于我國內部審計和社會審計的發展較弱而造成的。而在這三種監督體系中還存在著缺乏資源共享、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這也是導致我國不能有效的實現審計全覆蓋的因素之一。
三、實現審計全覆蓋的路徑與機制
(一)完善審計法的法律法規
在審計工作中,想要實現審計全覆蓋就需要不斷的探索新方法新路徑。因此,對于實現審計全覆蓋首先應當加強審計相關法律和實施條例的修訂,通過完善的法律框架可以使審計監督全面覆蓋工作順利展開。其次,應當盡快對新興的審計類型從法律層面明確審計機關監督職責。比如資源環境審計,在我國將環境審計正式列入國家審計內容后,應當盡快在法律層面上賦予審計機關開展工作的職責,并且在具體的業務操作層面上統一業務規范和指南。只有加強立法和制度完善,并出臺相應的操作規范和評價指標體系等才能夠推動實現審計全覆蓋。
(二)整合人力資源和信息資源
整合人力資源首先應當強化上下級相對應的審計工作,上級領導加強對下級人員的監督管理,下級人員集中力量展開審計工作,保證審計機關內部人力資源在最大范圍內發揮其作用。其次加強國家審計與內部審計之間的溝通和指導,國家可以強化對內部審計的業務指導,只有內部審計的業務水平和監督水平有所提高,才能夠減輕國家審計機關的監督壓力。整合信息資源首先應當加強審計機關審計信息數據庫建設,合理有效的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對資源信息進行整合管理[3]。其次應當加強與政府部門之間的信息資源共享,并對共享的信息資源進行分析與運用,以此達到審計監督全覆蓋的效果。只有做好人力資源和信息資源的整合,才能有效的實現審計全覆蓋。
(三)加強審計質量管理
審計質量不僅決定了審計全覆蓋的深度,也是實現審計全覆蓋的重要因素。審計質量的高低不僅需要審計人員的質量意識和風險意識,還需要審計全過程的控制和管理。對于加強審計質量管理,首先應當做好充分的審前準備,其次制定出明確的審計目標和實施方案,在審計實施過程中要做到嚴格遵循業務審定的程序和規則,促使審計監督不留空白和誤區,實現審計全覆蓋的要求。只有通過審計人員嚴格對審計內容層層把關,并逐級控制好審計質量,才能進一步實現審計全覆蓋。
四、結束語
總之實現審計全覆蓋的路徑和機制不僅要從國家審計的法律制度、機制體制的層面進行改革和完善,還有加強內部審計的整合和管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審計全覆蓋,才能有效的推動國家審計事業的轉型。
參考文獻:
[1]向慧芳.審計“全覆蓋”的實現路徑與機制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6.
[2]裴俊紅,張青,范義敏.審計全覆蓋實現路徑淺議[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01:157-158.
[3]潘海剛.淺探實現審計全覆蓋的四條路徑[J].工業審計與會計,2015,06:15-16.
(作者單位:旬陽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