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春
摘要:在2010年,我國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正式確立了經濟責任審計制度。這一制度的確立,不僅能夠加大的提升黨政領導干部監督的有效性,還能夠為黨風廉政的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但是在這一制度的實際實行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缺陷和不足,文章首先對這些缺陷和不足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 黨政; 干部; 經濟責任; 審計
一、現階段,我國黨政領導干部在經濟責任審計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經濟責任審計缺乏計劃性
在經濟責任審計的過程中,大部分的審計工作都需要經過領導小組的批準之后,才能夠交由審計部門正式展開。正是由于這樣的原因,導致審計部門不能夠將審計工作的相關計劃和任務劃入到年度審計工作的行列中,導致經濟責任審計缺乏計劃性,不能夠掌握主動權,而且審計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具有明顯的不確定性。
(二)不能夠對審計成果進行有效的轉化
在對領導干部進行調整的過程中,往往只需要較短的時間就能夠完成,但是為了對干部的工作進行有效的保密,組織部門通常在對干部進行調整之后,才能夠向審計部門發放審計委托書及其他相關文件。從當前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實行的現狀來看,對領導干部的責任審計往往需要經過較為復雜的流程,為了提升審計的效率,大多數的審計部門都會采取臨時委托的形式進行審計,導致在對相關項目、人員以及時間的安排方面不能夠掌握主動性,往往在領導干部離任之后,才能夠開展審計工作。這樣的審計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嚴重的影響了審計工作的時效性,導致審計報告提交滯后,造成審管審、用管用,審任脫節,不能夠充分的發揮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作用。
(三)審計標準缺乏統一和規范性
由于我國的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剛剛確立不久,在審計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缺乏一定的經驗,尚未建立起科學合理、統一規范的經濟責任審計標準,導致在實際的審計工作中,工作人員不能夠依據明確的指導標準進行審計,特別是對于違規違紀較為嚴重的額問題,缺乏合理的判斷依據。另外,為了盡可能的避免審計風險的出現,大多數審計部門的審計評價往往缺乏針對性,導致審計結果不準確。
(四)審計工作存在較大的風險
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關鍵在于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監督和管理,因此要對審計對象的經濟責任狀況以及廉政狀況進行全面細致的評價,審計評價如果缺乏準確性,將會直接影響到審計對象的政治發展前途。因此,審計部門擔負著非常重要的責任。如果不能夠提升審計工作的質量,確保審計工作的準確性,就會造成審計評價不合理,導致審計風險的出現。
二、對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進行優化和完善的有效對策
(一)構建科學合理的責任審計制度
高水平的責任審計工作必須要以科學合理的責任審計制度為前提。在今后的責任審計工作完善和優化的過程中,首先要結合實際情況對經濟責任審計聯席會議的制度進行完善,并制定嚴格規范的議事準則。在此基礎上,要對審計成果的運用標準進行建立和優化,通過運用機制的建設,來提升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之間的溝通和配合,從而實現合理分工、權責分明,相互協作,推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高效的運轉。除此之外,還應該將責任審計工作與領導干部的監督工作有效的結合起來,在領導干部的廉政檔案以及考核檔案中加入經濟責任審計的成果,有效的實現 “審”與“用”結合,從而將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
(二)將監督關口適當前移
將監督關口進行前移是指,通過將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以及年度部門預算執行審計、專項資金審計等各個類型的審計工作進行全面的結合,從而實現領導干部的經常性監督,提升監督的有效性和力度。通過將監督關口前移,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監督的力度,對于那些情況比較嚴重的違規違紀情況,要通過實行行政問責制度來進行處理。另外,在對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優化和完善的過程中,還應該提升任中經濟責任審計的有效性,提升審計工作的細致性和針對性。
(三)對審計評價體系進行有效的規范
審計評價是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審計評價體系的規范性直接影響到審計工作的準確性。因此,在今后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開展和完善的過程中,必須要運用科學的手段來對審計的范圍、標準以及審計方法等進行有效的規范,最大程度的提升審計評價的公正性。當前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的評價標準主要包括經濟指標的完成情況、資產保值增值情況、內部管理制度建立和實施情況、負債情況、遵紀守法情況等,在對審計評價進行優化的過程中必須要對這些指標進行有效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從而對審計工作的權責進行明確,提升審計工作的
公正性。
三、結語
總的來說,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制度的確立,為我國防腐敗建設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極大地助力,能夠實現對領導干部的有效監督,提升黨的廉潔度。但是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實際開展過程中,由于種種因素的限制,導致當前我國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為了進一步提升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水平,提升審計的公正性,實現對領導干部的有效監督,相關部門必須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方式建立高效合理的審計運行制度,同時結合實際情況對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處理,從而為黨的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審計署武漢特派辦課題組,程光,陳超 . 地方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同步審計的探索和實踐 [J]. 審計研究,2012(03):3-7.
[2] 黃子明 . 淺議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J]. 經營管理者,2013(01):349+341.
[3] 王利紅 . 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責任界定問題及對策探究 [J]. 財會學習,2016(24):141-142.
[4] 熊鳳莉 . 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J]. 當代審計,2002(05):22-23.
(作者單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無線電臺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