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炬
摘 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各種建筑越來越多,為人們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當前,隨著技術水平的提升,建筑也向高端方向發展,在建筑施工中需要使用到各種施工技術,其中采用鉆孔樁、高壓旋噴樁與錨索相結合的邊坡支護方法,是當前應用最為廣泛的技術之一,通過技術實施能夠全面對基坑周邊已有建筑物安全進行保障,確保施工順利進行,保證施工過程安全。文章主要通過對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特點的分析,結合施工實踐,進一步提出了鉆孔樁、旋噴樁在支護施工中技術工藝措施與方法,以此,全面提高建筑施工質量,保證建設安全。
關鍵詞:鉆孔樁;旋噴樁;基坑支護
中圖分類號:TU745.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7)23-0048-02
1 深基坑支護工程特點和要求
城市發展進程中,對建筑的需求量不斷增加,滿足著各行業發展的需要,建筑是百年大計,需要良好的質量,才能延長使用壽命,保證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要想全面實現安全施工目標,則需要使用先進的技術,在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護工程是最為常用的施工技術方法。
1.1 深基坑支護工程的基本特點
建筑施工中的深基坑支護工程應用較為廣泛,在行業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其具有明顯的施工優勢。一是結構性穩定可靠,整體結構較為簡單。工程受力結構穩定可靠,通過良好的施工,能夠全面保證基坑維護擋土作用,使基坑四周邊坡保持安全穩定,便于施工建設。二是保證周邊安全。建設過程中,能夠保證基坑四周相鄰建筑物、地下管線、道路等的安全,使周邊附屬物不被破壞,當建筑施工基坑土方開挖的時候,不會造成地下工程土體出現變形、沉陷或者坍塌的情況,避免出現更大的安全危害,有效實現了安全施工建設的良好目標。三是保證良好的排水。通過工程施工,能夠全面保證過排水、降水、截水良好,使基礎施工的地下水位不影響施工。四是投資較少,工程經濟合理,投入不大,保證了成本,施工中對生態沒有破壞,確保環境不受污染。
1.2 深基坑施工工作要求
施工時需要保證標準流程,在技術層面全面做好準備,通過現場調研,使工程順利施工。一是合理組織安排,以技術為核心,組織成立項目組,對工程情況進行全面了解與掌握,由上至下商討技術對策,通過技術交底熟知工程情況,從經理到班組,需要充分認識深基坑支護設計與施工目的和作用,使各班組參與成員均熟悉施工每個環節,保證施工技術良好運用。二是按圖施工。可以說,科學有效的深基坑支護作業的主要目的就是達到擋土、防水等目的,那么,進行設計時,則需要緊緊圍繞這兩方面內容進行安排,確保施工標準規范,滿足整體工程要求。擋土支護結構需要有堅實的理論支撐,通過在理論上尋求依據,確保工程可行性,在施工中,需要以設計規范為標準,按圖施工、按量下料,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施工合理、安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工程建設施工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問題,這就需要根據現場情況具體分析,相應作出一些調整,變更,達到規范要求。三是重視信息的作用。在進行建設過程中,需要不斷強化信息溝通能力,保證信息反饋及時到位,可以說,通過良好的技術分析能夠確保深基坑支護工程順利進行,一些施工隊伍只是憑以往經驗進行施工,往往造成施工過程的事故,這種方式是不可取的,而傳統施工方法也已經不適應當前復雜的情況,單靠數學、力學知識難以對系統變化狀況進行科學精準預測,要想全面保證施工順利安全,則需要利用監測信息反饋分析對工程進行科學預測,形成系統分析,找到趨勢與方向,要提前做出監測方案,保證內容合理有效,及時收集、整理、分析有關施工過程中的動態,為合理化方案提供保障,為下一步施工提供數據支撐。四是選擇良好的技術。進行施工時,需要技術做保證,只有良好的技術措施才能保證質量與安全,需要全面熟悉施工現場情況,這樣才能對技術做出正確的選擇,通過地基、加固、防水、降水等特種工藝施工方法,確保施工設計合理性,對施工方案做好質量、工期、造價比,這樣,才能根據地區地質、環境等條件的不同,因地制宜選擇合理施工方案,在支護結構設計計算時要充分吸取當地施工技術以及工程成功和失敗的經驗,這樣才能實現精品工程目標。施工中,全面了解主體結構設計要求、掌握基坑圍護結構關系、處理好臨時圍護與永久性主體結構關系,全面發揮技術作用。
2 工程施工措施與方法
為了全面掌握深基坑支護工程情況,以實際施工舉例進行說明,通過具體施工方法分析,尋求深基坑支護工程最佳技術方案,為類似工程奠定基礎。
2.1 實際施工工程概況
某房建企業需要建設一項工程,工程整體情況為地上擬建設兩層,地下擬建設兩層,整體基坑設計深度為9m。在擬建筑的東側距某30層高的大廈目測距離約為20m,這時,要想保證建筑施工安全,則需要對周邊建筑進行處理,因為毫中情況下,東側基坑及圍護工程施工就不能順利進行,如果強行施工,則會導致施工麻煩。施工中如果控制不力,則會受降水天氣影響,對30層建筑產生破壞,所以說,在施工中需要采取止水措施,以此,全面保護附近和30層建筑安全,確保我方順利施工,避免出現安全生產事故。
2.2 支護方案設計
工程施工需要全面了解當地情況,特別是對施工現場情況要全面掌握,根據現場所得數據反饋,形成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案,保證施工順利推進。通過實地考察,當地土質情況較適合施工,設計基坑開挖深度9.00m,以Ф600mm鉆孔灌注樁與高壓旋噴樁相結合的支護方案進行整體施工建設。根據數據反饋,我們也看到原樓外墻與基坑間圍護工程設置空間嚴重不足,同時外墻基礎為淺層條形的基礎,整體不夠穩定,如果施工,則會導致危險事故。要想全面保證安全,則需要合理設計施工方法,通過采用高壓旋噴樁止水帷幕和工程樁相結合的圍護體系進行施工,較符合當地情況,也是最佳的施工方式。進行施工時,鉆孔灌注樁保持長度14.00m,鋼筋籠主筋配制14Ф20通長,加強箍14@2000。當地地層條件較為復雜,方案設計時需要嚴格選擇,進行基坑擋土墻施工時,不適合使用止水帷幕水泥攪拌樁、鋼筋網噴錨等止水工藝,需要根據地層特點合理使用圍護擋土鉆孔樁間打入高壓旋噴樁的施工方式,以此全面實現安全施工的總體目標。
2.3 工程整體施工要點把握
進行灌注樁施工時,這種施工方法較多見,需要科學使用施工技術,才能達到標準要求。施工過程,要沿鉆孔中心線挖一條深度為1.2m的溝槽,利用直徑0.6m鉆頭沿泥漿護壁慢慢鉆進,到達一定深度后,檢查是否符合施工標準要求。鋼筋籠多是一節節漸進,鋼筋籠豎筋一定要露出樁頂0.4~0.5m,這樣下一步地梁鋼筋焊接時,則會方便好接。砼設計強度要保證C25,每立方米砼配比需要達到設計標準,普通硅酸鹽水泥413kg,砂子727kg,碎石1316kg。進行高壓旋噴樁施工時,進行施工時,灌注樁中心要保持距離1.4m,兩樁空隙保持到0.8m,要想實現穩定安全,則要保證旋噴樁直徑大于1.0m,這樣旋噴樁就能夠包住灌注樁,恰好形成護坡擋土墻。進行坑內降水施工時非常重要,需要良好把握排水進程,根據現場情況,主要是采用井點降水系統,對坑內進行降水,一般情況下,250平方米設置一個井點,降水深度控制在基坑最終開挖面下0.5~1.0m,基坑開挖每3m打一道錨鎖。
2.4 施工過程整體控制
一是錨索施工:需要對開挖面進行平整,保證施工條件后才能進行錨索施工,鉆機安排必須合理,整體工作面寬度大于7m,為了保證施工速度與安全,需要在東西兩側不同的位置設置鉆機,施工中要保持同步施鉆。施工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供應,必須保證水源穩定,通常多是使用100mm水管分兩個閥門到達基坑周邊,為了確保施工順利,在進行正式鉆進前,設置好排水溝,并在基坑中部、南部及北部各設置好泥漿沉淀池,保證排水通暢良好。二是錨位開孔:需要科學精準的測量放點,確保錨索孔位位置,并在上部設立一強錨索機,根據施工現場方向,調整好設備的角度,開孔施工時,需要嚴格標準,保證直徑240mm,錨索長度為1層15m,2層20m。三是鉆孔作業:對鉆機需要認真選擇,好的設備能夠保證施工進度與質量,相反則會影響工程進度。主要采用套管跟進水泥沙漿沖法進行作業,一般機內都有高壓泵和可沖擊的鉆頭,對應的土壤受高壓水泥沙漿沖擊推進,就會被沖散并成孔。錨索鉆孔允許一定的偏差,通常水平偏差為±10mm,垂直偏差±50mm,傾斜偏差3‰。四是注漿施工,這一步驟主要就是為了保證錨索能夠均勻受力,利用兩次注漿,保證施工質量,施工時需要使用純水泥漿,水灰比為0.5,攪漿用水為自來水,水泥為425#普通硅酸鹽水泥。張拉鎖定錨索固體強度大于15Mpa,達到設計強度70%時,可進行錨索張拉鎖定。五是質量檢查,鉆孔灌注樁施工完成后,需要嚴格標準檢測,通過科學設計、正確施工,工程整體性能良好,測試結果表明樁身完整性達到了100%優良,在檢測中也沒有發現斷樁、離析等問題,施工技術體現良好,沒有發生一起惡性安全事故。旋噴樁檢測結果表明,整體施工效果良好,沒有發現斷樁的情況,但是,受當地環境影響,養護期不夠,沒有達到養護標準時限,且冬季氣溫低,但是,樁砼強度在C10-C15之間隨著砼養護期增加,強度將會繼續增加,對工程安全性不影響。地下室施工基坑沒有一起惡性事故,沒有發現任何質量問題,整體施工效果良好,達到優質標準。
3 結束語
深基坑支護工程是當前最為先進的施工技術形式,近年來受到業內外普遍關注,是一門新的實踐工程學,也是建筑基礎工程施工的難點重點,通過良好的施工,能夠降低工程造價,提高建筑質量,推進施工工程,同時更能有效保持周邊建筑安全,施工過程中只有不斷加強質量控制、強化環節管理,重視安全教育,才能發揮技術作用,維護生產安全。
參考文獻:
[1]鄭建軍.深基坑支護的現狀分析及其對策[J].科技資訊,2011(30).
[2]周無極.深基坑結構支護深探[J].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報,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