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懷珠 布占利
摘要:隨著近代水利堤防工程管理的改革,國家對于黃河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以融合科學技術發展為主線,統籌規劃,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保證黃河水利堤防工程有新的高度與突破。本文通過對黃河水利提防工程的分析并進行探討。
關鍵字:黃河;水利堤防工程;管理措施
1、黃河堤防工程管理的現狀
1.1 管理工作與機制的問題
我國黃河傳統的管理方法是運用“分段包干”的管理模式,這需要在黃各個河堤段配備專門的管理與維護堤壩的人員,這樣的管理體制不僅堤防工程管理的效率低,管理的成本也非常高。近代水利堤防工程體制改革后,計劃職能與執行職能分離、管理與維修分離的機制,更加適應黃河水利提防工程現代化的管理。但是在這改革制度實施的過程中存在一定問題,比如黃河維修的公司并不是通過投標、競標而擇優選擇的,公司的管理模式存在一定問題,與水利工程管理系統沒有做好責任劃分,因此在黃河水利堤防工程管理的工作中帶來了一定難度。
1.2 黃河防汛隊伍與設備的問題
水利堤防工程管理中對防汛隊伍安排不合理。專業搶險知識薄弱、技術不達標,堤防險情排查工作不到位,并且防汛隊伍對于抗洪搶險的經驗不足、沒有理論與專業的培訓,甚至一些防汛隊伍并無實際編排人員。水利堤防工程管理部門與維護公司所需要的機械設備不僅水平無法與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接軌,甚至在設備的數量上都缺乏,因此對黃河水利堤防進行維修的力度薄弱、效率低下,對汛期的洪水災害埋下了隱患。
2、提高黃河堤防工程的管理
2.1 完善運行改革新機制
加強黃河水利堤防工程管理與措施,首先就要建立職責分明、明確到人的水利工程管理機制;以科學技術為核心的水利管理的運營機制以及具備專業度的水利堤防工程維修系統。并且對堤防管理與維修的資金投入、使用明細以及堤防工程的監督部門都要規范化、系統化,并且要有強力可靠的法律知識作為支撐,制定完善的水利維修制度與合同,使維修養護公司完全按照合同的要求標準與水利堤防工程管理部門協調工作,監督管理部門使用進行崗位監察、觀測維修養護程度與質量的手段,嚴格要求水利堤防工程維護養護的質量并實行職責追究的制度。
2.2 防汛隊伍的建設管理
對人民群眾的防汛知識宣傳、普及力度要加大,通過對防汛工作意義的了解,建立一支訓練有素、對防汛知識過硬的專業防汛隊伍。定期對防汛隊伍進行黃河汛期抗洪搶險的實戰培訓,增強防汛隊伍責任感、團隊協作感,確保提高防汛隊伍的防汛經驗與實際防汛能力。
2.3 提高設備水平與質量
黃河水利堤防工程中的維修與養護環節也非常關鍵,維修養護設備要緊跟時代科技發展的水平,盡量為維修與養護工作人員配備專業、先進的設備。并且通過設備的提高與進步,對維修與養護人員進行專業技能與知識的培訓,通過人員工作能力的提高與先進設備的搭配,組建一個有效率、高質量的專業化維修養護隊伍。
2.4 提高水利堤防工作的現代化管理水平
要想完善黃河水利堤防工程管理手段與水平,就必須與當代科技發展相結合,運用先進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并且運用新的技術與建筑材料,全面融匯到黃河水利堤防工程管理中。在黃河水利堤防工程中運用遠程監控技術,通過安裝傳感設備與終端設備,以科技手段對工程的各項指標進行檢測、分析數據,有助于水利堤防工程管理工作積極、全面的進行。對于重點堤段、險要堤段,可以運用全球定位系統、遙感系統以及地理信息系統等科技手段全面監測高危堤段,并且與人工巡查結合起來,進一步掌握詳細的降水量數據信息,全面控制好黃河水利堤防工程的安全。
2.5 完善管理機制
水利堤防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后,實行管理與養護系統分離體制,對于水利堤防工程管理人員與維修人員的責任分工不明確、具體工作得不到落實有了很大的改善,也是順應社會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管理與維修維護兩個系統,加大競爭力、監督力,不僅可以調動兩個系統的工作能力、工作效率,還可以避免人員流失、資源浪費。實施管養分離也就是把維修養護系統從堤防工程管理中分離出來,把管理人員與維修養護人員進行劃分職責與系統。通過職責進行定崗、編制、重新分配管理與維修養護人員,形成高效、簡潔的工作體系,更有利于黃河防汛工作的有效開展。在水利堤防工程管理體制中運用市場化的管理手段,把堤防工程維修養護的經費進行預算,并且與維修維護系統簽署相應的合同,全程以合同的條例進行約束、監督,并且以市場經濟的驗收、結算方法作為管理。這樣不僅可以最大程度的確保維修養護的質量,還可以降低成本達到管理的真實、可靠。
2.6 加強執法力度
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等法律法規,加強對黃河等水系的保護,讓黃河沿線的居民都能夠具有法制觀念,進一步了解黃河水系的真實現狀與未來,提高對黃河水利堤防工程的安全與維護的思想意識、自覺行為。黃河水利監察部門也要認真落實好監察工作,確保河道的監察工作認真、有效,維護好黃河水利堤防工程的各項秩序,確保黃河的安全防范。
2.7 遇險措施
由于目前黃河堤防的現狀是在歷史修筑的堤防上不斷的維修、加固而成,而歷史與當代的修筑水平差距也是黃河堤防工程存在安全隱患的主要問題。黃河水利堤防工程中由于河水淤泥的堆積、浸泡,導致堤身會因為建筑材料、壓實程度以及含水量等不同,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化,比如不均沉降、移動等變形,會導致堤身發生裂縫、下沉等情況的出現。黃河水利下游地區只要涉及到放淤固堤工程施工的地段,堤身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裂縫出現,一旦遇到自然災害,比如地震或者洪水災害,即便是堅固的混凝土建筑都會當即發生斷裂與破損,何況本身存在隱患的土質堤防更容易出現危險。
通過查看水流的漩渦在根據險情決定采取措施,一般搶險的措施有草捆、泥土、砂石等物資進行堤身加固、防滲,增強堤身的穩定性,再運用前部攔堵、中間攔截、后方疏通等措施,改變滲流對堤身的破壞力提高堤身的密度從而達到降低險情。
結語
黃河水利堤防工程管理對于國家防洪減災、人民生活安定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以堤防管理體制改革為突破口,結合我國的科技力量、經濟力量充分發揮黃河水利堤防工程的作用與效果。
【參考文獻】:
[1]劉向陽.山東黃河水利工程管理機制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2]史宗偉.黃河標準化堤防工程管理方式探討[J].水利建設與管理,2007(03):42-43+51.
[3]董小五.黃河標準化堤防工程管理芻議[J].水利建設與管理,2007(02):68-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