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暑雨



摘 要:利用ncep分析資料和實況資料,對2017年2月21日的暴雪過程進行分析,發現這是一次比較典型的兩槽一脊的流場,低空東南風急流配合地面冷空氣,造成了典型的“天南地北”的垂直環流,急流為暴雪提供了充分的水汽供應和暖平流,地面冷空氣起到了冷墊的作用;分析了東南風急流在相態轉變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暴雪;低空急流;相態轉變
中圖分類號:P42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7)23-0180-02
引言
暴雪是一種經常在冬季出現的災害性天氣,常常伴隨著大風、寒潮和低溫,冰凍等災害性天氣,給農業生產和交通出行帶來不便,同時也給大家的日常生活帶來不便[1]。馬振升把河南的暴雪分為兩種流型,橫槽型和兩槽一脊型,低空急流對暴雪的產生有著重要的影響[2]。
降水能不能達到暴雪,相態轉化的預報非常重要,降水相態的轉變不僅依賴于溫度層結,也跟相關層次的厚度差有關[3]。Wagner[4]和Heppner[5]用1000hpa和500hpa的厚度差及850hpa和700hpa的厚度差來判斷降水相態類型。漆梁波[6]等對東部地區不同降水相態所對應的溫度和厚度進行了統計分析,得出了一組溫度因子和厚度因子的識別判據。下面就分析一下2017年2月21日的河南暴雪過程。
1 過程概況
2月21日河南出現一次降雪過程,北部大部分地區都達到大到暴雪,南部甚至出現了降水量達到20以上,在冬季算比較強的降水過程,并且伴隨著大風和寒潮,尤其前期溫度較高,這次降雪受到了很大的關注,突然的大風降溫和降雪天氣也給市民出行造成了一定影響。
21日08時西部山區和黃河以北開始出現降雪,其他地區都是降水,11時只有東部部分地區是降水,中部部分地區出現雨夾雪,雨雪分界線自西向東壓,14時全省都出現降雪,23時只有東南還有小塊降水區,到22日02時降水基本停止,主要降水時段是14-20時。降水量全省呈現北少南多,中部少,西部山區和東部多的特點,尤其是信陽地區,大部分站點降水量都達到了20以上。這次過程降水時間短,降水量大,降水時間段集中,降水形態有明顯轉換,由雨轉雨夾雪再轉雪,在冬季算是降水強度很大,相態復雜的過程。
2 影響系統
從21日08時和20時的高空地面形勢配置圖可以看出,這次過程主要是高空低槽,低空低渦切變線和地面冷空氣共同作用下產生的。500hpa低槽自西向東移動,我省一直在槽前西南急流中,700hpa08時河套地區有一低槽,自西北向東南移動,20時我省西部地區已經轉槽后西北風,08時在四川盆地有一低渦,切變線呈西南-東北向,20時減弱,850hpa08時低渦也位于四川盆地,有一東西向切變線,到20時低渦東北移并減弱,我省主要受低渦攜帶的西南-東北向切變線影響,切變線以南地區降水還沒有完全停止。地面是東路冷空氣,冷鋒自東北向西南移動,東部的地面倒槽在低空東南風的作用下發展旺盛,冷暖空氣在河南中南部交匯,與高空系統一起產生的這次降水過程。
這次過程跟比較普遍的暴雪過程不同的一點就是低空的東南風大風速帶,暴雪一般是高空西南急流與低空東北風急流的耦合,這次過程由于東路冷空氣沒有引導槽,強度也比較弱,850hpa出現了東南風的大風速帶,低層的冷層減弱,對西南急流帶來的暖濕氣流的抬升作用不夠,所以河南中部一部分地區雨夾雪時間比較長,純雪量小,地面溫度回升也很快,積雪深度比較低。同時東南風帶來的水汽比東北風充沛,所以南部出現了降水量達到20的情況。
3 降雪差異分析
三門峽08時出現降水時就是純雪,一直到降雪停止,鄭州站從08時就是雨夾雪一直到14時才轉為雪,從上圖可以08時降水出現的時候三門峽地面溫度已經降到0℃以下,而鄭州站還在0℃以上,一直道14時前后才降到0℃以下,也是鄭州站雨夾雪轉雪的時間,地面溫度也是造成三門峽和鄭州兩個站降水相態變化的原因之一。從溫度平流可以看出,08時三門峽上空都是冷平流,而鄭州站上空都是暖平流,而且在850hpa有一個暖平流中心,對應高空圖上850hpa的東南風暖濕平流。
由圖5可以看出,08時(圖略)113°E以東950hpa以上均為暖平流,以下有淺薄的冷平流,尤其是850hpa,有一個+35℃的暖平流中心,而到了14時暖平流變成冷平流。
從探空圖可以看出08時,地面溫度在0℃左右,從800hpa以上有一個暖區,溫度接近于0℃,到14時地面溫度降到0℃以下,整層溫度都在0℃以下,08時鄭州降水形態為雨夾雪,與850-650hpa的暖層有關,到14時高空暖層被破壞才開始降雪,由此課件,降水形態不僅僅與850hpa以下的溫度有關,與整層溫度層結也有密切關系。
4 結束語
這次降水過程的主要特點有降水量大,相態變化多,北部純雪量不如南部,以上分析可以看出,850hpa的東南風急流提供了很好的水汽符合,造成了降水量大,但是由于同時提供了中層暖平流使得北中部降水形態以雨夾雪為主,減少了純雪量。對東部地區來說,地面冷空氣到的時間比高空早,中層有強暖濕平流,造成了降水量大但是純雪量小,而西部山區不受中層東南風急流影響,總降水量少而以純雪為主,南部本身水汽供應比較充足,又沒有受到中層暖平流影響,以降雪為主,降雪量大。
參考文獻:
[1]壽紹文,勵申申,姚秀萍.中尺度氣象學[M].氣象出版社,2003:235-239.
[2]馬振升.河南省區域暴雪的天氣分型及應用[J].氣象與環境科學,2013:54-60.
[3]徐輝,宗志平.一次降水相態轉換過程中溫度垂直結構特征分析[J].高原氣象,2014,33(5):1272-1280.
[4]Wagner A J.Mean temperature from 1000mb to 500mb as a predictor of precipitation type[J]. Bull Amer Meteor Soc,1957,10:584-590.
[5]Heppner P G.Snow versus rain:Looking beyond the magicnumbers[J].Wea Forecasting,1992:683-691.
[6]漆梁波,張瑛.中國東部地區冬季降水相態的識別判據研究[J].氣象,2012,38(1):96-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