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巖
超級奇兵
文/劉巖

凱文·勒夫
王朝的建立需要士間的打磨,或者說,并不是每支球隊都像2008年的凱爾特人那樣,在第一年就取得成功。強大如湖人“F4”,都曾因球星無法兼容的問題分崩離析,詹姆斯剛到熱火的第一次總決賽也以失敗告終。而且,人們一直以來都有一個誤解,那就是當詹姆斯回到騎士士,凱里·歐文還不算是一個成熟的明星后衛,隨之而來凱文·勒夫也僅僅是個數據出眾、球隊戰績糟糕的“偽球星”,當士的騎士,其
實并不算“球星抱團”的最佳范本。
1大家是否還記得,在詹姆斯回到騎士的第一年,勒夫始終無法融入這個總冠軍團體,詹姆斯還為此特地找到他談心,想幫助他走上巨星之路。上賽季雖然勒夫在總決賽中貢獻了極為重要的表現,但如果我們以總冠軍球員的標準看待他,他在比賽的過程中卻表現得不盡人意。直到本賽季,我們才可以說勒夫找到了自己在騎士隊的位置,很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職責。現在的他不再是森林狼那個全場矚目的明星,他在比賽中的作用也不再是需要時刻在內線搏殺的中流砥柱,而是逐漸向空間型四號位發展。他在三分線外能夠為隊友拉扯空間,也能接球后出手投籃,在和隊友擋拆形成錯位后,勒夫也能利用精準的投籃和嫻熟的腳步打爆換防的對手,與此同時,他賴以成名的低位進攻也沒放下,在面對對方中鋒時,他也能找到得分的機會。更重要的是,他搶下后場籃板后的長傳已經成為騎士隊的快攻手段之一,只要有隊友快下,勒夫總能提前觀察到他們的位置,把球甩到他們的行進線路上。
讓騎士球迷高興的是,當勒夫和詹姆斯、歐文同在球場時,他們能輕松制造錯位進攻的好機會,用各種方式對對手發起攻擊,用一波強力攻擊撕碎對手的防線。正如我們之前所說,勒夫的轉變基于他的融合。“我剛剛對主教練說過,我現在已經完全不在乎自己的出手數了,”勒夫在東部決賽第一場得到了32分,“我們已經經歷了三次季后賽,完全明白彼此心里想著什么。無論是誰,無論出手數是多少,都不重要,我們只想贏球。”他說的可不是客套話,不管在記錄表上的數字是多少,勒夫都能對比賽的結果造成影響,他在騎士隊的體系中如魚得水,無論是否持球,是否成為進攻終結者,他都保持著自己的球場上的侵略性和威脅。
盡管騎士隊在今年的季后賽中一帆風順,但勒夫的數據卻并不出色,他的助攻率甚至達到了新秀賽季以來最低的7.4,從表面上來看,騎士隊浪費了勒夫創造進攻機會的能力,可從另一方面來看,勒夫把自己的精力更多地放在得分上,這也讓詹姆斯和歐文承受的得分壓力減輕了不
少。這是騎士隊在季后賽中的新武器,他們并不是完美的球隊,球隊的穩定得分點只有詹姆斯和歐文。而歐文的得分方式過于單一,對手的可以針對他進行專門的防守策略,而詹姆斯又一直想帶動隊友,所以他們急需另一個穩定的得分點來打破對手的防守部署,給其他球員創造更多的進攻空間,也為球隊提供更多的進攻選擇。
2我們都會說上賽季騎士隊是在1-3落后的情況下完成了驚天逆轉,但當我們回顧前四場比賽的過程時,就會發現有一個事實被忽略了。在上賽季總決賽第二場中,勒夫被哈里森·巴恩斯肘擊,造成了腦震蕩,他的首發位置也在第三場中被理查德·杰弗森取代了。在總決賽前兩場比賽中,騎士隊都大比分敗給了勇士,他們兩場一共輸了48分,而第三場勒夫缺陣,騎士隊卻大勝對手30分。這不是勒夫無能的證明,雖然他在第四場比賽中替補出場,但僅僅得到11分,騎士也輸掉了這場至關重要的比賽。雖然如此,可在第五場比賽中,泰倫·盧還是把勒夫排進了首發陣容——在最后三場比賽中,勒夫一共只得到了18分,只進了一個三分球,可季后賽不是常規賽,決定比賽結果的往往是球星的閃耀時刻。勒夫不但在最后時刻防住了庫里的投籃,他在場上的正負值還達到了+32,這才是騎士隊和泰倫·盧的最大期待。
本賽季勒夫無論在數據還是表現上都能讓人滿意,在對凱爾特人的季后賽中,勒夫場均得到27分、11.3個籃板,命中率高達52.2%,三分球命中率甚至達到了54.8%,罰球命中率是84.2%。在東部決賽中,勒夫的使用率達到了28.4%,比之前的20.2提高了不少,而與去年總決賽相比更是提高了10%。
“我們希望能幫助他找到在森林狼時的感覺,當然,這種感覺并不是數據能體現的。在克里夫蘭,凱文的使用率肯定不會達到那么高,但我們要讓他知道自己在每次進攻中的重要性,”詹姆斯在總決賽第一場結束后說,“他越來越適應這個角色了,他明白自己應該在什么時候做什么事。當小個球員錯位防守他時,他可以自己進攻,在特里斯坦·湯普森身邊,他也能出色地保護每一個籃板,他在罰球線和三分線外的表現也是全隊最好的,我喜歡他現在的比賽狀態。”
詹姆斯說得不錯,有勒夫在場上時,他和歐文的進攻選擇更多,而從騎士隊本賽季的戰術來看,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在總決賽中再次擊敗勇士。本賽季騎士隊更加依靠小個陣容,他們在常規賽中的三分球出手數比勇士還多,而他們的內線實力顯然要優于勇士。勒夫開啟了內線進攻模式,這就意味著對手必須增加內線高度,可他們還無法跟上騎士隊的速度,進攻節奏上的優勢就這樣產生了。
3除了在進攻端的進化,勒夫在防守端的表現也有了很大進步,雖然在東部并沒有遇見特別難纏的內線對
雖然在東部并沒有遇風待別難纏的內線對手,但勒夫的表現堪稱中規中矩,而且他也能防守外線球員對內線的沖擊,在總決賽中,這一點尤為重要。手,但勒夫的表現堪稱中規中矩,而且他也能防守外線球員對內線的沖擊——在總決賽中,這一點尤為重要。根據數據顯示,當勒夫在籃下鎮守時,直接面對他的進攻球員在距離籃筐6英尺的范圍內命中率下降了7.1%,此時騎士隊每100回合的對手得分是103.3分,而當他下場時,這一數字增加到107.7.
在季后賽中,勒夫是搶到防守籃板最多的球員,他的場均蓋帽數也達到了職業生涯的新高。更難能可貴的是,勒夫在防擋拆時的效率也很高,他在防守擋拆后的小個球員錯位進攻時的效率超過了聯盟98%的球員。而且他還會研究自己將要盯防的球員,并且隨機做出不同的防守策略,他會根據防守對象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方式,他會后退防止對手突破,逼對手強行出手,也會采取高壓防守,逼迫對手傳球。
現在的問題是,勇士隊的外線球員和騎士隊在東部的對手相比更加強大、也更加成熟。他們會用不斷的跑位、掩護和轉移球撕扯出空間,用最合理的方式找到投籃的機會。庫里、湯普森、伊戈達拉、格林組成的小個陣容本來就已經難以防守了,再加上凱文·杜蘭特范圍極大、準確度極高的投籃,對于勒夫來說絕對是最大的挑戰。
在面對投籃能力不算強的球員時,勒夫的防守方式非常奏效,可勇士隊的長項就是投籃。當庫里、湯普森和杜蘭特擋拆時,防守者必須跟上持球人的腳步,否則誰也無法承擔開放投籃空間的后果。勒夫可以很好地防守大衛·韋斯特、賈維爾·麥基、馬特·巴恩斯和帕楚里亞,如果他再留在首發陣容中,騎士隊可能會在開場就被勇士打爆。所以在東部決賽中,泰倫·盧讓勒夫出現在第二陣容的中鋒位置上,想嘗試一下用他和一眾投手的防守模式,但這種效果并不明顯,泰倫·盧僅僅讓他們一起打了兩分鐘就換了人——或許他想把這當成總決賽中的秘密武器,打勇士一個措手不及。
4泰倫·盧的嘗試有跡可尋,
不知道在史蒂夫·科爾不
在的情況下,拉里·布朗能否做出準確的應對方案。從以往的比賽來看,勒夫無法有效地防范庫里和杜蘭特的擋拆,而勇士隊精進的外線防守也讓他難以獲得最好的出手機會,而此時他就要發揮自己的內線進攻效力,無論格林、麥基還是帕楚里亞都要吃點苦頭了。
在總決賽的舞臺上沒有秘密,無論騎士還是勇士,都對對方的戰術安排了若指掌,而對這兩支全聯盟最好的球隊來說,任何的戰術安排都了然于胸。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兩隊都能正常發揮,比拼的就是奇兵和巨星的能力。勒夫本來就是騎士隊的巨星之一,同時他也有成為奇兵的潛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