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斌
(河北國華定州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河北定州073000)
淺析500 kV油浸式變壓器套管末屏故障分析與處理
郝斌
(河北國華定州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河北定州073000)
介紹了紅外測溫成像技術正逐漸成為開展狀態檢測的重要手段,被應用在變壓器套管故障診斷中,并結合案例分析了一起經紅外測溫發現的500 kV主變高壓套管末屏接地不良缺陷。通過紅外測溫儀檢測到三相套管末屏溫差過大現象,結合其他試驗數據得出套管發生末屏接地不良的結論,現場解體檢查驗證分析結果的正確性和有效性,并針對此案例提出相應的預防性措施。
油浸式變壓器;紅外測溫;套管末屏;故障分析
在大型油浸式變壓器運行維護工作當中,發現運行10年內的變壓器故障率會很高,主要原因為主變壓器及其相關設備投運后,其質量缺陷在10年內會逐步暴露出來。在發生的故障當中,因套管劣化或損壞的原因而導致的故障占比較高。紅外測溫成像技術具有非接觸式測量、不受電磁干擾、測量精度高等優點,對能夠通過溫度反映出來的缺陷具有較高的檢測能力,目前被廣泛應用于現場維護檢測中,逐漸成為開展狀態檢測的重要手段。
對于大型油浸式變壓器套管來說,其常見的缺陷大致可以分為3個類型:①相對介損因絕緣不良而導致增大,與正常狀態相比,其熱成像顯示本體溫度升高;②套管內部接觸不良,導致接觸電阻過大,同時會引起局部發熱;③套管發生泄漏或注油時,未排凈氣引發缺油現象,在無油處其熱成像顯示溫度偏低。而在我國各個地區都有應用紅外測溫儀、紅外熱電視和紅外熱像儀成功檢測出變壓器故障或缺陷的案列。
2016-05,某廠專業技術人員對500 kV主變進行紅外測溫時發現,B相套管末屏處臟污,并有發熱跡象,懷疑末屏接觸不良引起過熱而造成膠墊老化滲漏。該主變型號為DFP-240000/500,天威保變集團,2004-09出廠;B相套管型號為BRLW-35/16000,南京電瓷總廠,2004-07生產。
次日,對該主變高壓側套管進行紅外測溫復測,發現A相套管末屏處27.0℃,B相套管末屏處41.6℃,C相套管末屏處24.6℃,B相套管末屏與其他兩相的溫差為18.6℃,如圖1所示。主變套管末屏發熱是因電介質的有功損耗而形成,其熱損功率與運行電壓的平方成正比,而與電流大小無關,屬于電壓致熱型缺陷。根據《帶電設備紅外診斷應用規范》,高壓套管熱像為對應部位呈現局部發熱區故障,溫差為2~3℃,即可判定為缺陷。該案例中B相套管末屏與其他兩相的溫差為18.6℃,相對溫差達到87.7%,可初步判斷為電壓致熱型危急缺陷。

圖1 A相、B相和C相套管末屏溫度
隨后利用檢修機會將該主變停電,并進行電氣試驗,并對B相套管進行相對介質損耗及電容量試驗、油色譜試驗,得到如表1和表2所示的試驗數據。油色譜數據對比分析無明顯變化,說明套管末屏內部無放電現象。
套管電容量和介質損耗因數與歷次試驗數值相比無明顯差別,說明套管絕緣狀態無異常。
打開B相套管末屏后發現,末屏頂針彈簧失去作用,接地無壓力。末屏周圍未發現滲油位置,也未發現明油。圖2為B相套管末屏頂針示意圖。

表1 油色譜試驗數據

表2 B相套管測試數據

圖2 B相套管末屏頂針

圖3 末屏底部螺紋
同時發現A相套管末屏絕緣帽用金屬絲捆綁,打開末屏接地后發現底部螺紋已被磨平,無連接力。圖3為末屏底部螺紋示意圖。
對B相套管試驗數據分析后可知,電容量和介損值均未超過規程標準值,并且無明顯變化。由此推斷,套管劣化、嚴重受潮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套管嚴重受潮,會導致其介損值增加,并且末屏對地的介損試驗都很容易發現絕緣受潮和其他局部缺陷。根據油色譜數據分析,油色譜數據對比無明顯變化,套管末屏內部無放電現象。如果出現氫氣及烴類氣體明顯增加,可以判斷套管存在放電現象。
因此可以排除套管內部存在缺陷,初步分析發熱原因為末屏接地不可靠,已經更換該套管。
紅外熱像技術能夠有效地檢測出套管末屏接地不良的嚴重缺陷。此次及時發現并處理了套管末屏的缺陷,防止了電氣設備發生嚴重的損壞事故。今后要不斷加強設備運行維護管理,采用多種形式和方法,及時掌握設備狀況,同時繼續深入開展紅外測溫工作,對變壓器等電氣設備進行劣化分析,有效地綜合判定設備狀態,并制訂相應的檢修策略。
[1]陶玉駿,黃斌,羅利云.一起500 kV主變高壓套管末屏燒損故障分析及處理[J].江西電力,2010,34(3):17-19.
[2]陳仁剛,楊榮華,菅有為,等.紅外測溫技術在變壓器高壓套管故障診斷的應用[J].山東電力技術,2013(2):59-61.
〔編輯:劉曉芳〕
TM407
:A
10.15913/j.cnki.kjycx.2017.16.139
2095-6835(2017)16-0139-02
郝斌(1979—),男,山西陽泉人,大學本科,主要從事發電廠電氣設備檢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