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動態分析》研究部
聯通方案落地關注混改主題
《股市動態分析》研究部

8月20日,中國聯通公布混改方案,擬通過向BAT在內的戰略股東非公開發行不超過90.37億股股份,募集資金不超過617.25億元,方案的提出引起市場一片熱議。發布公告次日,混改個股表現活躍,中國聯通復牌后更是連續兩天漲停。市場對于央企混改的預期再次升溫,業內人士指出,下半年央企混改將顯著提速,概念股或迎來爆發良機。
國企混改的炒作在A股由來已久,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市場對于混改題材的炒作,從最早的七大壟斷領域開始,到首批“6+1”試點,再到近期有望出爐第三批試點名單個股,最后向地方混改擴散。經過梳理,本刊研究部總結出三條混改投資思路,投資者可從中把握混改題材的機會。
混合所有制改革最早是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意在允許更多國有經濟和其他所有制經濟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經濟,讓非國有資本參股到國有資本投資項目之中,并允許實行企業員工持股,從而有助于激活國企的運營效率。
2014年初,中石化率先試點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石化銷售公司將作為中石化所屬油品銷售業務的重組平臺,共向25家由社會和民營資本組成的外部投資者出讓29.99%股權,合計對價為1070.94億元,銷售公司整體估值為3571億元。
和其它改革一樣,爭議總是存在,市場對于央企混改的力度以及形式便產生了褒貶不一的看法。在眾多市場人士看來,經過多年股份制改造,雖然很多國企已經變成混合所有制,國資占比已較低,但不難發現,政府干預仍無處不在,行政化壟斷體制未真正打破,存在民營企業在混改所有制中的話語權較低等問題。一旦控制權不放,企業就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這是所有混改中的矛盾所在,也是突破的難點。
如果以中石油和中石化等企業的混改看作是“混改1.0時代”,那么云南白藥便是掀開了“混改2.0”時代的序幕。2016年12月29日,云南白藥控股股東白藥控股擬通過增資方式,引入新華都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華都將向白藥控股增資約254億元,交易完成后,白藥控股的股權結構將變更為云南省國資委和新華都各持有50%股權。白藥控股仍持有云南白藥41.52%的股份,仍為公司的控股股東。
最重要的是,作為醫藥行業內的業績成長典范,從1993年上市至今業績成長領先同行的云南白藥混改的力度可謂是前所未有。企業混改完成后,國資和民營持股比例達到1∶1,白藥控股將由單一國有獨資變為混合所有制企業,云南省國資委轉讓一半股權交給了民營企業,給予了民營企業更多話語權。云南白藥混改的歷史性突破,企業的后續發展值得市場期待。
近日,中國聯通的混改方案落地更是再次引起市場對于混改的高度關注。根據中國聯通發布的公告顯示,共有中國人壽、騰訊、百度、京東、阿里巴巴等14家企業參與了此次混改的投資。在本次混改過程中,中國聯通擬向戰略投資者非公開發行不超過約90.37億股股份,價格為每股人民幣6.83元,募集資金不超過約617.25億。同時,聯通擬向核心員工授予約8.5億股限制性股票,價格為每股人民幣3.79元。據統計,上述交易全部完成后,按照發行上限計算,聯通集團合計持有公司約36.67%股份,新引入戰略投資者持股比例約35.19%,員工股權激勵2.7%,公眾股東25.4%,形成混合所有制多元化股權結構。
且不說混改之后中國聯通的發展是否能有一個質的飛躍,僅從本次聯通混改的方案來看,便值得我們對聯通的發展抱有更大的期待。本次聯通混改的最大亮點在于,將較大比例的股權讓渡給民營企業,超出市場預期。國有股權稀釋,股權從集中到分散,真正形成了混合所有制,這有助于民資真正建立以股權為基礎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為進一步激活國企效率提供了制度性保障。作為央企混改第一槍,中國聯通混改方案的落地必將對央企混改起到示范和推動作用。
作為央企混改第一槍,中國聯通公布混改方案后,次日,Wind混改指數大漲2.27%,洛陽玻璃(600876)、鐵龍物流(600125)以及中國核建(601611)等混改概念股更是掀起漲停潮。
從二級市場的表現來看,相當一部分混改概念股處于底部,相對漲幅較小。前期熱點白馬股以及資源股在連續上漲之后,市場出現較大分歧,短期或存調整需求。創業板自創下1641.38點以來近期漲幅已經超10%,盡管創業板接下來有繼續上漲的可能,但對于過去兩年持續下跌的創業板即便要出現一輪較大的上漲,也難以從底部一蹴而就。在這種盤面節奏下,混改概念股有望成為市場新的熱點。
對于混改機會的把握,本刊研究部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向選股。
一是直接參與聯通混改的公司。其中,作為重要參與方并在A股上市公司有網宿科技(300017)、宜通世紀(300310)、用友網絡(600588)、蘇寧云商(002024)以及中國人壽(601628)。從走勢看,部分個股在聯通復牌當日出現了高開回落的走勢。例如,中國人壽開盤漲逾2%之后便直線翻綠,分析認為,中國人壽體量巨大,參與聯通混改對其影響較小。同樣的邏輯,由于宜通世紀企業規模較小,參股聯通對企業業績影響更大,因此股性更為活躍,但對于節奏把握的要求也更高。隨著后市對混改的進一步炒作,直接參與聯通混改的企業存在反復活躍的機會。
二是由發改委提出的混改七大領域。2015年底,發改委在規劃2016年改革工作清單時率先提出要在電力、油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七大壟斷領域開展混改試點示范。近日市場強勢個股鐵龍物流(600125)、泰山石油(000554)以及北化股份(002246)便是鐵路、石油和軍工的代表性個股。
三是發改委提出的三批試點企業。2016年9月,首批“6+1”試點方案發布,包括東航集團、聯通集團、南方電網、哈電集團、中國核電、中國船舶工業以及浙江省地方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這也標志七大壟斷領域混改進入“由點及面”實質性推進階段。近日,第三批試點企業有望浮出水面,截至目前,共有8家企業被納入試點考量范圍,其中包括中糧集團旗下的中糧資本,中國黃金集團旗下的中金珠寶等企業。A股上市公司中,中糧生化(000930)、中糧糖業(600737)、中金黃金(600489)為入圍最新一批混改名單的中糧集團、中國黃金集團旗下公司。
除了央企,地方國企中混改成功的案例也明顯增多。除了上文提及的浙江省地方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山東省級國企混改第一單結果近日也即將揭曉。在地方“混改”中,企業高度重視員工持股并積極實踐,國企混改中員工持股的改革大踏步前進。其中,在近期的案例中,山東交運力度最大,員工持股比例到了上限的30%。此外,上海和深圳的地方國企混改同樣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