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樂天 周健鋮 李尚珠 李素娥 謝小玉
碳氧血紅蛋白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分級診治的關系
吳樂天 周健鋮 李尚珠 李素娥 謝小玉
目的 探索血碳氧血紅蛋白濃度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之間的相關性以及在疾病分級診療中的意義。方法 7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為觀察組, 將同期體檢的35例健康者作為對照組,對兩組進行血碳氧血紅蛋白濃度檢測, 并進行對比分析。 結果 觀察組患者碳氧血紅蛋白濃度為(27.98±7.93)%, 對照組碳氧血紅蛋白濃度為(2.19±0.28)%, 觀察組碳氧血紅蛋白濃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不同嚴重程度患者碳氧血紅蛋白濃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其中輕度組<中度組<重度組。結論 血碳氧血紅蛋白濃度與一氧化碳中毒疾病嚴重程度具有明顯相關性, 通過檢測血碳氧血紅蛋白對疾病分級具有指導意義, 可以作為臨床中反映疾病嚴重程度的指標。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碳氧血紅蛋白;分級診治;臨床意義
一氧化碳中毒又稱為煤氣中毒, 發病原因主要為吸入高濃度一氧化碳導致中毒癥狀[1]。碳氧血紅蛋白是一氧化碳同血紅蛋白結合的產物, 為探索碳氧血紅蛋白與一氧化碳中毒之間的關系, 本院對部分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進行分析,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7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以及同期體檢的35例健康者作為本次研究觀察對象。將70例一氧化碳重度患者作為觀察組, 其中男37例, 女33例, 年齡17~72歲, 平均年齡(38.24±12.34)歲;觀察組患者按照疾病嚴重程度分為輕度21例, 中度33例,重度16例。將同期體檢的35例健康者作為對照組, 其中男12例, 女23例, 年齡18~77歲, 平均年齡(40.39±13.32)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兩組研究對象進行碳氧血紅蛋白檢測, 檢測儀器為邁心諾監護儀。監測兩組患者碳氧血紅蛋白濃度, 并進行對比分析。同時比較不同嚴重程度患者治療前后碳氧血紅蛋白血紅蛋白濃度。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碳氧血紅蛋白濃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碳氧血紅蛋白濃度為(27.98±7.93)%, 對照組血碳氧血紅蛋白濃度為(2.19±0.28)%;觀察組碳氧血紅蛋白濃度明顯高于對照組(t=19.19, P=0.000<0.05)。
2.2 不同嚴重程度患者治療前后碳氧血紅蛋白血紅蛋白濃度比較 治療前, 輕度、中度及重度患者碳氧血紅蛋白濃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輕度<中度<重度;治療后,輕度、中度及重度患者碳氧血紅蛋白濃度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 且不同嚴重程度患者碳氧血紅蛋白濃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輕度組<中度組<重度組。見表1。
表1 不同嚴重程度患者治療前后碳氧血紅蛋白濃度比較(, %)

表1 不同嚴重程度患者治療前后碳氧血紅蛋白濃度比較(, %)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輕度比較,bP<0.05;與中度比較,cP<0.05
疾病分級例數碳氧血紅蛋白血紅蛋白濃度tP治療前治療后輕度2114.39±5.323.88±2.38a8.2640.000中度3327.49±7.326.21±2.77ab15.6190.000重度1638.11±8.9122.34±6.48abc5.7260.000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吸入高濃度一氧化碳后引起的組織缺氧性疾病[2]。一氧化碳能夠競爭性結合血紅蛋白,形成碳氧血紅蛋白, 從而降低血紅蛋白攜氧能力, 引起組織缺血[3]。碳氧血紅蛋白能夠對心臟、腦、腎臟等多種臟器損傷,威脅患者生命健康[4-6]。目前一氧化碳中毒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一氧化碳接觸史、一氧化碳中毒癥狀、血碳氧血紅蛋白含量等指標[7-10]。為探索碳氧血紅蛋白含量與一氧化碳中毒分級之間的關系, 本次研究對部分患者進行臨床資料分析。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碳氧血紅蛋白濃度明顯高于健康者(P<0.05), 說明一氧化碳中毒能夠引起碳氧血紅蛋白濃度明顯升高。研究中不同中毒程度患者, 碳氧血紅蛋白濃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其中輕度患者<中度患者<重度患者。表明碳氧血紅蛋白濃度與疾病嚴重程度之間存在明顯相關性。
綜上所述, 血碳氧血紅蛋白濃度與一氧化碳中毒疾病嚴重程度具有明顯相關性, 通過檢測血碳氧血紅蛋白對疾病分級具有指導意義, 可以作為臨床中反應疾病嚴重程度的指標。
[1] 羅靜.3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觀察及護理.內蒙古中醫藥, 2014, 33(11):159.
[2] 沈燕平, 朱逸明.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護理.全科護理, 2013, 11(27):2552-2553.
[3] 孫瑞佼, 潘曉雯, 呂艷, 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壓氧治療的中美指南比較.醫學與哲學, 2013, 34(22):26-29.
[4] 王海濤, 方以群, 潘曉雯, 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幾種相關生化指標的診治意義.環境與職業醫學, 2013, 30(8):640-643.
[5] 仝小蓉, 吳世玲.無創碳氧血紅蛋白定量檢測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中的臨床應用.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12):228.
[6] 魏學婷.探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COHb和MetHb的監測及意義.中國醫科大學, 2013.
[7] 張紅霞, 高丁, 韓鵬達.脈搏碳氧血紅蛋白定量檢測儀在院前急救中的應用.中國當代醫藥, 2012, 19(20):175.
[8] 尹世富, 高春錦, 王培嵩, 等.高壓氧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鐵血紅蛋白濃度的影響.中華航海醫學與高氣壓醫學雜志, 2007, 14(6):343-345.
[9] 喻文.一氧化碳中毒的癥狀與初始碳氧血紅蛋白水平不相關.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 2012(6):384.
[10] 劉鵬, 何躍忠, 張錫剛, 等.碳氧血紅蛋白與一氧化碳中毒的相關性研究.軍事醫學, 2011, 35(2):134-135.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 monoxide hemoglobin and grad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WU Le-tian, ZHOU Jian-cheng, LI Shang-zhu, et al.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Changping Hospital, Dongguan 523573,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arbon monoxide hemoglobin and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grad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ethods There were 70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patients as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current 35 healthy people for physical examination as control group.Carboxyhemoglobin concentrations in two groups was measured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carboxyhemoglobin concentrations as (27.98±7.93)%, which was (2.19±0.28)%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carboxyhemoglobin concentration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arboxyhemoglobin concentrations for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everity (P<0.05), and mild group <moderate group <severe group.Conclusion The carboxyhemoglobin concentrations h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he severity of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The detection of carboxyhemoglobin can guide the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it can be used as an indicator reflecting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Carbon monoxide hemoglobin; Grad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6.011
2017-05-04]
523573 廣東省東莞市常平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