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儉 周彥杰 徐宣枝 歐陽強 李新春
單純放療、新輔助化療及同步放化療治療宮頸癌臨床觀察
周儉 周彥杰 徐宣枝 歐陽強 李新春
目的 探討宮頸癌應用單純放療方案、新輔助化療方案及同步放化療方案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90例宮頸癌患者, 隨機分為采用單純放療治療的單純放療組(30例)、新輔助化療治療的新輔助化療組(30例)及同步放化療治療的同步放療法組(30例)。觀察三組臨床效果及毒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同步放療組臨床總有效率(76.7%)顯著高于單純放療組(43.3%)、新輔助化療組(5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治療毒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收治的宮頸癌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療方案治療, 效果較單純放療和新輔助化療更為理想, 且具較高安全性, 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單純放療;新輔助化療;同步放化療;宮頸癌
宮頸癌是臨床女性生殖系統領域常見惡性腫瘤類型, 對女性身心健康、生活質量均造成了嚴重影響[1]。研究表明,隨著醫療水平取得的卓越發展成就, 能夠及早將宮頸癌及癌前病變檢出,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2]。臨床通常采用手術、放療、同步放化療的方法治療,但方法不同, 在治療效果上也存在較大差異[3]。本次研究選擇宮頸癌患者, 隨機分成三組, 就應用單純放療方案、新輔助化療方案及同步放化療方案治療的臨床效果展開對比, 現回顧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宮頸癌患者, 并均經病理檢查確診, 均為ⅡB~Ⅲ期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單純放療組、新輔助化療組和同步放化療組, 每組30例。單純放療組, 年齡32~70歲, 平均年齡(46.7±7.9)歲, 其中低分化9例, 中分化14例, 高分化7例;新輔助化療組, 年齡31~71歲, 平均年齡(46.5±8.2)歲, 其中低分化10例, 中分化11例, 高分化9例;同步放化療組,年齡30~70歲, 平均年齡(46.2±7.9)歲, 其中低分化10例,中分化13例, 高分化7例。三組患者年齡、宮頸癌腫瘤分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新輔助化療組:術前2周應用順鉑70 mg/m2、紫杉醇135~175 mg/m2, 靜脈滴注, 3周后手術;單純放療組:采用腔內半量放療方式, 1次/周, 7 Gy/次, 總量于21 Gy×3次控制;同步放化療組:采用體外照射+腔內放療+增敏順鉑化療方式, 體外照射5次/周, 2 Gy/次, 總量為20 Gy×10次;另外, 腔內總劑量設置為21 Gy×3次;增加順鉑至40 mg/m2,放療開始同時進行, 1次/周, 共3次。放療結束2周后手術。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采用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4], 比較三組的臨床療效。完全緩解(CR):腫瘤在治療后呈消失顯示;部分緩解(PR):腫瘤體積呈1/2減少;穩定(SD):腫瘤體積呈<1/4減少;進展(PD):腫瘤體積增大>1/4或有新病灶出現。總有效率=(CR+PR)/總例數×100%。觀察三組治療的毒副效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組臨床療效對比 同步放療組臨床總有效率(76.7%)顯著高于單純放療組(43.3%)、新輔助化療組(5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臨床療效情況對比[n, n(%)]
2.2 三組治療毒副反應情況對比 單純放療組出現惡心嘔吐4例, 白細胞下降5例, 腹瀉4例, 發生率為43.3%;新輔助化療組出現惡心嘔吐3例, 白細胞下降5例, 腹瀉4例, 發生率為40.0%;同步放化療組出現惡心嘔吐4例, 白細胞下降5例, 腹瀉4例, 發生率為43.3%。三組治療毒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宮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 在臨床上主要采取放療和化療的方案治療。放療是通過放療過程中的高劑量照射起到殺滅腫瘤細胞, 改變腫瘤細胞膜的通透析, 提高鉑類藥物的吸收, 從而增強化療的臨床療效[4,5]。化療為直接殺滅和抑制腫瘤細胞, 保證射線對細胞的損傷, 以提高臨床療效。此次研究通過比較分析單純放療組, 新輔助化療組和同步放化療組的臨床療效情況和治療的毒副反應情況, 可以表明同步放療組臨床總有效率(76.7%)顯著高于單純放療組(43.3%)、新輔助化療組(5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表明, 同步放化療的臨床療效顯著, 先進行同步放化療, 使得病灶縮小, 可以提高手術的成功率[6,7]。三組治療的毒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說明了其安全性較高, 三組治療都沒有增加毒副反應。有研究選擇單純放療治療, 同步放化療、序貫放化療的患者展開研究, 發現化療與放療不同組合所起的效果及遠期生存率也存在一定差異, 序貫放化療雖與同步放化療有相似的近期效果, 毒副反應也明顯低于同步放化療組, 但遠期效果和生存率均較同放放化療組低[8,9]。分析原因:①先期行化療治療可降低患者機體對放療的耐受性;②采用化療治療時, 部分腫瘤細胞未被完全致死, 進而出現成倍增殖的情況, 影響放療效果;③因治療時間較長, 提供了腫瘤細胞再群體化及修復的時間。化療和放療同期應用, 二者可相互協同, 除可起到化療對放療增敏的效果外, 還可使化療藥物在腫瘤細胞更好作用, 雖同步放化療也有一定的毒副反應率, 但對癥治療可達到緩解的效果。另外, 應用調強放療(IMRT)行同步放化療, 劑量分步更精準,特別是可對周邊器官發揮更好的保護作用, 故患者均可完成治療[10]。
綜上所述, 臨床收治的宮頸癌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療方案治療, 效果較單純放療和新輔助化療更為理想, 且具較高安全性, 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1] 魏毓蕾, 陳紅曉, 于海麗, 等.術前新輔助化療加消瘤放療用于局部晚期宮頸癌的臨床分析.現代婦產科進展, 2012, 21(4):286-289.
[2] 曲思嬈, 武昕, 趙晶, 等.單純放療、新輔助化療及同步放化療治療宮頸癌臨床近期療效比較.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 2010(12):943-945.
[3] 和光宇.新輔助化療、單純放療與同步放化療治療宮頸癌的近期療效對照分析.中國實用醫藥, 2016, 11(17):184-185.
[4] 楊學寧, 吳一龍.實體瘤治療療效評價標準-RECIST.循證醫學, 2004, 4(2):85-90.
[5] 杜俊瑤, 張新, 李聯崑, 等.同步放化療與單純放療治療中晚期宮頸癌療效及毒性反應比較研究.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 2015(3):256-260.
[6] 鄭偉, 張新.新輔助化療結合放療與單純放療治療局部晚期宮頸癌療效比較.中國醫藥科學, 2012, 2(6):46.
[7] 曹霞, 何國照, 楊宇星.術前新輔助化療和術前放療與單純手術治療局部晚期宮頸癌療效對比分析.現代醫藥衛生, 2012, 28(19):235.
[8] 李盛.新輔助化療聯合放療治療局限性晚期宮頸癌的臨床療效觀察.局解手術學雜志, 2011, 20(2):185-186.
[9] 楊穎.新輔助化療結合放療與單純放療治療局部晚期宮頸癌的臨床比較.實用癌癥雜志, 2014, 22(7):42-43.
[10] 雒諶龍.單純放療與新輔助化療聯合放療治療局部晚期宮頸癌的臨床效果比較.醫學信息, 2015, 28(6):304-30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6.015
2017-06-12]
410006 湖南省腫瘤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