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波 王業績
七葉皂苷鈉與甘露醇聯合治療腦出血的效果分析
張學波 王業績
目的 探討七葉皂苷鈉與甘露醇聯合治療腦出血的效果。方法 110例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按照隨機數字表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 各55例。兩組患者均采取常規對癥支持治療措施, 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應用甘露醇治療, 研究組應用七葉皂苷鈉與甘露醇聯合治療。觀察兩組臨床療效與藥物不良反應。結果 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4.55%, 高于對照組的78.18%(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七葉皂苷鈉與甘露醇聯合治療腦出血效果滿意, 可以有效阻斷腦水腫的發生與進展。
七葉皂苷鈉;甘露醇;腦出血;治療效果
腦出血屬于非外傷性腦實質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 屬于臨床常見且多發的腦血管意外[1]。腦出血的發生原因主要與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吸煙、血管老化等因素所介導的腦血管病變有關, 具有較高的死亡率, 且幸存者往往也易遺留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運動功能與語言吞咽功能障礙等后遺癥。研究發現, 盡早清除顱內血腫, 改善腦水腫狀態對腦出血患者預后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2]。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對55例腦出血患者應用了七葉皂苷鈉與甘露醇聯合治療, 臨床收效十分滿意,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按照隨機數字表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 各55例。納入條件:①經影像學檢查證實為腦出血;②出血部位在丘腦、基底節區與腦葉;③出血量<40 ml;④患者家屬對本次治療方案與研究內容知情。排除條件:①合并嚴重肝腎等臟器功能不全;②藥物過敏史;③合并免疫系統及血液系統疾病。對照組:男30例, 女25例;年齡42~78歲, 平均年齡(60.5±5.9)歲;出血量20~40 ml,平均出血量(30.5±5.3)ml。研究組:男29例, 女26例;年齡42~78歲, 平均年齡(60.8±5.8)歲;出血量20~40 ml, 平均出血量(30.6±5.2)ml。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出血量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取常規對癥支持治療措施, 包括:鎮靜、吸氧、抗感染、降壓、控制原發病、糾正酸堿失衡與水電解質紊亂等。在此基礎上, 對照組應用甘露醇 [貝朗(山東)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7021598]治療, 方法:靜脈滴注20%甘露醇125 ml, 4次/d。研究組應用七葉皂苷鈉 [北京四環科寶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44037]與甘露醇聯合治療, 方法:靜脈滴注20%甘露醇125 ml, 4次/d;靜脈滴注七葉皂苷鈉20 mg+250 ml的0.9%氯化鈉溶液, 1次/d。兩組均持續治療14 d。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標準(CSS)[3]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與體征對比兩組治療的效果。其中臨床癥狀與體征全部消失, 無病殘, CSS評分較治療前改善>90%為痊愈;臨床癥狀與體征基本消失, 病殘程度<3級, CSS評分較治療前改善46%~90%為顯效;臨床癥狀與體征有所改善, 病殘程度≥3級, CSS評分較治療前改善18%~45%為有效;臨床癥狀與體征無變化或加重, CSS評分較治療前改善<17%, 病殘程度≥3級或死亡為無效。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觀察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4.55%,高于對照組的78.18%,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n, %)
2.2 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對比 研究組治療期間出現頭暈1例, 面紅1例, 發生率為3.64%;對照組治療期間出現頭暈3例, 面紅1例, 發生率為7.27%;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705, P>0.05)。
腦出血發病后所形成的血腫可壓迫四周神經組織, 繼而導致腦缺血、腦水腫、神經功能損傷等, 給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據相關報道顯示, 腦出血患者因顱內高壓、腦疝及腦血腫等并發癥所致的死亡率約為35%, 且存活者生存質量較差[4]。目前, 如何通過高效且安全的藥物快速控制腦出血后血腫形成與進展已成為臨床研究的重點。
目前, 脫水劑是有效改善腦水腫、預防或減少腦組織受損、降低顱內壓的有效方法。甘露醇屬于臨床常見的脫水劑,現已在腦出血治療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有學者發現[5],甘露醇能夠調節腦出血患者的血循環狀態, 提高腦細胞滲出,脫水速度快, 利于神經功能改善與恢復。然而, 甘露醇不宜大量或長時間應用, 否則可損傷腎臟功能, 加重腦出血癥狀,所以該藥在治療腦出血過程中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臨床應用時應慎重[6]。
七葉皂苷鈉是在娑羅子中提取的含酯鍵的三萜皂苷, 不僅具有類皮質激素樣抗滲出、抗炎、消除腫脹及對抗炎性介質的作用, 同時還能夠穩定血管內皮細胞, 提高靜脈張力,清除自由基, 改善微循環。同時, 七葉皂苷鈉無利尿作用,屬于非滲透性脫水, 作用時間持久, 用藥與停藥后無腦水腫反跳癥狀, 所以可以持久改善腦水腫, 亦不會導致水電解質紊亂, 進一步保證了腦細胞的恢復效果。有學者在甘露醇的基礎上聯合了七葉皂苷鈉治療腦出血, 結果發現相較于甘露醇, 聯合治療組臨床治療效果與神經功能恢復效果更為理想[7]。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4.55%, 高于對照組的78.18%(P<0.05)。可見, 七葉皂苷鈉與甘露醇聯合治療腦出血能夠有效改善腦水腫, 促使神經功能快速轉復。從安全性來看,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說明, 兩藥聯合應用并未增加藥物不良反應,安全性較佳[8-10]。
總之, 七葉皂苷鈉與甘露醇聯合治療腦出血效果滿意,可以有效阻斷腦水腫的發生與進展, 適于臨床應用。
[1] 陳曉.微創穿刺術治療大量腦出血的臨床效果觀察.職業衛生與病傷, 2014, 29(2):102-103.
[2] 馮旭, 關寧, 霍曉川, 等.甘露醇輔助抗生素治療顱內感染的臨床療效.中國老年學, 2014, 34(15):4207-4208.
[3] 馬玲云, 陳紅巖, 肖新月, 等.標示量值七葉皂苷對照提取物的研制.藥物分析雜志, 2014, 28(7):1278-1283.
[4] 朱春然, 施建豐, 陳景錦, 等.腦出血急性期并發腎功能不全相關因素分析.山東醫藥, 2014(34):76-77.
[5] 覃瑤, 陽勇, 龔曉麗, 等.七葉皂苷鈉微乳注射劑的安全性及藥效學研究.中國現代應用藥學, 2013, 30(10):1043-1046.
[6] 劉穎, 蘇娜, 胡巧織, 等.七葉皂苷聯合依達拉奉治療腦出血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藥物流行病學雜志, 2017, 26(5):314-318.
[7] 孟海燕.依達拉奉聯合七葉皂苷鈉治療急性腦出血效果評價.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6, 19(20):116-117.
[8] 范振東.依達拉奉聯合七葉皂苷鈉治療腦出血的臨床效果分析.遼寧醫學雜志, 2014(6):330-331.
[9] 李景忠.甘露醇、甘油果糖聯合β-七葉皂苷鈉在腦出血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分析.中國醫學創新, 2012(36):55-56.
[10] 白育軍.七葉皂苷鈉聯合甘露醇治療腦出血的臨床觀察.中國醫藥指南, 2015(8):18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6.060
2017-06-22]
274300 單縣海吉亞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