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 田俊發
雙歧桿菌聯合諾氟沙星治療急性腸炎的臨床效果觀察
孫麗 田俊發
目的 探討雙歧桿菌聯合諾氟沙星治療急性腸炎的臨床效果。方法 88例急性腸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4例。觀察組采用雙歧桿菌聯合諾氟沙星治療, 對照組單純采用諾氟沙星治療,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腹痛消失時間、嘔吐消失時間、腹瀉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73%,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9.5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相比單純藥物而言, 雙歧桿菌聯合諾氟沙星治療急性腸炎的效果更顯著,利于癥狀盡快緩解, 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
急性腸炎;雙歧桿菌;諾氟沙星
在諸多消化系統疾病中, 急性腸炎比較常見, 病情發生時患者以腹瀉、嘔吐、腹痛為主要表現, 及時、對癥治療可迅速緩解癥狀, 提高治療效果, 降低并發癥發生率[1]。為此,本文采用雙歧桿菌聯合諾氟沙星治療急性腸炎, 臨床效果顯著,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8例急性腸炎患者, 患者均依據臨床表現、內鏡檢查、X線鋇劑檢查確診為急性腸炎, 且患者均對本實驗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合并腸道其他疾病者、全身性感染綜合征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4例。觀察組女19例, 男25例, 平均病程(1.28±0.35)d, 平均年齡(38.62±0.24)歲;對照組女17例, 男27例, 平均病程(1.29±0.37)d, 平均年齡(37.15±0.2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患者單純采用諾氟沙星(上海集成藥廠, 批號:20150206)治療, 初始劑量0.4 g/次, 隨后依據患者病情調整藥物劑量, 最終降至0.2 g/次。4次/d, 連續治療7 d為1個療程。
1.2.2 觀察組 采用雙歧桿菌聯合諾氟沙星治療, 諾氟沙星方法同對照組, 雙歧桿菌(上海益生寶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批號:15021A)初始劑量0.8 g/次, 隨后降至0.6 g/次, 3次/d,連續治療7 d為1個療程。治療期間, 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情況, 如果發現腹瀉嚴重, 需及時給予止瀉藥物, 避免影響總體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不良反應情況及癥狀消失時間(腹痛消失時間、嘔吐消失時間、腹瀉消失時間)。療效評價標準[2]:治愈:經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 大便常規檢查顯示正常;顯效:與治療前相比, 患者腹瀉、腹痛等癥狀明顯改善;有效:大便常規檢查顯示有少量白細胞, 臨床癥狀與治療前相比有所減輕;無效:治療后, 患者大便常規檢查結果與癥狀均無任何改變或加重??傆行?(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 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腹痛消失時間、嘔吐消失時間、腹瀉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7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9.5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d)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d)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例數腹痛消失時間腹瀉消失時間嘔吐消失時間觀察組442.21±0.35a2.34±0.38a2.05±0.29a對照組444.32±0.374.46±0.394.38±0.31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n(%), %]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分析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未發現任何不良反應發生。
在我國急性腸炎于夏、秋兩季發病率較高, 該病的潛伏期為12~36 h, 病情發生時, 患者以惡心、嘔吐、腹瀉為主要癥狀。而臨床上, 傳統的治療經驗是抗生素治療, 雖然能夠取得一定的療效, 但發現患者容易產生耐藥性, 且部分患者出現腸內菌群失調的可能性較大, 故傳統治療方法的總體治療效果欠佳[3-5]。隨著醫學行業的快速發展, 諸多學者深入研究臨床醫學, 發現微生物制劑在治療急性腸炎方面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效果, 且預后理想。
雙歧桿菌是一個細菌屬名, 也是一種重要的腸道有益微生物, 作為一種生理性有益菌, 對人體健康具有營養、免疫增強、改善胃腸道功能等多方面的作用。實驗選用雙歧桿菌治療急性腸炎, 是由于該藥物屬于微生物制劑, 其作用機制是:糾正腸內菌群失調情況, 增強機體微生物定植抗力、抑制腸道內的炎癥, 同時, 對致病菌和條件致病菌的定植也具有拮抗作用[6-10]。諾氟沙星主要具有廣譜抗菌作用, 藥物進入人體后, 可有效抑制脫氧核糖核酸(DNA)的合成和復制,使得細菌死亡。二者聯合應用在治療急性腸炎方面的效果顯著優于單純藥物治療的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腹痛消失時間、嘔吐消失時間、腹瀉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73%,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9.5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雙歧桿菌聯合諾氟沙星是治療急性腸炎患者一種較為理想的藥物選擇, 另外,兩組治療期間未發現任何不良反應發生, 可見, 該方案的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 相比單純藥物而言, 雙歧桿菌聯合諾氟沙星治療急性腸炎的效果更顯著, 利于癥狀盡快緩解, 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
[1] 陳和軍.雙歧桿菌治療急性腸炎的臨床療效觀察.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6, 20(1):94-95.
[2] 楊成, 李戰勝.雙歧桿菌治療急性腸炎的療效研究.中國醫藥指南, 2016, 14(23):139.
[3] 黃平.雙歧桿菌聯合諾氟沙星治療急性腸炎的臨床效果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6, 9(31):53-54.
[4] 張彩紅, 朱柏桂.應用雙歧桿菌治療急性腸炎40例臨床療效分析.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5, 28(4):473-475.
[5] 楊靜.應用雙歧桿菌治療急性腸炎46例的效果探討.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6, 16(68):139-140.
[6] 孫冰.雙歧桿菌治療急性腸炎85例臨床研究.中國保健營養旬刊, 2014, 24(3):48.
[7] 蘇玉昌.諾氟沙星治療小兒急性腸炎的療效觀察.中國鄉村醫藥, 2002, 9(12):28-29.
[8] 陳偉芳.雙歧桿菌治療急性腸炎的臨床療效.醫學信息, 2015(39):156.
[9] 趙萍.諾氟沙星聯合顛茄酊治療急性胃腸炎的療效觀察.中國中醫藥咨訊, 2011, 3(12):232.
[10] 郭勤.中西醫聯合治療在急性腸胃炎中的臨床療效觀察.現代養生b, 2014(11):6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6.075
2017-06-08]
251900 無棣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