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耀
(廣東省惠州市國土資源局惠城區分局,廣東 惠州 516000)
基于ArcGIS Server的建設用地報批管理信息系統設計與實現
何耀*
(廣東省惠州市國土資源局惠城區分局,廣東 惠州 516000)
建設用地審查報批對合理利用土地、保護耕地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對建設用地報批業務的分析,完成了建設用地報批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開發,并對系統應用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提出了改進意見。
建設用地報批;ArcGIS Server;輔助決策
隨著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各行各業對建設用地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建設用地申報使用需要按照嚴格的程序進行,首先由市縣級人民政府準備申報材料上報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經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后,提出審查意見報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獲批后由市縣級人民政府按具體建設項目組織供地。
市縣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建設用地申報偏重于建設用地預審和審查報批。預審主要涉及選址是否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用地標準和總規模是否符合規定、補充耕地方案是否可行。建設用地報批包括批次用地報批和單獨選址項目報批[1]。建設用地報批材料形式多種多樣,包含文本、圖件和表格等。目前市縣級建設用地報批大多還是人工匯總的傳統方式,信息化程度較低,難以滿足實際工作需要。本文提出一種基于ArcGIS Server的解決方案,通過實現建設用地報批管理信息系統驗證其可行性。
2.1 系統構建目標
通過分析市縣級國土資源部門改進報批方式的業務需求,設計構建建設用地報批管理信息系統,利用GIS空間分析功能輔助審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現狀、城市規劃、供地等數據庫為基礎,應用GIS數據庫技術,結合辦公自動化理論方法,實現報批流程網絡化、自動化[2]。系統構建目標有:
(1)實現地理數據統一建庫,集中管理。
(2)實現業務數據在線分發匯總,提高工作效率。
(3)實現建設用地指標管理控制科學化、統計分析自動化,提供輔助決策支持。
(4)實現申報地塊數據實時更新,項目用地申報進度清晰直觀。
2.2 系統功能結構設計
系統涉及空間數據庫的集成、分布式網絡數據交換、共享和互操作。功能模塊有GIS操作、查詢統計、報批初審和指標數據管理。通過報批業務數據建庫,實現報批地塊受理、技術初審、報件編制、指標管理網絡化、自動化。
具體功能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建設用地報批管理信息系統功能結構圖
2.3 系統體系結構
建設用地報批管理信息系統采用三層體系結構表面層(Presentation Tier)、應用層(Application Tier)、數據層(Data Tier)。體系結構如圖2所示。應用層由GIS Server、Web Server構成[3],系統采用ArcGIS Server 10提供的ADF框架,使用C#進行二次開發。

圖2 建設用地報批管理信息系統框架結構
ArcGIS Server采用了AJAX模式和地圖緩存技術。地圖緩存技術通過靜態地圖分割切片,把地圖瓦片存儲在服務器緩存中,不需要服務器動態計算生成地圖,顯著降低服務器負擔,加速了地圖顯示[4]。空間數據頻繁創建和銷毀會給服務器性能造成巨大的壓力,ArcGIS Server對象池技術能夠做到數據緩存和共享管理。將被頻繁調用的數據對象緩存在服務器內存中,而不立即釋放內存空間,實現重復使用,從而加快了系統響應速度。
建設用地報批管理信息系統框架結構如圖2所示:
2.4 數據庫設計
空間數據庫設計是系統建設的核心內容,各模塊功能基于數據庫實現。在概念模型設計過程中,通過對建設用地報批業務分析,確定了項目地塊信息、項目占用農用地信息、項目占用耕地信息、擬供地信息、集體土地權屬信息為核心的關聯實體及其實體之間的聯系[5]。
擬上報地塊可能占用多個耕地地塊,也有可能不占用耕地,所以它們之間的關系為1∶n。項目地塊可能一次性全部供地,也有可能將按規劃部門要求,劃分多個地塊分別供地。所以地塊信息與供地信息之間的關系為1∶n。項目可能涉及多個集體土地權屬,也有可能只有單個集體土地權屬,所以項目地塊信息與權屬之間的關系為1∶n。系統數據庫ER圖如圖3所示。

圖3 建設用地報批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庫ER圖
系統數據庫采用唯一標識碼的方式來實現空間數據庫和業務數據庫的連接,業務數據庫內部通過各表的關聯字段關聯,外部通過連接碼與空間數據庫連接,實現空間數據和業務數據的整合。
3.1 數據建庫
建庫首要問題是分析各類數據的邏輯和流程關系。數據庫分為業務數據庫、矢量基礎數據庫和柵格影像數據庫三個部分[6]。業務數據包括報批、征地、供地、收儲等內容。基礎業務數據包括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發證、土地利用現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等基礎數據。矢量基礎地理數據包括行政區劃數據(區、鄉、村三級行政區劃)、分幅結合表圖、地形圖等。柵格數據包括各年正射影像圖;
因測繪歷史遺留問題,原始數據坐標系不統一,需要進行坐標換帶和不同坐標系之間轉換。空間數據庫建庫流程是①資料預處理、②信息錄入、③矢量化、④矢量數據屬性錄入、⑤圖形編輯、⑥投影轉換、換帶和拼接。
數據質量檢查包括拓撲、編碼、內容、命名等方面。按照規范要求,刪減多余字段,建立空間參照系,進行拓撲檢查,檢查轉換前后圖形及屬性的一致性,避免出現數據套合錯誤、錯繪漏繪和邏輯關系錯誤。
3.2 系統功能實現
系統提供高分辨率航拍圖、衛星影像圖、規劃路網、控制性詳細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各年度土地利用現狀、征地紅線范圍、已供地紅線查詢顯示。查詢統計模塊提供業務資料查詢。包括項目地塊原始信息,項目審批進度實時查詢,申報地塊土地利用現狀報表等打印管理。
預審模塊提供擬上報項目地塊農用地轉用、補充耕地方案、征地方案、供地方案和歷史違法地塊查處情況審查。根據輸入宗地信息,匯總面積、地類等數據生成方案審批表格。通過金土工程信息專網,實現各部門匯總上報、會審功能。
指標使用信息采用表格、柱狀圖、餅圖等直觀表現形式進行統計和對比分析,實現建設用地審批和規劃計劃指標掛鉤。
3.3 系統實現與測試
系統在金土工程信息專網內運行,服務器采用了多地圖服務動態管理方案。對于高分辨率影像切換漫游顯示操作,系統響應速度快,接近于C/S結構桌面程序,與傳統的服務器動態計算生成地圖模式相比,提升了用戶體驗。系統界面如圖4所示。
業務部門利用空間分析功能,統計輸出申報地塊各地類面積,進行各種專項審查,錄入計算核減建設用地占用的計劃指標、征地費用、補償費用、安置費用、社保基金等。經過系統匯總整理,可打印形成正式報件,提高了工作效率。

圖4 建設用地報批管理信息系統界面
建設用地報批管理信息系統在實踐中提升了預審報批的業務效率。ArcGIS Server平臺地圖緩存和對象池技術,提高了系統在線響應速度。如何優化多地圖服務動態管理方案,提高服務器部署水平以及更有效地管理空間數據,提高其存儲、查詢、檢索的效率,需要進一步研究完善。
[1] 馮永玉. 建設用地審批管理系統建設與設計[J]. 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1(2):89~91.
[2] 童秋英,羅長林,汪如民等. 武漢市建設用地報批管理信息系統建設與應用[J]. 城市勘測,2011(5):9~12.
[3] 劉曉慧,劉永偉,劉永. ArcGIS Server分布式體系結構研究與服務器部署策略[J]. 測繪科學,2011(4):205~207.
[4] 郭明武,彭清山,李黎. ArcGIS Server中地圖瓦片實時在線局部更新方法研究[J]. 測繪通報,2012(2):35~38.
[5] 劉禹鋒,朱云,曾曉勤. 圖文法EGG在ER圖設計中的應用[J]. 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4(3):1071~1075.
[6] 黃玲柳,宗偉. 基于“一張圖”的建設用地規劃紅線建庫[J]. 地理空間信息,2016(9):6~8.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Approv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ArcGIS Server
He Yao
(Huizhou City Land Resources Bureau Hui District Branch,Huizhou 516000,China)
Construction land approva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ational use of land and the protection of cultivated lan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usiness of Examine and Approve of Constructive Land,accomplishes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land approv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then in view of existing problems in system application,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construction land approval;ArcGIS Server;assistant decision making
1672-8262(2017)04-34-03
P208.2
B
2016—12—19
何耀(1986—),男,助理工程師,現主要從事工程測量、國土資源GIS工程等科研和應用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