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段一]
我站在天都峰腳下抬頭望: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
(選自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爬天都峰》)
解讀
作者是怎樣突出天都峰的高與陡的呢?這就要歸功于作者能將看到的景和自己內心的感受結合起來。如文段中,作者抬頭望時,先用一個感嘆句表達自己看到天都峰時內心的驚訝及恐懼,“在云彩上面哩!”則用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了山的高。“真叫人發顫”是作者看到那“筆陡的石級”后內心的感受,一個“掛”字,準確、形象、巧妙地將天都峰的“陡”體現了出來,語言精練準確、樸素自然。
(趙彤)
[精段二]
八月,天多熱。雞熱得耷拉著翅膀,狗熱得吐出舌頭,蟬熱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樹上不停地叫著“知了,知了”。
(選自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槐鄉的孩子》)
解讀
作者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通過雞、狗、蟬怕熱,來體現天氣的炎熱。排比修辭手法的運用能使語言更有氣勢,如例句先總說“天熱”,接著說“雞熱得……狗熱得……蟬熱得……”為我們具體地表現出了天氣的炎熱,使文章顯得節奏感更強,條理性更好,更利于表達強烈的感情,達到一種加強語勢的效果,讀之令人耳目一新。(郭雙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