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
摘 要:就中韓自貿區的建立對遼韓貿易發展進行評述,而且通過鉆研遼韓貿易的現狀,主要包括對商品結構、貿易額和自身優勢的分析,深入全面分析遼韓貿易受中韓貿易的影響,多方面研究,提出完善貿易結構、利用特有的優勢等相應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遼韓貿易;貿易結構;區域經濟
中圖分類號:F7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9.017
1 遼寧對韓貿易結構變化現狀
近幾年,各省的發展旨在推進區域貿易一體化,以及產業鏈的相互吸取融合,此時中韓自貿區的成立作為東北亞地區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區,其主要的亮點是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開展服務貿易和投資談判的承諾實施。近幾年,遼韓貿易因受全球經濟的深入改革,國際貿易的增速乏力,出現了省內經濟下行的趨勢,與全國的經濟形式相似。雖然近幾年遼韓貿易出現下滑,但整體的趨向是上升。
據海關數據統計顯示,2016年遼寧對韓出口的產品主要有機電產品、農產品、服裝及衣著附件、鋼材、成品油,這些產品的出口值都是在10億元以上,但是對于進口而言,二甲苯的進口不斷加強,機電產品的進口也在30億元以上。
從上表可以看出機電產品,農產品等出口值較大,但同比增長幅度不大,而陶瓷產品及醫藥品出口值較小,但同比增加幅度較大,可以看出這幾種商品對韓出口形勢較好。在進口方面,遼寧省對二甲苯的需求很大,同比增長較高,進口的高新技術產品,同比下降39.7%,可以看遼寧省對的高新技術產品需求大幅減少。可以看出遼寧的高新技術產品也在不斷發展壯大。不過機電產品的進口比往年有所減少,最主要的是高新技術產品大幅度下降同比往年。機電產品,農產品等出口值較大,但同比增長幅度不大,而陶瓷產品及醫藥品出口值較小,但同比增加幅度較大,可以看出這幾種商品對韓出口形勢較好。在進口方面,遼寧省對二甲苯的需求很大,同比增長較高,進口的高新技術產品,同比下降39.7%。
2 外力助推遼韓貿易發展
2.1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的帶動作用
近兩年來,遼寧省的經濟形勢不是特別穩定出現了經濟下行的趨勢,省政府積極采取措施面對這一挑戰實施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與此同時中韓自貿區的介入,讓遼寧省的這一經濟格局漸漸改變,使遼寧對韓貿易加快進程。因此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對遼韓貿易的深入推進有著重要牽引作用,同時中韓自貿區的建立,也相互地對這一措施產生推進的作用。通過不斷擴大遼寧省的外貿市場,拉近與國際的距離,不斷地為東北的發展提供新動力。遼寧省的產業地位在全國范圍內都有著特殊的地位,不僅是因為遼寧的豐腴的工業根基,更重要的是它有成套完善的系統體系。復興東北老工業的舉措融合自貿區的發展建設,能更好搭配實施,東北老工業,不僅為中韓自貿區的即將建立提供一個樣本實例,同時也積累了實戰經驗為中韓自貿區的施行,為其發展起到表率的功效。另外,它的建立給遼寧在新的市場形態下探索新的改革的定向,而遼寧大連、營口等對外開放比較前沿的重要沿海城市,積聚了不少在遼韓貿易和遼韓互投方面的經歷和成果,
2.2 “一帶一路”的外部環境優勢
在新的經濟形勢背景下,國際的貿易發展越來越受全世界人們的關注,國際的貿易也變得愈來愈頻繁有序,因此提出“一帶一路”的戰略措施。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共同推動互通互聯,相互合作。同時“一帶一路”戰略為中韓自貿區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充分利用一帶一路的戰略優勢,使其看到廣闊的機遇前景,一方面促進了國際貿易往來,使貿易發展成為焦點,另一方面也側面的拉動了人文環境、遼寧沿海城市的根本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進一步加速對基礎設施的發展力度,就需要不斷地促進中韓自貿區與“一帶一路”的融合,同時也加快了遼韓貿易的發展腳步。為鼓勵有競爭優勢的企業和有競爭能力的產業,還有具有競爭優勢的產品不斷出口韓國,并不停地發展開放型的新形態時代,重要的把握遼寧省量的產能問題和裝備制造的合作機會。
3 加快遼韓貿易合作的相應措施
3.1 盡早準備規劃
首先應規劃好時間、明確目標。對于中韓自貿區的建立,遼寧應做好充分準備。及早地規劃,抓準目標,明確任務,還有在充分利用好時間的同時,盡早地制定對遼韓貿易的規劃。另外,應全面啟動對韓貿易合作,適宜地抓住先機。其次,應加大專業人才的培養中韓自貿區的建立,在遼韓貿易的往來中,我們缺少專業人才,因此在人才培養方面,我們應給予高度的重視,為進一步加深同韓國的貿易聯系做充分準備。近幾年,遼寧省內高校眾多,專業學習韓語的學生數量也在逐年上升,但在培養的同時也應注重進行專業的貿易知識輸入,在課程中增設國際貿易課程。
3.2 完善管理體制
從政府層面,應積極創新管理模式,使其成為輔助的工具;積極建立適應中韓自貿區的行政管理體系,使其能夠符合國際化、法制化的要求,并起到導向性的作用;完善服務管理模式,構建信息網絡平臺,實行各個部門協同管理,讓各個部門都發揮最大的效應。
調整中小企業的管理模式。踴躍激勵中小企業參與市場加入,探索適應遼韓區域經濟不斷發展的企業理體系模式,從而進一步加大開展遼韓貿易的力度。注冊本錢的認繳登記方面,除法律、法條另有規定除外,采取先照后證管理制度,遼寧中小企業獲得營業執照后即可從事普通生產運營流動;對外資企業以及外資企業的廣告實行備案管理;采取統一受理的工作機制,提高行政效能,實行“一口受理”工作機制并統一營業執照樣式。
中韓自貿區建立,遼寧與韓國在關稅上將會有很大的變動,所以我們應就此加快遼寧省與韓國之間的關稅調節,并且使遼寧省可通過港口口岸與韓國同遼寧省進行貿易往來的口岸進行協商,在中韓之間總體降低關稅的趨勢下,降低遼韓之間的貿易往來關稅,完善海關通關制度,在海關通關方面制定有利于雙方互利共贏的優惠政策,通過電子數字信息的快速發展。同時加強管理組織領導,進一步強化符合自貿區建設要求的司法理念,對法庭審判機制進行創新;以法律服務為出發點強化司法支撐力度,搭建自貿區法治環境建設協作平臺。
3.3 充分發揮遼寧優勢產業的優勢
遼寧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始發地,在幾年的發展中,不斷凸顯優勢。然而相反地,隨著中韓自貿區的成立,原有傳統產業的經濟形勢也漸漸地變得制約這遼韓貿易的開展,為此,應必須調整產業結構,使其適應發展的需求。要做到,首先發揮遼寧自有的優勢產業。即我們應該積極發揮比較優勢產業,淘汰落后的產能,使其轉型升級,即從傳統產業升級成高科技產品的企業;其次,智力發展第三產業,使其帶動遼寧經濟的發展,我們應積極努力發展第三產業,促進遼韓貿易的發展。
3.4 擴大招商范圍、加快港口聯動合作
為擴大招商的范圍,加大引進韓國的商品,建立以配送、倉儲、交易一體的商品城,進一步促成遼韓貿易協作關系。目前,遼寧省內的保稅區、加工貿易區、保稅物流園區相對較少,且大多存在于遼寧省沿海的市區內,為加快區域港口聯動合作,突出港口貿易和遼韓的運輸等功能,更應加大綜合保稅區的建立。為此我們首先應進一步推動區域通關一體化,加大口岸通關便利化。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鞭策,貿易全球化,使國際貿易走向無國界領域;同時跨境電子商務貿易的信息化,多項鼓勵政策相繼出臺,跨境電商正在向著有利有序的方向開展;最后我們在深度融合互聯網+與傳統外貿,踴躍引入“互聯網+”、大數據等科技翻新的伎倆帶動外貿的開展。引導企業不斷開拓韓國市場,為企業提供更多的信息化效能。
參考文獻
[1]錢震杰,胡巖.比較視野下自由貿易區的運行機制與法律規范[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115.
[2]李萍,中國自由貿易園區發展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135.
[3]張國軍,莊芮,白光裕.中國自由貿易區戰略[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2015:208.
[4]劉德標,祖月.主編.徹底搞懂中國自由貿易區優惠[M].北京: 中國海關出版社, 2010:209.
[5]許利平,主編.當代周邊國家的中國觀[M].上海: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3:58.
[6]基歐漢 (Keohane,R.),(美) 奈 (Nye,J.),著.權力與相互依賴[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