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振豪+呂銘杰+冼恒業
【摘 要】校園類兼職APP面臨的是一個具有一定發展潛力的市場。從波特五力模型來看,目前該市場的主要特點是進入壁壘較低,替代品多,產品同質化,供需雙方誠信機制不健全,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因此,深入分析細分市場特點,立足屬地化經營,提高用戶體驗,創新發展模式,是兼職APP未來發展的關鍵。
【關鍵詞】兼職APP;波特五力
0 引言
當前,隨著勞動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基于學習時間和工作時間之間的矛盾,利用課余時間從事兼職活動成為在校大學生增長社會見識、培養個人能力、提升實踐水平,進而提高就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從調查的情況來看,超過80%的學生有兼職的意愿和要求,由此催生出一個數量龐大的兼職勞動力市場。
在兼職勞動力市場中,供需雙方互通信息及其互通的手段非常關鍵。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兼職類APP也漸漸成為學生找兼職的主要方式。在這一背景下,各種兼職APP紛紛出現,綜合來看市場上主流的10款兼職APP來看,一般包含職位搜索、定位查找、好友幫助、資金結算、精準崗位匹配等功能,同時引進社交軟件、便利搜索等手段增加用戶黏性。盡管有很多不錯的兼職APP為很多大學生解決了找兼職問題,但是不同的APP差異化優勢不是很明顯,因此,對兼職APP市場環境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顯得尤為必要。
1 競爭環境分析
邁克爾·波特在1980年發表的《競爭優勢:行業與競爭對手分析的工具》中指出:“在任何行業中,無論是國內的還是國際的,無論是提供產品還是服務,競爭的規則都包含在五種競爭。”
(1)新進入者
新的進入者進入到兼職類服務行業中,就會形成新的競爭力量,加劇行業的競爭,重新分配市場份額,從技術手段看,開發兼職類APP的成本不高,外包平均價格在3萬到10萬之間,市場進入的壁壘不高,統計表明,僅在2016年,在安卓和IOS新上架的兼職APP就有30余種,各類兼職APP的總數為100余種,各個兼職APP中基本設立了校園兼職模塊。
(2)替代品
數據顯示,學生兼職市場之中,42%以上的學生是通過兼職網站找的兼職;同時,朋友介紹(36%),,學校勤工組織(25%)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傳統方式相比,APP的功能較為豐富,使用較方面,硬件的支持也較為簡單,市場潛力較大,但是和微信小程序、阿里小程序相比,后臺數據量不大,提供的兼職崗位量較少,替代風險較高。
(3)用戶
兼職類APP的主要用戶群體是在校學生,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較強,同時,其對市場上同類產品的價格、功能等方面的信息掌握較為充分,轉化成本低,討價議價能力較強。
(4)供應者
信任和安全問題是校園兼職APP面臨的主要難題。首先是信任問題,一方面,在大學生兼職市場,一直存在“黑中介”,企業和學生“雙輸”的現象;另一方面,市場上虛假信息泛濫,第三方擔保環節信任度不高,導致大學生失約、企業拖欠工資等現象很難控制,導致用戶流失。
(5)行業的競爭對手
大學兼職市場具有頻率高、客單價高、潛力巨大的優勢。各個APP推出許多特色功能,例如口袋兼職推出了利用大數據進行精準崗位匹配、智能崗位排序和社區交友的功能;兼職貓推出了“旅行兼職”,為用戶提供各種旅游景點的客棧,青旅的義工招聘信息;職有我等推出了先行墊付的功能,但總體來看,同質化現象還是很普遍。
2 建議
(1) 總體發展前景較好,進入市場要理性
綜合前文分析來看,盡管校園兼職APP市場容量較大,但是由于目前市場主體較多,同時技術門檻較低,市場競爭激烈,進入市場前仔細分析市場特征,側重具有發展潛力的細分市場切入,然后全面地列出潛在顧客的基本需求,作為以后深入研究的基本資料和依據,同時注意細分市場的可衡量性和可進入性,揚長避短,發揮優勢,立足于本地化推廣,建立高校聯盟進行推廣。
(2)構建誠信體系,消除信息不對稱
誠信是留住用戶的首要標準。首先要建立誠信評價體系,優化評分功能,保證供需雙方發布內容的真實可靠,其次適時更新兼職供需信息,能夠讓用戶們更好地規劃好時間,也為用戶們省時省力。第三、我國勞動法規明文規定,在校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兼職不屬于勞動關系,校園兼職APP平臺應利用平臺優勢,以民事合同的基本原則為基礎,明確供需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和違約責任,規范校園兼職勞動力市場;最后,互聯網在一定程度上使交易信息更加透明、傳遞更加快捷,相對減少了兼職勞動力市場中供需雙方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增加了雙方的信用成本,降低了由此導致的道德風險,這要求兼職APP開發中要反向確立誠信機制,使用戶參與其中,在全流程體驗中形成一種高度信賴關系,促進兼職勞動力市場良性發展。
(3)緊扣用戶需求,提高用戶體驗,提供差異化功能
一般而言,用戶體驗是一種不能被代替的主觀體驗感受,合理的用戶體驗設計應當遵循目標用戶的內心感受規律。為了使最終的交互設計讓用戶有較好的體驗,校園類兼職APP模型開始就要對目標用戶-在校大學生體驗進行深層次研究和調查,秉承以用戶為中心進行設計,將研究和分析用戶行為作為用戶體驗設計的基石,發掘日常生活中目標用戶對兼職系統應用的潛在需求,進行產品創新,確立用戶與軟件的關系是認知、信息交換并相互影響的過程,并提供差異化功能。
(4)創新發展模式
校園兼職APP要實現長遠發展,需要創新發展模式,例如打通工資線上支付、信用評價和提供一站式服務的客戶服務體系,將原本不合理的校園兼職交易流程制度化、規范化,極大的保證用人單位和在校學生的利益,實現雙贏。
【參考文獻】
[1]張靖玉,張琰,沈洋,邢燕.基于Android的大學生兼職APP的設計與實現[J]. 軟件工程,2017(04):26-28+8.
[2]朱灝.信仰的異化與終結——克爾愷廓爾信仰觀與共產主義信仰的比較分析[J]. 中共珠海市委黨校珠海市行政學院學報,2016(06):52-57.
[3]陳雅慧.國有企業薪酬管理標準化與流程設計[D].長安大學,2015.
[4]馬璐璐.基于用戶體驗大學生兼職系統APP界面交互設計研究[D].西安工程大學,2015.
[責任編輯:朱麗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