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于野
國產片《走著瞧》是根據小說《雙驢記》改編的,很不錯,我很喜歡。不過,這里我只想談片尾的一個細節。
片尾,男主人公和女兒一起看電視新聞。正在播出的這條報道說,研究人員發現黑猩猩的短期記憶力超過人。畫面中的黑猩猩正在做一個實驗測試:電腦觸摸屏上顯示一組數字,然后數字馬上消失,變成小方塊,而黑猩猩能夠準確無誤地按照原來的數字順序把小方塊一個一個按過去。
隨后,我做了一點調查,發現這個事情是真的。不過,我想補充一點材料:①此實驗是2007年年底開始廣泛報道的,由日本科學家完成;②實驗中用了幾組黑猩猩,每組都是一只成年母猩猩和它的兩個孩子;③年輕猩猩的得分不但超過成年猩猩,而且超過人類大學生。
這是一個令人無法平靜的實驗結果。狗的鼻子可以比人靈敏,但在認知方面,我們原本認為人類應該絕對超過動物。而現在,居然證明黑猩猩有更好的記憶力!
《走著瞧》采用這個素材,是想說:你看,動物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笨,比如驢知道追求自由和給兄弟報仇,黑猩猩的短期記憶力甚至比人還強。我理解男主人公看到這個新聞之后的反思:要更加尊重動物。
這是一個不怎么嚴密的人文反思,或者說文人反思。黑猩猩有比人強的地方,所以我們就要尊重動物?那么如果黑猩猩在實驗中表現不如人呢?難道我們就可以據此不尊重動物了嗎?
我在調查中,還發現了對此事的另一種“人文/ 文人反思”:黑猩猩的記憶力比人好,說明“記憶力”實在是一種低級的能力;而中國學校特別強調死記硬背,簡直等于讓人往猩猩方面退化。我估計在這些人的心目中,人類應該把所有需要記憶力的工作外包給黑猩猩。
我認為這種反思純屬胡說八道。首先,實驗測試的記憶力其實并不是短期記憶,而是一種被稱為“Eideticme mory”或者“Photographic memory”的特殊記憶力。這種記憶力跟我們通常所說的記憶力是兩碼事。我們通常所說的記憶力可以分為兩種,即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現代腦科學研究已經證明,這兩種記憶力在大腦中的工作方式和地點截然不同。
Eidetic memory則又不同。它能做到的是:比如讓你注視一張照片30秒,然后把照片拿走,看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回憶起照片的構圖。一般人都不具備特別強的Eidetic memory;一些特殊的人,比如說孤獨癥患者,反而在這方面有超人表現。迄今,科學家對各種記憶力是怎么工作的、互相之間有什么影響并不是非常了解。
學校里讓我們死記硬背,練的是長期記憶。學校并沒有整天發不同的照片給我們看,看完再默畫一遍。拿黑猩猩的Eidetic memory說學校的事顯然是錯誤的。
其次,就算所有的記憶力都一樣(再強調一遍,記憶力跟記憶力不一樣),難道說因為黑猩猩擅長這個,我們就應該回避這個?明天發現黑猩猩身強體壯,這位文人是打算寫一篇文章說我們應該追求不強不壯呢,還是說如果我們身體不行,那就連黑猩猩都不如呢?這種比較根本就沒有邏輯。
那么,黑猩猩的Eidetic memory比人強說明什么呢?只說明黑猩猩的Eidetic memory比人強。這就是一個科學事實,從科學角度很有意思,有助于我們進一步理解不同記憶力的原理,但是沒有什么人文意義可供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