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華++沈賽博
摘 要: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性發展以及智能時代的到來,傳統型供電系統已經不能滿足于當前人們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傳統的變電站的缺點逐漸的顯現出來,為用戶提供的電力質量明顯不足,智能電網時代的到來填補了傳統的變電站具有的缺點。
關鍵詞: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可靠性分析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5.128
0 引言
伴隨著我國智能電網建設腳步的加快,新能源的接入以及電力電子器件急劇增多,対繼電的保護措施也在逐漸的增多。現在人們的用電需求逐步增加,繼電保護系統的硬件保護隱患也逐步上升,因此要采取各種措施去保護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減少由此所造成的安全隱患。
1 智能化變電站
(1)概述。智能化變電站是在傳統的變電系統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新型變電站。是由電子式互感器和開關等智能化一次設備,經過間隔層、過程層、站控層等網絡化二次設備分層,按照IEC61850通信規范構建的能夠實現電氣設備信息共享的現代化變電站。智能化變電站打破了傳統變電站的缺點,為用戶提供安全、高效、可持續的電力。
(2)繼電保護基本框架。智能化變電站的基本框架主要是三層兩網、運行機制、組織形態以及網絡同步對時系統。智能變電站實現了電力系統的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通信以及信息數據的采集可以同時進行,保證了電力系統的安全正常運行。繼電保護基本框架的設定可以為電力的運行提供準確地數據以及信息,利于電力的正常運行。運行機制、組織形態以及網絡同步對時系統可以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這些工作的同時進行對計算機的要求越來越高,電力企業對不論在計算機或者是信息化方面也有很先進的設備。
(3)智能化變電站的優勢。智能變電站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好處:一方面是數據采集實現數字化,智能化變電站在采集數據時可以將數字信息轉化成為數據信號,與傳統的變電站具有很大的不同。不僅可以為用電系統提供準確地數字還可以將數字應用于其他的用電系統當中,數據的真實性高,也可以應用于一些特殊的領域。第二個好處是系統分層實現分布化,分布系統中的裝置可以獨立對數據進行處理,更加能夠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分布式處理使工作更加的清晰明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工作,即可以對員工實現更加有效地考核,工作也能夠高效的進行。第三個好處是變電站信息實現網絡化、交互化。智能化變電系統的最大優勢就是可以實現電力信息數字化和系統信息自動化傳輸,可以使信息在系統內部進行傳輸,供系統內部使用。信息在系統內部之間的使用保證各個系統的正常運行。更有利于變電站的工作。并且數據內部之間的流通使用也可以相應的減少公司的運行成本以及信息的準確性。
2 智能變電站的繼電保護配置機構
智能變電站的繼電保護裝置結構實現了信息的共享與交互性,并且具有繼電保護和數據管理等功能的現代化變電站。智能變電站的間隔層承擔著對設備進行保護和控制的作用,電力系統是常年運作的,設備會出現老化或者是其他問題,而智能變電站的使用可以對設備進行保護和控制,能夠保證輸電系統的正常進行,為用戶提供更加穩定的電力。控制層的主要設備是主機、運動裝置、規約轉換器等。主要功能是對全站數據信息的實時匯總,對數據庫的刷新,并且把收集到的信息傳送到監控中心接受指令,向間隔層和過程層傳遞指令。對數據的收據并且傳輸到其他系統這一系列的過程保證了數據能夠在輸電系統供工作使用,數據的真實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智能變電站按照對象進行保護裝置的配置,保護裝置,保護輸電正常進行。
3 繼電保護隱患的風險評估
(1)風險評估方法。電力系統在穩定運行的正常狀態之下通常不需要進行風險評估,但是一旦保護系統受到外力干擾,就要進行風險評估。要運用R=P*S的風險評估方法對風險進行評估。外界的干擾因素也有很多,例如天氣的因素,外界戰爭的因素,雷電天氣會對輸電材料造成很大的破壞。建筑物與建筑物之間的輸電距離較遠,會有很大的輸電材料,如果雷電天氣或者是由于時間長而造成的材料腐蝕等問題,這些都要進行風險的評估。在用電高峰期間,會出現用電量不足的問題,用電充裕度是否足夠,又或者輸電材料的損壞會造成供電中斷為企業帶來的損失,這些都要進行風險評估。有效的風險評估,可以規避未來的不可預知的風險,而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在設計之前可以用好的輸電線路,引用智能化信息化的技術一起規避風險。
(2)定值不合理風險評估。定值不合理是我國繼電保護隱患中最常見的一種,由于定值計算不合理也導致了電氣設備的故障增加。所以,在進行定值時要用到準確地整定方法,最大的限度降低不合理定值計算而造成的危害。定值不合理主要是因為工作人員的失誤或者是機器的失誤所造成的定值不合理。定值不合理所造成的電氣故障也會為變電站的正常運行帶來很大的障礙。所以,要對其進行風險評估,盡力將風險損失降到最低,在風險發生的時候能夠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補救。定值不合理風險評估為今后的輸電提供高效穩定的電力。
4 結語
本文主要從三方面介紹了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的可靠性,一方面是智能化變電站的相關論述,一方面是智能變電站的繼電保護配置機構,另外一方面則是繼電保護隱患的風險評估。對于繼電保護隱患的風險評估,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降低風險。在智能化變電站中,繼電保護技術是重要的技術,可通過獲得信息及相關調試,找到智能化變電站中的問題,探討智能變電站的繼續發展,為電力企業的發展找到更好的發展方式與途徑。通過這三個方面的闡述希望多于電力企業對于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的可靠性分析具有借鑒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趙一園.基于GO法的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可靠性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6.
[2]張延旭.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的信息流建模與可靠性提升策略[D].華南理工大學,2016.
[3]王同文,謝民,孫月琴,沈鵬.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可靠性分析[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5(06):58-6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