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斌++萬映偉
摘 要:對于電力傳輸來說,架空輸電線不僅是有效連接電力和電網重要組成部分的搭接橋梁,也是最主要的傳輸通道。對架空輸電線路的技術管理關系到整個電網的通暢和安全,更關系到能否可靠的輸出電力能源。所以,對架空輸電線路技術進行合理改造,不僅可以保障整個電網的安全輸出和安全運行,也可以有效降低整個電網運營的成本,意義深遠而重大!
關鍵詞:架空輸電線路;運營管理;技術改造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5.164
1 輸電線路運維技術分析
1.1 線路檢修
保證輸電線路最基本的安全手段就是運維技術,經實踐證明效率比較高的檢修模式就是變線為點,但這需要非常專業的技術人員才能夠實現。對輸電線路檢修時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在整個檢修過程中要保障交通的便利安全;其次,在整個檢修過程中,一定要盡量選擇技術比較先進、性能較好并且售后服務質量非常高的設備;最后,使用的線路老化率應在標準范圍內,線路的老化率由檢測周期進行確定,四年為一個固定周期。通常,對于暴露性比較強的線路,要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進行著絕緣材料的保養。
1.2 防雷監測
根據大量統計出來的資料表明,輸電線路最容易出現的故障就是雷擊跳閘,尤其在地理位置比較特殊的山區、村莊,因為相對的環境和地形比較特別,所以受到氣候影響比較大。雷擊事故在這些地區的發生率較高,并且已經對輸電線路形成了最大威脅,從總體上來說,防雷監測在整個輸電線路運維的過程中,屬于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目前,科技比較發達,很多人已經意識到了雷電對于輸電線路的危害性這個重要問題,在對防雷監測技術的管理工作中進行了很多改進且已經取得比較好的效果。雷擊事故的突發性比較強,所以在輸電線路的布置中,應對防雷裝置進行合理設置而且要做好維護工作,這樣才能保證平時的正常工作狀態。
2 輸電線路技術改造的探討
2.1 優化接地裝置
根據實際調查結果,我們發現如果接地裝置設置的非常不合理,就會增大線路的跳閘次數。對接地裝置進行優化,可以有效降低電阻,通常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安裝導電膜快和填充低阻物方法進行選擇。采取布設接地極的方法,可以在電阻率相對較高情況下解決接地不良問題,在實際操作中應注意區分不同線路的布設,如果是鐵塔線路,接地極的布設應該從六米左右的位置進行設置;如果是水泥桿塔線路,接地極的布設應該從四米左右的位置進行設置。在對輸電線路進行整體運維過程中,一定要以改良優化的接地裝置為工作重點,這樣才可以保證輸電線路在使用改良后的接地裝置后,有效減低線路出現的跳閘次數。
2.2 增加絕緣子
絕緣子根據相關規定是有一定要求的,以110KV的線路為例,如果線路所處的地區整體海拔沒有超過一千米,應該使用8片左右的絕緣子;但是如果桿塔的高度在40米以上,而且檔距比較大,就應該按每增加10米左右的距離增加1片左右絕緣子的數量進行確定。
2.3 加裝避雷設施
如果通電線路的桿塔比較高,不反會造成雷云與線路平行的情況,也會造成雷與線路比較接近桿塔的情況。而桿塔本身就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電磁環境,所以造成雷電繞擊的幾率非常大。在實際中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增加側向避雷針方式進行解決,可以在桿塔橫阻兩邊的位置安裝側向避雷針,選擇的長度大概為3米左右但是在1.5米處應進行固定;如果要使用避雷針加裝右橫向設備中,那么它的長度最好要在2米左右;如果想讓雷電流引入到大地,就需要通過將桿塔橫擔于螺孔進行有效連接,側向避雷針從組合安裝效果上來講,不僅可以積極地保障線路安全,而且起到有效提升防繞擊水平等作用。但是側向避雷針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局限性,就是引雷率較高,我們可以通過增加絕緣子的數量進行克服;在線路防雷方面有一定優勢的設備是氧化鋅避雷器,它可有效降低繞擊率和跳閘率,通常適用于電阻率一般而且雷電活躍但是一般的降阻方法卻無法實現的情況下。
2.4 調整保護角
調整保護角也是一項比較有效的對充電線路的技術改造策略,雖然這種方法能夠起到一定的防雷效果但是缺點也很多。比如,投運線路往往很難進行對保護角的調整;部分線路無法適時調整保護角的措施;需要大量的后備資金作為運行支持,相對成本會比較高。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可以根據技術能力和實際的資金運轉情況,對通電線路進行合理調整保護角,以保證線路的最終效益。
3 結語
通過以上論述,我們了解到架空輸電線路技術改造的檢修工作和技術探討工作,線路故障可以導致區域內大規模停電,對社會生產的影響不可估量。所以,我們要采用非常好的技術手段保證線路的良好效益,出于此目的,所以在對線路進行產品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將防雷考慮其中,通過加裝避雷設施或調整保護角達到防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易之凱,工業技術創新[J].基于規劃設計戰略的農村低壓電網改造,2016(05):127-128.
[2]劉洋,郭躍男,柳貢強.智能電網[J].架空輸電線路技術監測導則解讀,2016(02):111-112.
[3]宋國兵,張健康.電力系統自動化[J].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繼電保護技術綜述,2012(11):96-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