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惠海
摘 要:火電廠生產運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可用電力資源總量,為確保其可持續發展,需要在原有基礎上,對生產模式進行更新優化。基于安全性、環保性以及高效性特點,對火電廠側煤倉間布置方案進行設計,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布置形式,然后做好各結構部分之間的協調設置,確保可以滿足實際生產需求。本文結合實例對火電廠側煤倉布置應用要點進行了簡單分析。
關鍵詞:火電廠;側煤倉間;布置設計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6.173
火電廠采用側煤倉布置方式,可以對主廠房進行優化布置,所選汽機房跨度,縮短了汽機房與鍋爐房之間的距離,同時可以將其設置在兩爐之間,實現兩機共用一煤倉間的生產模式,現在此種布置方案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要注意此種布置方式,也會對生產效率產生一定影響,因為側煤倉間施工時間較長,甚至還會與鍋爐鋼結構吊裝產生交叉作業,使得主廠房布置復雜度增加,機械控制維護難度提高。因此,在設計布置方案時,必須要基于實際情況,控制好每個細節,保證各個基礎部分之間高度協調性。
1 火電廠煤倉間布置方案對比
煤倉間為火電廠主廠房重要組成部分,其布置方案是否合理,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整個主廠房布局,不僅關系到后續生產效率,還會影響工程建設總造價。側煤倉間作為一種常見布置方法,與前煤倉間、后煤倉間布置方案進行對比,確定其綜合性能更佳[1]。例如側煤倉間布置可以縮短與煙囪之間的距離,并且占地面積小,可節省更多土建費用。并且還可以縮短與機爐之間的距離,減少四大管道損耗,具有更高的經濟優勢。
2 火電廠側煤倉間布置要點
側煤倉間被設置在兩爐之間位置,2臺鍋爐共用一個煤倉間,然后對稱布置給煤、制粉系統,對于煤斗則進行分離式布置與合并式布置。其中,分離式布置即2臺鍋爐各個磨煤機均設置相應煤斗,而合并式則是2爐設置2個相應磨煤機,然后合用1個煤斗[2]。可充分利用主廠房空間,各機械設備布置緊湊,縮短了冷、熱一次風管道輸煤棧橋長度,無論是前期投資還是后期運行管理均具有更大優勢。但是要注意應用此種方式布置時,要注意施工過程控制,尤其是四大管道對機爐接口差生的推力影響,總結以往經驗和實際情況,提前對給塔式爐和過熱器單出口鍋爐熱應力進行科學計算。
3 火電廠側煤倉間布置與施工要點
3.1 側煤倉間布置方案
以某火電廠側煤倉間布置為例,其主廠房主要為側煤倉間布置、爐后上煤方式。將煤倉間設置在2臺鍋爐之間,其選擇應用獨立現澆鋼筋混凝土框-剪結構體系,樓層次梁為鋼次梁。2機共用1煤倉間,并合用1磨煤機檢修通道,煤倉間跨度為7.80m+7.80m+7.90m,柱距為6m×10m,占地面積為24.5m×60m。另外,煤倉間0層設置6臺磨煤機,中間7.80m跨部分為磨煤機公用檢修通道,17m層為給煤機層,17m~38.5m層之間設置鋼煤斗[3]。此方案布置提高了各機械設備布置的規則性、對稱性,剛度分布均勻,可有效避免短柱不利情況的發生,結構受力性能更強,具有更高抗震性,同時減少了施工工程量。
3.2 側煤倉間施工分析
(1)鍋爐安裝。本工程側煤倉間布置方案內確定存在一定交叉施工,包括汽機房、煤倉間土建施工,以及2臺鍋爐設備安裝等。為降低施工難度,提高施工效果必須要做號交叉作業管理。但是在進行鍋爐安裝時,經常會因為布置方案與實際情況差異較大,導致側煤倉施工對鍋爐影響較大,再加上施工空間有限,很容易受外部因素干擾。必須要合理布置鍋爐安裝吊機,同時調整鍋爐安裝工序,消除側煤倉間施工對鍋爐的影響。
(2)建筑施工。主要為側煤倉間建筑施工機械布置難度高,本工程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形式,混凝土施工量大,需要大量的材料作為支持。但是因為現場空間優先,尤其是水平、垂直運輸矛盾突出,為保證施工作業順利進行,除了要解決材料運輸問題外,還需要做好各道工序之間的合理安排,減少相互交叉影響,實現整個過程施工的協調性。另外,布置框架施工塔吊時受周邊環境影響大,將會與鍋爐安裝產生較大沖突,并且交叉作業復雜度高,需要將其作為要點進行控制。
(3)施工進度,側煤倉間施工進度對整個主廠房建設效果具有重大啊影響,基于工程特點,將側煤倉間框架兩側設計為1號與2號鍋爐。其中,側煤倉進度將會影響1號鍋爐設備與管道安裝;而對2號鍋爐辣醬,則直接影響到鋼結構吊裝作業。另外,如果煤倉間框架封頂時間推遲,則塔吊拆除時間也會同時延后,會對煤倉間自身施工過程產生重大影響,甚至會造成周邊施工作業無法正常進行。
3.3 側煤倉間施工管理
3.3.1 交叉施工管理
(1)工序協調。火電廠側煤倉間布置施工存在大量的交叉作業,為避免延誤工期,需要提前對各道工序負責人進行協商,確定各交叉作業之間關系,遵循有主有次、重點優點原則,對土建、安裝工程作業進行合理安排。保證不同專業之間的協調作業,實現信息共享,及時處理存在的各類問題,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有效控制。
(2)主次分明。要根據不同施工作業內容做好工序安排,并與業主、監理單位進行協商,合理安排各項交叉作業,保證各個細節均可以順利進行。例如在施工各階段,需要明確各區域吊機回轉范圍,并且各施工班組要嚴格執行,避免相互之間產生不良影響。
3.3.2 施工進度控制
為避免側煤倉間施工進度對工程整體性的影響,要求在布置施工時,應同時進行2臺鍋爐基礎澆注作業,按照計劃2臺鍋爐安裝工期相隔3個月,這樣側煤倉上部結構將會與2號鍋爐安裝存在交叉作業。為避免此部分交叉作業,需要盡量提前側煤倉開工時間,在2號鍋爐吊裝前最大程度上完成側煤倉框架施工與鋼梁吊裝。
4 結束語
側煤倉間布置方案在火電廠建設中比較常見,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但是就實際應用情況來看,其布置施工還存在一定問題,必須要基于原有經驗,對布置方案和施工組織進行優化,排除各類因素影響,實現工程順利施工,可以完全滿足實際生產需求。
參考文獻:
[1]薛濤.大型火電廠側煤倉結構抗震性能分析與減震控制研究[D].北京工業大學,2014.
[2]張玉柱,李智,孟金波.火電廠煤倉間布置方案優化設計與選擇[J].河北電力技術,2013(02):4-6.
[3]諸白蒙.預應力技術在火電廠側煤倉工程中的應用[J].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09(S1):162-16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