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建文+賴海濤
瑞山,地處革命老區洲瑞鎮,是原中央蘇區縣—大埔縣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是一塊紅色的土地。李明光、丘宗海、張鐵城、劉永生等革命前輩在這里留下了革命足跡,中共大埔縣委、埔豐縣委等機關都曾設在這里,領導大埔縣和梅埔豐地區人民的革命斗爭。
早在1926年中共大埔縣部委成立后,中共黨員張土生、錢干城等受大埔縣部委委派赴瑞山地區發展黨員,吸收丘宗海、丘淪海等人加入中國共產黨后,建立了中共洲瑞支部,丘宗海任書記。后又在赤水德馨學校發展黃同奇、張干才等入黨,與張國棟一起組成中共赤水支部,黃同奇任書記。洲瑞地方黨組織成立后,領導瑞山地區的工農運動,組織鄉級農會,開展二五減租運動,組織鄉赤衛隊,配合李明光、丘宗海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東路)第十五團舉行的高陂、銀江等農民暴動,逐步形成了埔西紅色割據區域。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瑞山一帶在埔西區蘇維政府的領導下,建立了鄉蘇維埃政府,組織組織成立赤衛隊、婦女會、兒童團等群眾團體。中共大埔縣委機關轉移到瑞山一帶并召開會議改組縣委。工農革命軍(東路)第十五團第二營瑞山一帶整訓,成立工農革命軍(東路)第十六團,李明光任團長。
1945年春,恢復成立了張鐵城任書記的中共洲瑞黨支部,領導瑞山一帶人民生產轉化,發展黨組織。1948年成立中共洲瑞區委,組建游擊隊和武工隊,摧毀洲瑞鄉公所等,配合邊區主力出擊大麻、銀江,開辟埔西游擊區。獨八大隊曾先后次在瑞山一帶進行整訓。洲瑞區委大力支持獨八大隊,建立了連成一片的大后方,為部隊、稅站提供伸展地域。先后建立了以大埔境內洲瑞鄉的麻子壢、岸洋坪為中心,與邊區黨委和邊縱司令部聯絡的交通線。還設立了傷兵醫院,救治傷員達二三十人。
第二次粵東地委擴大會議、中共埔豐縣委擴大會議先后在瑞山一帶召開。洲瑞區委發動瑞山一帶群眾100多名送糧、送菜到山上,協助解決與會者的生活給養。1949年2月劉永生司令率邊一團與國民黨保十二團第二營在瑞山附近的赤水靈巖寺與敵激戰一天,斃敵60多人,邊一團亦犧牲13位戰士。洲瑞區委帶領武工隊、民兵全力支援,戰斗結束后打掃戰場,掩埋犧牲戰士的遺體。
1949年4月中旬,洲瑞人民政府成立,瑞山一帶人民終于迎來了解放。
瑞山美景
1. 云深不知處
2. 遠眺瑞山 胡偉哲 攝
3. 清泉石上流 胡偉哲 攝
4. 柚子花開
5. 孔雀開屏迎賓客
6. 瑞山晨曦
7. 蝴蝶采花
8. 紅色遺址
瑞山優質土特產
瑞山主峰海拔892米,群山連綿、云霧繚繞、彩霞飄逸。坐擁優質生態環境,空氣富含負離子,山中水源為少有的天然弱堿水質。依托優越的山水資源,盛產各類中草藥、茶葉、農家米等有機食品。
1. 瑞山茶園 袁群華 攝
2. 紅豆杉
3. 石生根
4. 拐棗
5. 野枇杷
6. 瑞山放養鵝
7. 瑞山走地雞
8. 瑞山有機禮品 袁群華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