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輝+徐珍珍+朱章棟
去年以來,豐順縣以“小河有水大河滿”的意識,順應梅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號召,把創建省縣級文明城市列入了全縣重點工作,高標準高要求地推進“創文”工作,爭取今年通過創建省縣級文明城市工作先進縣評審驗收、2018年“創文”成功。
“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創文明城”“爭創文明縣城,爭做文明市民”……豐順縣城大街小巷,到處都能看到關于該縣爭創廣東省縣級文明城市的標語和宣傳海報,有效地提高了當地群眾對“創文”的知曉率和支持率。“‘創文工作啟動一年以來,通過開展動員宣傳、媒體推介、公益廣告等各種形式,全縣形成了自覺參與創建的良好氛圍。”豐順縣創文辦負責人介紹道。
同時,該縣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也是做足了功課:縣城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了43%,建成綠地率32%,均已達到了相關要求;建成人均綠地公園面積20.5萬平方米,其中公園面積382萬平方米;全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去年空氣優良天數占全年天數的85%以上。
筆者日前走進有著百年歷史的湯坑鎮第一中心小學,瑯瑯的讀書聲響徹整座校園,而在一邊的體育場內,某個班級的小學生正在練習傳統武術。該校創始人、晚清愛國政治家丁日昌的銅像屹立在學校的丁日昌文化公園內,不少學生正駐足學習宣傳欄上關于丁日昌愛國變法的故事。“校園文化濃厚程度是社會文明程度的一個重要體現,傳播文化也是在為‘創文做貢獻。”校長張武珍表示。
文化建設在豐順“創文”過程中起著引領作用。據了解,豐順計劃在縣城及周邊規劃建設6個主題文化公園,并組織編寫具有當地特色的文藝作品。
在縣綜合政務服務中心,群眾正在各窗口前辦理各項事務。“現在辦業務不用一個個單位來回跑,來到政務中心就可以‘一站式辦好。”正在窗口辦理業務的市民說。據介紹,該中心聚集了全縣39家窗口單位,設置辦事窗口77個,進駐服務事項750多項,群眾滿意度達到100%,被授予“梅州市文明窗口”稱號。縣創文辦負責人表示:“‘創文工作是一項民生工程,群眾滿意了,‘創文才更能成功。”
筆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當地群眾對豐順努力創建省縣級文明城市寄予厚望。市民姚玲說:“政府要有作為,群眾也要有所作為,齊心協力把家鄉建設得越來越好,讓社會越來越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