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峻喆
近日,大塘鎮新橋村小學傳來了“十點梅花”陣陣樂聲,村中的男女老幼聚在一起,欣賞著久違的樂聲,由此,新橋村“十點梅花”樂隊正式成立。
一直以來,大塘鎮新橋村男女老少都喜愛傳統民樂,許多人都喜歡吹拉彈唱,都有打“十點梅花”的傳統。但是,近年來,由于種種原因而陷入低迷。為了使傳統民樂更好的傳承下去,大塘鎮黨委、政府了解情況后,高度重視,安排鎮文化站在業務指導和財力上給予了大力支持。近日,在新橋村啟動了“十點梅花”表演培訓班。令人欣慰的是,培訓班成立當天,新橋村民踴躍參與,報名培訓的村民不僅僅是上了年紀的人,還有不少年輕人甚至小孩,他們的參與讓這種原本即將消失的民俗文化重新煥發了活力,也讓“十點梅花”可以更好地傳承下去。
據了解,“十點梅花”這一民間藝術歷史悠久,據民間傳承人說,“十點梅花”在唐朝時就有,是流傳于粵北曲江農村的驚獅系列鑼鼓之中最優美動聽的民間擊打樂,表演時有開場、行路、拜神、進門賞花、采青、乾棍、下操等打法。樂器由高腰鼓(落角鼓)、大鼓、高邊純銅鑼(大鑼)、混銅絲鑼(小鑼)四件打擊樂器組成,鼓點熱烈粗獷。除用來舞驚獅外,逢年過節、慶豐收、紅喜事慶賀、祝壽等均可表演。
接下來,大塘鎮還將傳統文化帶進各村(居)委會、學校,讓更多的群眾認識傳統文化,了解傳統文化,參與并保護傳統文化,并結合多種形式的宣傳,加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真真正正讓傳統文化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