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強
地理是高中階段的必修科目,同時也是高考的重點學科之一,其在我國高中教育體系架構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發展地位。結合當前高中地理課程教學實際,現狀并不理想,地理教學未能得到更好的發展。而興趣作為促使一個人前進的內在驅動力,它是學生在學習中的一股永不枯竭的動力源。正如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中地理教師在設計地理教學課堂時,應要以學生的興趣為主線,千方百計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他們的興趣,才能使他們能在地理課程學習上取得新的突破,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
1興趣及其產生
教育心理學賦予“興趣”的定義是:人們積極認識某種事物或參與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我們的興趣是以一定的精神需要和物質需要為基礎的,更多的時候,興趣是基于精神上的需要。從生物學的角度上來看,興趣的產生,是來自于大腦皮層興奮性增高的結果,這也是為什么人們從事有興趣的活動積極性會相對較高,效果較好,反之則不然的原因。對于高中生學習地理課程興趣的產生,我認為有如下兩種原因:①自發性的,也就是學生本身就對地理這一學科有較強的傾向性,這是一種客觀性的行為;②后天培養的,我們只需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并提供一定的教育指導,就可以逐步培養這種興趣,也就是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新課改下的高中地理課程教學,要求教師能夠靈活把握每個孩子的學習特點,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基點,根據不同孩子的學習情況因材施教,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地理課程教學的效果。
2新課改中培養高中學生對地理課程興趣的有效途徑
2.1創設情境,啟發興趣
情境化教學,指的是高中地理教師在實施教學活動時,能從教育心理學的相關理論知識出發,把教材中的內容和情境實例融合在一起,借助多媒體教學技術,有目的地引入或者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直觀、具體的場景,以調動學生的內在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充分調動認知活動與自身情感的結合,并在此過程中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如此一來,學生就能夠在情感的驅動作用下,在多媒體技術的輔助下,展開積極的想象和思維,理解教材,擴大知識面,而學生的心理機能在此過程中也能得到相應的發展。當然,這種融合多媒體教學技術的的教學方式是建立在教師主要的教學內容之中的,在這種導入氛圍下,教師能夠帶動學生對當前主要的事例進行分析和認識,從而達到開發學生潛力,實現學生對地理知識三維的認識。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才也能夠被充分調動起來。
例如:在教授“地球的運動”一課時,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技術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使抽象的地球知識形象具體化。這種動態呈現的動畫效果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全方位了解運動的過程,還能夠使一些晦澀的知識點變得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使學生變得更加輕松。
2.2探究教學,鞏固興趣
探究式教主要在于學生探究問題能力的開發,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帶著問題進行交流,最終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尤其是對于一些晦澀、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教師特別需要引入探究式教學方法。首先由教師針對知識點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利用網絡平臺搜索有關資料,結合資料對問題進行分析,最后教師再對知識點進行詳細講解與剖析,融合了學生探究學習與教師指導教學的方法,勢必能取得好的教學成效。此外,對于學習要求較高的知識點,也可以采取任務驅動這一種“探究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中心,通過對學習資源的主動應用,積極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助的學習,從而進一步掌握知識點,學會知識的遷移應用。
以“地球自轉與晝夜形成”為例進行分析,結合以往的教學實踐經驗來看,學生在自主實驗的過程中比較容易分析出晝夜交替產生的原因,但是往往會忽略深入分析晨昏線的運動特點。針對這一教學困境,教師就可以在演示地球自轉與晝夜形成關系的運動狀態后,采用探究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畫出晨昏線的運動過程中。而在此過程中,教師還要深入觀察學生的探究學習效果,對于一些存在的問題及時指出并加以指導。
2.3活動教學,保持興趣
活動教學,主要是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實踐過程中建構具有實踐性、教育性、創造性的教學活動,以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活動教學所倡導的是學用結合,它能夠達到知識內容的學以致用。例如:在復習地球運動和太陽輻射的內容時,教師就能夠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把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創設“太陽能熱水器”的案例,讓學生能夠在探究學習、探索中揭示當中所蘊含的原理,那么最后自然而然能夠正確擺放熱水器的位置,最大程度發揮出熱水器的功能作用。再如:在教學“確定地平面方向”這一內容時,就可以打破原有的課堂結構,脫離課堂教學的束縛,把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去,組織學生走出課堂,完成指南針定向、太陽定向、太陽和手表定向的實踐內容。通過學生親身參與活動之中而獲得學習成果的喜悅,相信能進一步強化他們對學習地理課程的興趣。
總而言之,興趣是誘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催化劑。作為高中地理教師,必須要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學習地理興趣的重要性,并緊密結合高中生年齡特點和性格特征,以提高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為基點,不斷搜集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資源,采用多種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學得熱心、學得開心,這樣我們的地理課堂才能彰顯出青春活力,為新課改抒寫全新的一頁。
參考文獻:
[1]高亞環.淺論新課改下高中地理課堂活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3年15期.
[2]趙全林.新課改下高中地理課堂活力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4年S1期.
[3]朱丹.新課改下的地理教育案例探究[J].考試周刊,2015年03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