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草
500多年前,一代儒學宗師王陽明出生于浙江余姚,他中年為官,因觸怒宦官,被貶至貴州龍場。在龍場這安靜又困難的環境里,王陽明結合歷年來的遭遇,日夜反省,最終悟道,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龍場悟道”。他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成為心學集大成者。他精通儒、釋、道三家學說,而且上馬能戰,下馬能文,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被譽為“真三不朽者”。
王陽明是浙學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是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他的傳奇經歷、人格魅力至今仍影響和激勵著當代人。5月25日晚,由浙江話劇團和貴州話劇團聯袂打造,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知行合一為主旨的大型原創話劇《此心光明》在貴陽市首演。作為浙江省的重點劇目,《此心光明》參加了浙江省迎接十九大獻禮演出,國慶前后還將晉京為紀念中國話劇誕辰110周年獻禮演出。

風雨歷程,再現高遠理想
聽,“此一去家國萬里,此一去生死別離,看著這煙波萬頃,聽著這水鳥聲聲,我心中無盡悲苦,心已碎,腸已斷,只剩下孤零零孤影對孤帆……”
頃刻間,觀眾們的掌聲響起,直抵演員的心底。
“走進劇場,從觀眾的掌聲中,便可知王陽明在貴州有非同一般的影響力,而王陽明又是浙江余姚人,所以創排這個故事對兩大院團來說都具有挑戰性也很有意義?!闭憬拕F團長王文龍介紹說,話劇《此心光明》由浙江省文化廳、貴州省文化廳、貴陽孔學堂共同打造,特邀國家一級編劇李寶群、國家一級導演宮曉東擔綱主創,浙江話劇團和貴州話劇團優秀演職員合力演繹,力求在歷史與當代之間尋找一個契合點,讓500年前的王陽明重現在當代舞臺上,以當代視角去詮釋和弘揚陽明精神。
這是一部敘述體話劇。跟隨扮演不同時期王陽明的演員,讓我們的目光在今天的舞臺和歷史的舞臺之間穿越一回吧——
王陽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余姚人,因年輕時筑室于會稽山陽明洞,遂號陽明,世稱陽明先生,是明代心學的集大成者。
先來看浙話演員何倩娜扮演的少年王陽明,自幼天資聰穎,雖然到了5歲還不能說話,卻已能將祖父平時誦讀的詩書默記于心。浙話演員魏鵬扮演的青年王陽明,性格豪邁不羈,興趣廣泛,多才多藝。20多歲時留心武事,研究兵家秘籍。
轉眼間,35歲的王陽明已在京為官,因得罪大宦官劉瑾入獄,并被貶至貴州龍場。
貴州西北荒山峻嶺,人跡罕至,環境極為惡劣。王陽明與隨從初至此地,水土不服,言語不通,連居住的房子都沒有。他們住茅屋、居山洞,嘗盡千辛萬苦,仍不忘追究圣賢之道。終于,在一個靜謐之夜,王陽明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史稱“龍場悟道”——陽明學(也稱王學)就此誕生,他也成為心學的集大成者。
龍場悟道之后,王陽明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生命境界。他以文臣之身統兵在外,南征北討,僅用一年多時間便剿滅了為患南贛數十年的巨寇盜賊;更在寧王起兵作亂時,只用數十天便平定叛亂。
聚光燈下,王陽明少年得志、被貶悟道、立院講學、平定叛亂、病逝歸途……不同場景交織出他人生不同階段精神追求的吉光片羽,向觀眾展示他性格的不同層面、心靈的無盡奧秘。

因此,《此心光明》是一部王陽明的精神追求史,同時呈現了王陽明對待愛情、親情和友情的態度,讓觀眾從全新維度了解王陽明,讓陽明精神更具時代意義。隨著演員的精湛表演,一個鮮活的王陽明漸漸走進觀眾的心靈。全劇共由引子、四章和尾聲六部分組成,以王陽明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不同階段的人生經歷,完整再現了他的生命歷程,有大生大死、大情大愛,有大痛苦、大歡樂,這些人生歷練,使其思想不斷得到升華。尾聲,王陽明走完風雨人生,而他的思想、夢想仍在延續……
舞臺呈現,令人耳目一新
舞臺上,絢麗多彩的古裝戲服掛在展示架上,導演宮曉東一聲令下:“各部門就位,演出開始!”演員們將衣服一件一件從側臺推上舞臺,開始整理水袖、領結、翎羽……舞臺上沒有側幕,觀眾竟然能直接看到舞臺后面的演員在換裝、候場……不知不覺間,觀眾被深深吸引進話劇的情景當中了——這是一部現代感極強的新型歷史劇,宮曉東力求在思想、內容、形式上有創新。
全新的舞臺呈現,令人耳目一新——《此心光明》采用“敘述體戲劇”樣式,融合了戲曲、民樂、現代舞蹈、民族文化等多種元素。“在國內話劇舞臺上,這種演劇觀念還比較超前?!睂m曉東說,“我們就是要打破舞臺寫實的傳統表現手法,以‘假入手,創造‘真的場景。讓舞臺時空得到更多延展,使觀眾沉浸其中,產生更多的想象空間?!?/p>
寫實和寫意相結合,話劇現代化和民族化追求相結合,大膽使用傳統戲曲及民間藝術的表現手段,使這部話劇在舞美、燈光、音樂、表演等方面呈現了古典藝術的空靈之美、自由之美、詩意之美,既具現代舞臺藝術的審美品質,又具有東方審美特質。
編劇李寶群說,王陽明的人生目標是神圣的,但他也不是完美無缺的。他少年時狂放不羈,有時愛鉆牛角尖,大牢里面對美食他不顧尊嚴,高壓下他一樣萬念俱灰。他無法脫離人間煙火,他要活、要愛,也會妥協、忍耐。他無法回避挫折后的彷徨,繞不過忍辱偷生的障礙。成為一代宗師的狂想和逃離現實的偷歡,這些都會在他的生命中糾纏……
而這人生中的“另一面”,恰恰在《此心光明》中表現出來?!斑@種形態要求更民間,更通俗,更粗獷。”宮曉東說,這種粗獷的力量讓那個能夠將作品和觀眾連接起來的現場生命“活”起來,“身體可以跪著,但靈魂不可以跪著的文人風骨”氣貫全場。宮曉東說:“我承認,任何一部戲劇都是自白。如果你走出劇場后的某一天能夠想起王陽明,那將是對我最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