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靜
【摘 要】在知識產業經濟的時代和市場經濟轉型的關鍵期,企業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關系到知識信息的生產、分配與利用轉化,是全新的、具有重要價值和生命力的經濟發展手段,是科學技術進步與國家經濟發展的決定要素。論文以技術創新為基礎理念,提出組織與調配規劃,在保證企業人力與物力處于最佳平衡狀態與比例之下,充分發揮企業資源,實現對企業人力資源的合理開發與管理。
【Abstract】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era and the market economy transition period, 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s related to the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ransformation. It is a new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method has the important value and vitality. It is the decisive factor of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organization and deployment plan based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ncept, and hope to make full use of enterprise resources under the guarantee of the enterprise manpower and resources in the best state of balance and proportion, realize the reasonabl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s in enterprises.
【關鍵詞】人力資源;知識經濟時代;企業開發管理
【Keywords】 human resources; knowledge economy era; enterprise development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7-0049-02
1 引言
在當今的社會環境下,企業間市場人才的競爭日趨激烈,企業在質量競爭中最重要一點就是人才方面的競爭。為了能夠持續健康發展,企業必須要積極創新人力資源建設的管理戰略、管理模式、培養目標和人才孕育過程,從而進一步提高員工素質。
2 知識經濟時代企業開發創新人力資源模式
在當今的知識經濟時代,人類社會經濟已經開始出現不可逆的勢頭,最先進入白熱化競爭階段的就是人力資源,知識經濟時代的重要前提也一躍成為人才[1]。本人粗淺的認為,既然已經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那么企業就更加要把素質教育的建設和團隊指導下的企業文化,作為自身人力資源開發的中心和關鍵,建立科學的社會化的人才評價機制以及人力資源開發模式。
2.1 通過素質教育進行人力資源開發
教育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必需品,也是人力資源開發的基礎,因此,必須加大教育投入,積極創新教育模式開發人力資源。盡管中國現在的教育水平和質量有所提高,但實際上還是應該嘗試一下新的教育。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主張教育應向“創新教育”模式轉換,培育學生創新能力,為他們
今后在科學技術為主導的社會和經濟中發展得更好打下基礎。
2.2 通過團隊培訓進行人力資源開發
人才隊伍和團隊精英的培養是每個企業的當務之急,這也是為了企業自身前途的考慮。有實踐為例,如果企業培育了良好的企業文化,領悟了合作精神,企業就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定的優勢。基于此,企業在人力資源開發的一體化培養過程中,必須要深思熟慮團隊文化因素,綜合分析內部團隊因果模糊性以及外部企業的社會復雜性,從而讓企業文化具有濃厚的文化團隊氛圍和持續的競爭優勢,為未來創造一支科學有凝聚力的團隊。
2.3 以人力資源構筑為開發牽引力進行人力資源開發
重點學習貫徹創新現代企業的人力資源開發,其新模式是基于學習型組織的組織發展模式,穩定的平臺可以有更大的靈活性和企業人力資源開發的總體性能保證。創新學習組織平臺會有兩個鮮明特點:其一,學習型組織對市場環境的快速準確熟悉,讓它的概念、制度、戰略、組織進步和操作市場可以靈活創新的空間較大。但有些企業將學習型組織的思想創新轉化為企業管理體制,發展成為基于自我管理的責任深化企業。其二,學習型組織的成員是所有的創新企業,這些企業不但具備學習創新能力,而且具有信息的可利用性和可操作性。在上述情況下,只有適應企業機制,交流人才思想,創造溝通合力,才能進一步發展創新企業的未來。
2.4 通過科學的人才評價進行人力資源開發
建設科學的人才評價機制,相對客觀地評價人才能力和績效[2]。這種人才評價機制將績效作為主體,以知識和能力作為人才的核心,是面向所有人才評價體系的基礎內容,同樣是所有行業的基礎內容。此外,還涉及企業自身特點、職業崗位特點和上崗要求,人才培養的層次感,上述一切構成了全面的人才評價機制。
3 知識經濟時代創新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是不可分割的一個完整過程,二者相輔相成,高水平的企業往往都是高素質的人力資源管理,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堅持人力資源管理效率的提高,堅持知識經濟體系的形成,堅持企業創新的凝聚力融合,四個堅持都幻化為企業的競爭力和活力。下面將中國海爾集團作為案例進行分析,研究了人力資源管理評價在企業創新中的作用。海爾集團倡導“人才教育為本”是管理人才的基本原則,人才教育的整個培訓過程是包括四個方面。
3.1 崗前培訓
海爾集團對每一個新員工的特殊崗前培訓,一方面包括了員工在進入企業之前必須掌握的專業知識和進入企業之后必須進行的業務培訓;另一方面是員工的職業道德操守培訓,員工必須熟悉企業的規章制度,還要求樹立企業意識,遵守行業道德,具備最重要的職業道德[3]。
3.2 崗位培訓
崗位培訓的重中之重在于訓練員工的業務完成能力。海爾集團針對此項培訓還為員工建立了基地,所有的員工成長都必須要有專業技能的正規培訓和業務能力的專業培訓。海爾集團基地培訓的項目資源十分豐富,這也是為海爾集團進一步提高企業影響力的基礎設施建設。
3.3 轉崗培訓
當代社會,尤其重視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海爾集團更是如此,所以海爾集團的職業培訓基地,還設立了一個轉崗訓練模式,對其基本概念的理解就是,提高員工整體素質是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關鍵,并結合培養現狀對科技創新和市場進行研究,提升科研人員的能力,海爾集團內部的市場意識和技術,有利于營銷理念和營銷經驗的豐富以及創新效率的提高。
3.4 技能培訓
實用技能訓練是海爾集團人力資源管理的關鍵。海爾以“即時培訓”為最新的模式[4],它是近年來企業的一種創新模式,以充分的實際工作進度和技術創新過程為基礎,隨時進行案例更新和人力資源培訓。以某次突發事件和問題為背景進行案例分析,并根據案例反映的問題進行實戰技能教育,最終達到提高員工技能,統一員工思想,提升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目的。以海爾集團的《海爾人》商業出版物為例,它公開發表和討論的都是企業內部人員的技能、思路、理念意識和創新的培訓策略與建議,而且這種策略已經在海爾集團內部形成風氣,海爾集團定期會召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會議,為員工提供集體培訓和學習的機會。
4 結語
本文對中國民營企業(海爾集團為例)的人力資源管理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得出以下一些結論:①知識經濟時代企業人力資源的開發創新模式包括:基于素質教育為中心的人力資源開發;基于團隊培養為導向的人力資源開發;基于人力資源構筑為開發牽引力的人力資源開發;基于科學社會化人才評價為機制的人力資源開發。②對知識經濟時代企業人力資源的管理創新模式包括:崗前培訓;崗位培訓;轉崗培訓;實戰技能培訓。
綜上所述,企業最重要的資本就是人才,尤其是在21世紀的知識經濟時代,多樣化的人力資源開發管理都直接或間接地決定了企業的成功與否。基于此,在如此激烈的競爭情況下,為順應知識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潮流,企業必須進行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創新,未雨綢繆,做好一切準備,樹立“育人育才優于所有事情”的思想,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洪.論知識經濟時代的人力資源開發——以福建省為例[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3.
【2】李亞.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M].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3.
【3】孫海法.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
【4】楊璜龍.企業共同治理的經濟學分析[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