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海霞
HSE管理工具
——行為觀察
◎賴海霞
本文結合國內某核電施工單位現場管理現狀,對HSE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作了分析,探討了HSE管理的新方法——行為觀察,以期降低事故事件的發生率,進而改進安全績效。
當前,核電建設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HSE管理面臨一些新的挑戰。該單位承擔了國內大部分核電站的建設工作,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管理經驗,2009年以來的安全事件統計數據顯示, 78%因人的不安全行為所致,與80%人機失誤機理基本吻合。“零事件”是核電HSE管理的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人的行為必須100%安全,但要確保人的行為安全,關鍵是員工要認同且自愿改善行為,這是目前安全管理的短板。
HSE管理中,我們重視體系審核和監督檢查,較少關注一線員工對企業安全政策、制度的認知程度,忽視員工是否知曉崗位危險源、是否能夠發現自身不安全行為,因此HSE管理常常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行為觀察是一項HSE管理工具,該單位在核電施工中推行了兩年,實踐證明能夠有效地提高員工的安全行為。
行為觀察分為5個步驟,分別是觀察準備、觀察實施、觀察記錄、觀察分析、改進建議。
觀察準備
實施行為觀察前要做好相關準備工作,主要包括:確定參與安全行為觀察的成員,選擇被觀察的區域及重點觀察的人員,明確觀察時間及頻次等。
觀察員是行為觀察的主體,必須經過專項培訓且獲得授權,行為觀察人員一般2至3為一組,通常由項目經理部成員和HSE體系人員擔任。
確定觀察區域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一般選擇高危險作業區域,如日常安全安全檢查報告、HSE審核報告、事故調查報告中安全隱患較多的區域,存在交叉作業的工作區域或有新進場員工作業的區域等,有針對地選擇觀察區域,才可以發現問題。
現場所有人員都可以作為被觀察的對象,但可以有選擇地進行重點觀察,比如新員工、經驗欠缺者、工作壓力較大者、行色匆匆者等。
觀察實施

表1
觀察。觀察員進入觀察區域后要先選定觀察對象,觀察其作業行為30至60秒,隨后向被觀察者進行自我介紹,告知觀察的目的,并且申明觀察還需持續一段時間。需要注意的是,當觀察員發現有嚴重威脅到員工生命、健康以及環境的不安全行為時,應立即制止,觀察計劃終止,并立即就該不安全行為進行討論。觀察員在告知觀察目的時應注意時機,不能在其進行危險操作時告知,而要在被觀察者完全處于安全狀態時方可介入。
在觀察過程中,應當注意被觀察者的反應、位置、個人防護裝備以及工機具、程序與標準、人機工程學、工作環境等,發現安全行為和不安全行為。
關注人員的反應、追蹤消失的行為,是行為觀察的重要內容,因為這些反應可能是不安全行為的線索,如果觀察不到,就無法采取防治措施。
溝通。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禮貌地打斷被觀察者的作業,以尊重對方態度反饋所觀察到的信息,與被觀察者溝通,肯定作業中的安全行為,指出需要加以矯正的不安全行為,并努力獲得對方的認同。主要從以下五個步驟:
觀察記錄
為確保行為觀察的有效性,需要記錄觀察結果,如實描述所觀察到的安全行為及不安全行為,同時詳細記錄被觀察者的困惑及建議,初步判斷不安全行為發生的原因,為下一步總結分析打好基礎。
觀察分析
對觀察記錄進行分析,統計相關信息和數據,掌握員工行為的整體狀況,在此基礎上設定行為的可接受度。
改進建議
根據觀察分析的結果以及設定的可接受度,對HSE管理工作提出改進建議。需要注意的是,應當將改進情況反饋至被觀察者,增強被觀察者的認同。
為提升HSE管理,該單位于2015年4月在核電現場推行“行為觀察”,提高了員工發現、糾正、報告不安全行為的意識和能力,安全行為得到強化,同時檢查發現HSE管理體系運行存在的問題,并予以不斷改進。
現對高峰期的某核電項目部2016年1~3月份行為觀察的開展的情況跟蹤、對比分析。見下:

表2

表3 某核電項目行為觀察分析表
統計顯示:在不安全行為中個人防護裝備、員工的位置、工具和設備、人體工效學、環境整潔等5項違章較多。
為進一步了解不安全行為發生的根本原因,現對各觀察項目進行統計分析:

圖1 員工反應分析

圖2 個人防護裝備
其中85.71%的人員在行為觀察中會對其不安全行為進行糾正,表明員工知曉正確的安全行為,但安全行為未能得到落實。
特殊防護用品佩戴缺失達54.84%,集中于噪音、煙塵環境作業,主要是天氣炎熱,員工不愿意佩戴耳塞、口罩等防護用品。
35.48 %的被觀察者未嚴格按照程序施工,9.68%的被觀察者對程序不清楚,表明施工方案或技術交底存在死角,且施工作業過程控制不嚴。
現場作業人員可能被砸到、掛到、滑倒、絆倒,表明現場施工作業安排不合理。
現場機具58.54%帶病作業、36.59%未掛牌或未定期檢驗,表明現場機具出庫及使用前檢查失效。

圖3 程序與標準

圖4 員工的位置

圖5 工具和設備

圖6 環境整潔
作業面文明施工較差,占47.62%,表明現場作業人員認知存在偏差,現場作業環境標準化認知較差。
通過觀察項目的分析可以看出,該項目部一線作業人員熟知現場管理要求,但認同率較低,施工過程監督有缺失,需要從以下5個方面改進:
調整培訓教育方式。從培訓對象、授課講師、培訓課件等方面分析,制定培訓計劃,提高員工對企業文化及管理要求的認同。
強化勞動防護。煙塵、噪音等工作場所配備的特殊防護用品舒適度較低,須組織人員對作業場所進行評估,改進現場作業環境或防護用品。
加強施工過程監督。現場施工過程監督不足,須安排技術人員現場加強施工的監督及指導。
施工機具過程保養及檢驗存在不足,須加強過程管理。
施工安排不合理,存在交叉作業,須優化施工方案。
安全行為觀察在該單位的9個核電現場得到推廣,實踐效果較好,具有以下優點:
是安全“以人為本”的體現。行為觀察是一種主動管理,以人為中心,通過行為的觀察和測量,評估管理的合理性,以此改善人員行為,可以有效消除事件發生前的危險因素,避免不安全行為,從而降低事故事件發生的概率。
是“安全管理全員參與”的實踐。行為觀察是一種較為簡單管理工具,現場的管理人員均可使用,發現問題所在,改進管理績效。
是“要我安全”和“我要安全”轉換的橋梁。行為觀察工具允許員工參與討論自身工作職責,有助于員工對企業文化及管理要求的理解和認同,增強人員安全意識、改善人員態度,進而營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
(作者單位:中國核工業華興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