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律師 王景龍 石井川 常 亮
買保健品返利 上當沒商量
文/律師 王景龍 石井川 常 亮

[事件回放]
王老太是一名退休工人,兒子結婚另過,孫子由其姥姥照看。王老太在家閑著無事,常趕點兒去附近參加保健品公司組織的講座,雞蛋、掛面、洗衣粉、醬油、醋……每次都有禮品受贈。這些講座大多租用飯館、酒店,在清晨五、六點就開始了。為了多走幾個點兒,她往往4點鐘就出發了,一天去兩三家。一天,她被一教授的 “萬能口服液”講座打動了。這種口服液,是一種獲得“國家專利”的保健品。錄像展示,患了中風癱瘓多年的一位86歲老太喝了它站了起來;得了腸癌已轉移到肝肺的83歲老頭兒喝了這種口服液,癌細胞不見了;根治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便秘、風濕關節痛等中老年疾病,更是小菜一碟。該口服液每瓶30毫升、售價598元,48瓶一個療程。購買一個療程當場返利一萬元,購買二個療程服完后返利六萬。一次買兩個療程等于口服液白喝,還能賺得4000元。回家后她和一直受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眼病、便秘困擾的老伴兒商妥,拿出了積蓄56000余元一次買了兩個療程的。購買后,老伴兒停了施慧達、胰島素、麻仁滋脾丸等醫院開的藥,只服此口服液。誰料,高血壓、便秘沒解決,一個月后老伴兒因高血糖昏迷住進了醫院,這時方知上當,去找賣“萬能口服液”的專家,留下的地址無此單位、留下的手機為空號。別說是返利,就是退貨也找不到人了。
[律師說法]
保健品,是 “保健食品”的通俗說法。保健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不是藥品,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根據我國《食品衛生法》的有關規定,保健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及廣告,不得宣傳療效。“專家”把保健品當藥品宣傳,一看就是違法的。掌握了這一點,就懂得不要用它來治病,就不會上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