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視為住房危害的天敵白蟻其實是一群勤勞的分解工,它們之所以被大多數人討厭,只是因為它們跑錯了地方。
森林里勤勞的分解工
樹木當然是森林里必不可少的,正所謂無木不成林。但是你是否想過,當這些大數倒下了以后,它“體內”從土壤中汲取的那些營養要怎么回到生態系統中呢?答案是白蟻,而且從某種程度而言,白蟻在這一生態系統循環中是無可替代的。
或許你會疑問,要分解樹木不是有微生物嗎?那些細菌、真菌同樣有分解樹木的功能呀。沒錯,微生物同樣有分解的功能,但它們需要很長的時間。而只有白蟻能快速的將這些樹木分解變為養分返給土壤。不僅是分解樹木,森林里的白蟻同樣“兼職”分解干枯的樹葉、草枝等。
那些樹木枯枝被白蟻吃掉后,一部分轉化為富含有機物的土壤,另一部分則變為白蟻的肉身,白蟻的肉身同樣養活了森林里那些以白蟻為食的動物,穿山甲就是其中之一。它們還吃動物的糞便,數據顯示在一個區域內有三分之一的動物糞便都是被白蟻在一個月內分解掉的。
簡直是生態衛士
白蟻除了做分解工,它們還是深林里不可替代的森林衛士,它們的活動可以從土質、透水性、營養等方方面面改造土壤。以色列沙漠地帶的白蟻可以將食物里80%的碳和65%的氮吸收轉化并以糞便的形式固定,結合當地白蟻的重量,每公頃內的白蟻可以把237公斤的碳和4.3公斤的氮從死亡的植物里轉移出來。
而在非洲稀樹草原的大白蟻更是傳奇,它們還能建造高大的蟻丘。蟻丘的作用就多了——給動物提供庇護所,比如生活在非洲的一些貓科動物以及長相呆萌習性兇惡的蜜獾。蟻丘里的白蟻通過覓食和排泄,本身就極富營養,長在蟻求丘周圍的植物便靠著這“樓臺”瘋狂生長,很多食草動物特別喜歡去蟻丘周圍溜達,那里吃的多。

此外,白蟻還是森林里“優勝劣汰”自然循環的助推者,健康的樹木分泌防御性化合物,讓白蟻不能靠近,而那些將死或是遭受嚴重破壞的樹則無法分泌這類化合物,白蟻就選擇進攻它們,加速森林自然系統的生態循環。它們簡直是森林里的生態衛士。
吃雞樅別忘了白蟻
在貴州、云南等多地生長著一種珍貴的食物——雞樅。雞樅不僅味道可口,還富含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蛋白質、脂肪,還有各種維生素和鈣、磷、核黃酸等物質。然而很多人不知道,雞樅的生長是離不開白蟻的。
確切的說,雞樅是與白蟻共生的真菌。白蟻為雞樅菌建筑蟻巢,是由于雞樅 菌不具備纖維素酶或僅有酶源(酶前體),須由共生體提供分解的碳源,或誘活纖維素酶,為雞樅菌生長提供營養源;另一方面白蟻取食雞樅菌的活菌絲體,在體內分泌出多種酶,有助于白蟻將吞食的植物殘體進行消化,并排出大量糞便,其糞便含有大量氨基酸和蛋白酶,又為雞縱菌的菌絲體的生長提供氮源和食物,為子實體發生和形成創造了條件;白蟻的活動和繁殖,又將雞樅菌擔孢子得以傳播,而息息繁衍,兩者互助互利,和諧相處。
看吧,白蟻真的有很多優點。人類有時肆意破壞掉了白蟻苦心經營的森林,對于毀壞木制結構建筑這這樣十惡不赦的可惡行為而言,在白蟻看來只是它們在兢兢業業的工作而已。當人類將它們趕盡殺絕之時,它們或許還會在心里疑惑:“這……這不就是一堆木頭尸體嗎?我能怎么辦,我也很無奈呀。”(編輯/有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