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美國女孩莉迪婭是個資深宅女,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看電視。19歲那年,她因為骨癌右腿被截肢,曾經想成為一名時尚模特的夢想也戛然而止。就這樣沉淪了五年,她不敢觸及任何與時尚相關的信息,不敢看電視里的模特走秀,甚至每每看到那個冷冰冰的假肢時,一股嫌惡感就會從心底升騰。
一天,哥哥帶著小侄女來看莉迪婭。小侄女是在莉迪婭被截肢時出生的,莉迪婭一直很抵觸見到這個小女孩兒,只要看到她就會不由自主地撫摸腿上的傷疤。可小侄女很喜歡她,一進門就纏著她一起玩洋娃娃。
莉迪婭本能地逃避,戴上耳機倒在床上。小侄女見她沒反應,就自己玩起了給洋娃娃換衣服的游戲。幾套衣服換完,小侄女都不滿意。突然,她注意到紙簍里一條被莉迪婭剪爛的裙子。
這是莉迪婭大學時的競爭對手送的,她們有著同樣的夢想,現在對手終于走上了T臺,而她從身體殘缺的那一刻開始封閉了內心,也失去了看到美的眼睛。此時,小侄女正將那條帶著嘲諷的裙子一塊塊取出,在洋娃娃身上比劃。
哥哥帶著小侄女離開后,她不經意看到了床頭柜前立著的假肢,那上面被“穿”上了一塊塊碎布。莉迪婭忍俊不禁,覺得小侄女可能把假肢也當作洋娃娃了。她解下系在假肢上的碎布扔進紙簍,然后蹦著去客廳看電視。屏幕上呈現的是一場時裝秀,她看不下去了,正打算換臺,卻聽到一句旁白:時尚無處不在,不僅是模特身上的服裝,還有她們的耳飾……
耳飾?莉迪婭的手頓住了,目光回轉,她看到模特佩戴的耳環造型各異,不僅與展示的服裝很搭配,更烘托了時尚大氣之美。耳飾可以代表時尚,那么假肢是不是也可以呢?她突然想起小侄女系在假肢上的破裙子布料,一個大膽的想法在腦海中閃現出來。
莉迪婭在紙上畫了起來,還配上了顏色,然后讓哥哥幫忙找工廠加工了出來。經過反復修改后,她終于拿到了自己設計的假肢封套,卡其色的底色上是如電影膠片般的圖案,彰顯著高大上的時尚氣息。她愛不釋手,第一次愉快地穿上假肢并拍了照片,還放在了社交網站上。令她沒想到的是,點擊量一路飆升,許多網友轉發點贊,還有同樣需要假肢的網友給她留言,詢問是在哪里定制的。
這讓莉迪婭得到了很大的鼓勵,于是她創立了假肢封套設計工作室,專門為不同類型的假肢設計可以展示美的封套。這些風格不同的假肢封套共有12款,每一款假肢封套都詮釋著不可否定的時尚之美。
莉迪婭從沒想過自己卑微的內心會被假肢封套治愈,更沒想過會成為假肢封套設計師。她淡然地說:“截肢后我的內心很封閉,我想追求時尚,表達心中對美的理解,卻始終被冷冰冰的假肢困住。所以,我希望通過時尚且有個性的假肢封套去表達自己,去決定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
時尚無處不在,創意更是如影隨形,但站在成功終點的,往往不是才華出眾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時機去努力開創的人。
(馮國偉摘自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