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婧
重慶商務職業學院
基于高職院校創業創新類課程群建設研究
——以會計專業為例
王 婧
重慶商務職業學院
自2014年以來不斷提出高校教育要培養創業創新人才,我院會計專業也在向著這個方向不斷改革,本文就會計專業創業創新改革提出幾點建議。
會計;創業創新;高職院校
2014年李克強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發表講話時提到,要借改革創新的 “東風”, 推動中國經濟科學發展 ,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 “大眾創業”、“草根創業” 的新浪潮, 形成 “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態勢。創新和創業是密不可分的,針對職業教育的特征——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我院會計專業也在向著創業創新不斷進行改革。現就我院會計專業的改革提出以下意見:
我院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是在2016年進行修改的,當時并沒有過多去考慮學生創業創新能力的培養,還是按照傳統的會計專業對于人才要求來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但是現在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創業創新的教育理念也不斷提出,我們也希望培養出來的學生是能夠與時俱進的,能夠滿足社會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所以我們專業課的人才培養方案必須得做出相應的調整——側重培養學生創業創新能力。
在《會計基礎》這門課程中,我們可以在講授籌資階段的業務時,在以前的教學基礎上多加入一些專業知識。例如,我們可以告訴學生,一般小型企業在籌辦時,可以是個人獨資,也可以考慮多人合伙。根據不同情況的資金來源,我們還要告訴學生經濟業務的賬務處理情況。在《財務會計》課程中,投資這部分的內容我們可以加強。讓學生潛意識里知道,企業除了產品(服務)銷售可以賺錢以外,我們還可以進行交易性金融資產投資、持有到期投資、長期股權投資等都是可以為企業創造利潤的。除此之外,考慮到我院是商貿學院,可以在工業會計的基礎上,加重商貿流通企業的業務核算,而且我們的學生出去創業,畢竟受到資金的限制,可能更多考慮的也是商貿企業的創業。
我們總是希望學生具有創業創新的思維模式,但是如果作為傳授知識的老師都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如何去培養學生的能力,所以我們首先得培養老師的創業創新能力,不然老師是沒有辦法把這種理念傳遞給學生的。其實我院的老師在這方面實際上也沒有進行過系統的學習,可能有想法但是也不能很好的傳遞給學生,所以我們是非常有必要先讓我們的老師進行系統學習的。
我們的老師針對創業創新這個內容可以去全國高校進行系統的培訓。現在就創業創新這塊有很多專家研討會或者培訓課程,我院可以先派專業帶頭人去學習培訓,把別人的教學經驗、教學方法等仔細研究,特別是如何讓專業會計的學生擁有創業創新能力。學習完成以后,我們可以按教研室分別組織內部學習,讓專業帶頭人向老師們傳達創業創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然后大家一起來討論,針對我院的學生的狀況,以及畢業創業走向問題,如何給我們的學生傳授創新創業的理念。
再來,在暑期,我們可以邀請相關專家來我院就創業創新問題,對所有教師進行全面系統的培訓。培訓完成后,我們可以出臺相應的考核辦法,例如各院系組織討論,修改人才培養方案,也可以組織一次考試等,來檢驗老師們是否“合格”等等。
為了培養學生創業創新的思維,我們不僅局限于專業課程的改革,我們還要著眼于基礎課程的改革。在大一第一學期和大三第一學期,我們可以加入一些創業就業課程。例如在大一第一學期我們可以開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創業指導》的課程,增強學生的創業意識,進而對整個大學生活也會有整體規劃,豐富大學生活。剛剛高中畢業的學生,對于以后就業還是很迷茫的,大學生活可能也沒有具體規劃。作為大學老師,我們有必要告訴學生畢業后就業會遇到的種種問題,為了順利就業,他們應該如何面對大學生涯。學生們只有在有了比較明確的目標和方向后,才能朝著那個方向努力奮斗。然后在大三第一學期,學生即將面臨就業問題,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開設《就業指導》之類的課程,不僅要從心理上支持學生,還得從專業的角度來給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希望成功幫助學生完成就業創業。
筆者就所在學校會計專業目前遇到的創業創新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意見,涵蓋情況比較少,并不能適合所有學校的現狀,僅供大家參考討論。
本文系重慶商務職業學院一般項目“基于高職院校創業創新類課程群建設研究——以會計專業為例”階段成果之一。編號:2016XJKTYB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