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鳳凱
濱州市濱城區建設工程材料檢測站
淺談建筑工程整體地面的關鍵施工技術
鄒鳳凱
濱州市濱城區建設工程材料檢測站
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使得人們對于大規模建筑物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多用途綜合大廈、大規模工廠日益增多。因為大規模構筑物占地面積較多,對建筑地面的要求必須達到一定的水平,以符合建筑品質、項目水平以及真實需求等每個部分的有關標準。為了符合需求,就需要對整體地面建筑技術進行全面解析,使每個建筑環節都能夠有所改善,提升建設水準并且為項目品質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建筑工程;整體地面;關鍵施工技術
1.1 膠凝材料
一般而言,建筑工程中整體地面工程所采用的膠凝材料大多為水泥,出于技術規范要求最好選用硅酸鹽水泥,強度等級不要低于33MPa,之所以選擇該種水泥原因在于其與其他水泥相比有著水化熱小、早期強度高、干縮性小等顯著優勢。就一般工程而言也可選擇礦渣硅酸鹽水泥,強度等級也要不小于33MPa。無論選擇哪種水泥,混凝土集料配比設計與攪拌等工序一定要按照程序進行,并切實落實每一項工序。設計混凝土配合比時需要采用科學的實驗工具在實驗室進行,驗證過配合比比例后才能正式應用于工程,施工現場要嚴格按照水泥、砂礫等配合比稱量原材料,并配比一定比例的水進行攪拌,攪拌過程中注意材料的添加順序與攪拌時間,確保形成工程等級需要的混合料。一切工序按照科學實驗結果進行,才能確保形成后的混凝土干縮性小、水化熱小,且耐磨。
1.2 細骨料
混凝土中除了要配置保證強度的小石礫等粗骨料外,還需要配置一些保證混凝土密度的細骨料。水泥砂漿面層一般所采用的細骨料多為砂,細砂。混凝土中的含沙量最好不要少于三分之一,因為含量多或少會影響到細骨料繼配,如果細骨料級配不符合標準將影響導致混凝土耐磨性下降,干縮性較大,使用后很可能出現裂縫等問題,嚴重影響地面的使用壽命。
1建筑工程整體地面施工中的基層處理技術
基層處置是最重要的項目,由于其和基礎層構造后期水泥砂漿地面的抗磨性以及強度有著直接的關系。最開始,在建筑部位上鋪設大小一樣的碎石,進行碾壓之后在建筑地坪,方便解決現澆筑地坪在多次載重下形成縫隙等品質毛病。面層混凝土灌筑作業是確保地面品質的重要工作程序,灌筑混凝土要使用分區分層次的灌筑形式,就是把整體地面劃分成很多一樣大小的區域,按序進行建筑。底層灌筑完成之后,要使用震動設備勻稱的搗實,把混凝土里面的空氣清除干凈同時勻稱的鋪筑在地面上。為確保基層處置環節的質量,要打掃干凈之后,保持比較干凈的建筑條件。在灌筑完混凝土之后,等其固定成型之后再使用鑿毛設備把表面鑿平整,使其符合平整度的標準,然后再用清水進行清理,清理掉外層的塵土,在開始下一個環節的建筑。
2建筑工程整體地面施工過程中的模板工程施工技術
地面施工技術進行中,要運用彈線找規矩的方式進行建設,具體的操作主要表現在這幾個步驟:一是,在彈基準線地面抹灰前,應該在墻面的四周彈出一道基準水平線,使之成為水泥砂漿層面進行標高的根據。在拉好水平基準線之后應該運用水平基準線測量出地面的標高并且反彈回墻上,使其成為地面面層建筑的水平基準。在進行彈線時,要依據建筑工程的相關規定對墻面進行彈線;二是,做標筋。根據做好的水平基準線,工程建筑人員應該從墻角開始,每隔一定的距離,用水泥砂漿進行標注。等到標注完成后,在墻面上做出從橫方面同樣長的標筋,進而達到控制面層高度的目的;三是,找坡度。在進行地面建設時,對于浴室、廁所、廚房的地面要做好坡度設置的工作。如果房間有地漏,要對地漏四周進行大于百分之五的泛水,防止地面積水以及倒流水的現象發生。四是,校正。將以上內容全部校正核對過,才可以正式實施面層涂抹工作。
3建筑工程整體地面施工中的面層涂抹施工技術
建筑工程整體地面施工進入到面層涂抹工序后,說明,整體地面的施工基本上已經結束,因此,相對來說,面層涂抹的施工工藝對于建筑工程整體地面施工質量的好壞有著十分重要的關系。在對面層進行涂抹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將其用清水清洗一遍,保證面層的濕潤,從而使得面層涂抹的工作質量得到有效的保證。在各標筋之間用混合料進行一定的填鋪,與此同時,還要進行相關的拍實工作,從而使得表面的平整度得到切實的保證,在進行拍實之后,還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利用鐵抹子將其抹平,從而使其表面保持在細致的狀態下,直到表面的水分完全溢出為止。如果所有的涂抹工序都已經完成,但是其表面的水分還沒有完全的溢出,那么可以向面層的表面撒上一層干水泥,從而將面層表面多余的水分吸干,保證表面的施工質量。混凝土初凝之后,為了保證面層的質量,可以在其上面涂抹一層混凝土,同時對其進行壓實、壓光,使得混凝土內部存在氣泡、空隙的問題從根本上得以消除,并保證其表面的光滑平整。
4建筑施工中整體地面的養護
通過以上地面壓抹工作的進行,基本的地面建設已完成,但是整體地面的養護還是要繼續進行的。地面的養護工作要在常溫下進行,在地面上覆蓋一層草墊,以確保在地面硬化過程中有適量的濕度。另外,施工人員要按時定期對地面進行灑水,灑水的水量要適宜,不能過多或過少。水量過多,地面就會有起皮的現象生成;水量過少,地面就會出現起砂與干裂的現象。一般而言,對地面進行養護的時間應該要多于七天。
結束語:
建筑工程中整體地面施工技術是一項基礎性工程,是保證建筑物結構安全、穩定的關鍵工程,為了保證其施工質量,除了嚴格落實文中提到的工序外,還可在原材料選擇上多下功夫。目前,大體積混凝土是建筑基礎工程中最廣泛使用的施工技術,其具有強度大、穩定性好等顯著優勢,為此可以結合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相關技術要點,切實推進地面整體施工技術發展。但是,應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需注意裂縫問題,需采取有效的防止措施治理裂縫等病害。
[1] 趙海東,趙鳴,沈水明.超長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溫度響應[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0年04期.
[2] 張琦彬,劉興遠.某磚混結構住宅樓墻體裂縫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3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