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秋
江蘇省沛縣水利交通建筑安裝工程總公司
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 維護農業生產正常運行
馬艷秋
江蘇省沛縣水利交通建筑安裝工程總公司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全面發展及完善,我國逐漸追求全面化均衡發展目標。農業是我國自古以來地位顯著的經濟發展方向,對于社會經濟以及我國人們生活平的提高,對于解決三農問題都是至關重要的。就目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惠民性有目共睹,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仍有“重建設,輕維護”的問題存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能否做到有效的管理和維護,關系著農村經濟發展是否順利。本文分析了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旨在幫助相關人員做好這一管理工作。
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措施
隨著我國農田灌溉需求量的逐漸增加,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數量日漸增加。由此可以看出,農田水利工程的應用價值是比較高的,所以做好工程建設的管理工作,確保這一工程可行并能充分發揮其實用價值非常有必要。
2.1 管理體制存在漏洞
在進行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過程中,工作人員主要依據管理制度來開展相應工作。但由于缺乏經驗,所以相關部門在構建制度的過程中,忽視了很多內容,這樣存在漏洞的管理體制就無法成為開展管理工作的堅實后盾,從而導致很多優秀工程規劃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很難實現預期目標。
2.2 工程建設統一管理、統一規劃
鄉鎮水利工程的建設沒有人進行統一規劃,所以工程建設大多數是本地人的行為,但也有的是縣里進行的,有的是鄉里的行為,這樣就會使資金、規劃設計和施工方面很難進行統一,這樣在工程技術方面和合理開發和帶來的社會經濟效用等方面都不能相輔相成,工程建筑的設計沒有統一規劃,很多工程建設盡管從各個方面,如調研、勘查、進行論證和設計以及到動工這一系列步驟,都會盡量的做到節省資金和資源,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工程建設后多年建筑還是有很多不能解決的問題。
2.3 工程資金不到位,偷工減料
在工程建設時,國家的水利部與財政部對實施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共同啟動,但實際情況并不如人意,國家補助的項目資金比例并不能滿足實際的需求,資金供應成為主要問題,因地方財力有限,資金缺口越來越大,這一問題嚴重影響到水利工程的建設。而目前建筑材料價格節節攀升,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成本加大,故而施工單位降低了成本,選擇價格偏低的材料,很多不能滿工程的標準規范。層層轉包的問題,轉包單價偏低,造成承包單位偷工減料,欺瞞監理單位。這些現象在施工中較為普遍,嚴重影響工程安全運行,給工程運行帶來了隱患。
2.4 水利工程的基礎比較薄弱
近些年來,盡管政府不斷增加對農業水利工程的投入建設,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已經建設完畢的水利工程仍然無法滿足現代農業大力發展的需求。造成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有兩點,第一是許多農業工程基本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建設,經過三十多年的風吹雨打,如今這些農業水利工程都已經面臨老化的局面,甚至有一部分水利工程已經無法正常運行,導致水利工程的功能無法正常發揮,不能保障農業的發展需求;第二是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農業經濟發展迅速,農業的發展在規模上大大提升,現存的農業水利工程基礎設施根本無法繼續滿足農業生產需求,存在很大的水利空缺。因此,農業水利工程管理方面一定要重視水利工程基礎不足的問題。
3.1 轉變管理理念,加強對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視
根據農業生產當中水利工程的管理現狀問題發現,水利工程的管理嚴重缺失,而且管理方法嚴重缺乏有效性措施。因此首先,必須轉變思想觀念,從思想層面入手,重視水利工程管理問題。其次,要與時俱進,具備先進的管理理念,進行水利工程的全面化管理,采用科學的管理方法。比如加強對水資源的管理,將無償用水現象有效杜絕,將水利的公益性進行廢除,以加強農業發展的觀念。另外,加強水利工程管理問題,應當加強水利工程管理的資金投入,而不是一味地將資金花在水利工程建設上。在建設水利工程之前就應該規劃好水利工程管理問題,工程建設與工程管理統一化,不可分開而論。要不斷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地位,將工程缺乏管理的后果進行公開教育,加強水利工程管理的人員安排,提升管理人員素質等。
3.2 加強資金管理制度,加強工程質量監理
政府應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扶持力度,因地制家的對當地生產區進行重點扶持,對小型農田水利設施進行完善,通過多渠道的資金籌集,加大資金投入,對農業生產基礎建設進一步增加,完善農業基礎生產設施的基本條件。同時涉及相關農業部門也要做好配合工作,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施工監理工作是整個工程質量管理的核心,發揮質量監理對施工質量管理起到重要作用。確保工程的正常運行,杜絕質量不合格的問題出現。為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安全運行做好基礎。
3.3 農田水利建設與農村經濟協調發展
隨著時代發展,社會進步,農村的經濟也在在不斷發展,相比以往也有了很大改善,農村的經濟也在不斷的發展進步,農田水利工程的發展也要與農村的發展相輔相成,水利工程建設的發展不僅是完成灌溉農田,引水等基本的作用,還要不斷發展,努力實現新型的水利目標,使生態環境也能在其中受益,農田水利的發展和農村經濟的發現應該結合起來,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設也可以使農村受益。只有實現農村經濟的發展才能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的社會。
3.4 加強灌區管理,提高灌區供水能力
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建立起“企業+用水戶協會+用水戶”的新型供水模式。水管所實行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為灌區供水提供水資源,負責灌區渠首及配套渠系建筑物的統一管理、使用和維護;灌區斗渠及田間工程設施的維護、管理和使用權,全部移交農民用水戶協會,實行民主管理。
綜上所述,作為利國利民的一項民生工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代表著國家對三農政策的關懷。在農業生產當中,水利工程的建設是其中重要的內容,水利工程的管理更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因此,要求管理人員和廣大農民群眾具有良好的維護管理意識,不斷提升維護管理技能,將管理工作落實到實處。
[1]吳天驕,徐國偉.農業水利工程的建設與管理淺述[J].綠色環保建材,2017,(02):178.
[2]徐國偉,吳天驕.芻議農業水利工程存在的問題及管理對策[J].綠色環保建材,2017,(0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