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劉 洋 2.董文海
1.遼寧愛沃格林節能技術有限公司 2.宇星科技發展(深圳)有限公司
淺談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防治
1.劉 洋 2.董文海
1.遼寧愛沃格林節能技術有限公司 2.宇星科技發展(深圳)有限公司
礦山資源是人類經濟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資源,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對于礦山的開發活動也日漸頻發。由此也導致各種各樣的地質災害頻發。對于我國,由于礦山治理制度、措施等相對滯后于礦山開發,治理成效一直相對不明顯,次生的環境問題也相對嚴重。隨著我國法制和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如何在礦山開發的同時做好治理成為一項需要各方關注的熱點和焦點。
礦山;災害;防治;環境保護
縱觀當今世界,中國無疑是發展中國家礦山資源相對豐富且需求較為旺盛的國家。這種高需求下也使得我國成為礦山資源浪費較為嚴重的國家。當前而言,我國的礦山資源在助力我國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我國的礦山資源治理提出嚴峻挑戰。想要減少礦山地質災害的發生,就必須加大對礦山環境的監督管理力度,重視礦山地質災害的潛在隱患,提高礦山企業和礦區居民對礦山環境的保護意識,優化礦山地質災害各項管理工作,促進礦產資源開采、環境保護、社會經濟統一協調發展的概念。
礦山地質災害類型很多,若單從災害發生的速率加以區別,可分為突變型礦山地質災害,如礦坑突水、瓦斯爆炸、巖爆等,另一種就是緩發型礦山地質災害,如采空區的地面沉降,水體污染等。這種分類方法有利于對地質災害的成因進行深入探究,才能根據各種地質災害類型制定相宜的防治措施。人為地質作用過程中不合理或者不科學改變地質環境,進而誘發的地質災害基本涵蓋了除火山噴發之外的所有地質災害類型。
礦山地質災害破壞了地質環境,造成了巨大生命和財產損失,因此,對礦山地質災害的防治十分重要,一按分為重點防治區、次重點防治區和一般防治區。
(一)重點防治區防治措施
1、合理設計邊坡參數,加強邊坡監測,建議作擋墻穩固邊坡,開挖后如果出現開裂變形,建議做專門的工程地質勘察。2、對于原有的災害點,做好邊坡加固和預防工作,盡量消除因礦山開采而誘發災害復發的隱患。3、渣場棄渣嚴格作好方量及邊坡坡度的設計,作好擋墻設計,設置攔渣壩,防止泥石流的產生。并充分、合理利用渣場,嚴禁隨意棄渣。4、對于坑道開采,在坑道內一定要作好支護,做到邊開采邊支護,防止因礦頂坍塌、冒頂等而產生的危害,尤其上方有住戶處要預防引起上部地面開裂。
(二)次重點防治區防治措施
在進場公路、礦山生活區建設中,會形成大量的邊坡和一定數量的棄渣,可能形成邊坡失穩,造成滑坡和塌方;沿途不合理的棄渣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可能形成坡面泥石流,可能有滾石和飛石危害。1、科學黑的實際邊坡參數,并進行合理支護和加固,邊坡上應設置排水溝,做好地表排水措施。2、加強工地管理,合理堆放棄渣,嚴禁隨意棄渣,在險要地段建設攔擋滾石和飛石的設施。3、開采結束后,將棄渣場扒平覆土,植樹還林,恢復植被。
(一)加強法律法規建設和實施
嚴格的法律法規和完善的監督機制是實現礦山環境保護與環境問題防治的根本保障。加強法制和制度建設,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體系,使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各項管理納入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的軌道。結合本地區礦山地質環境的特點,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制定礦山環境保護管理法律法規、產業政策和技術規范,其立法和監督管理應該貫穿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全過程,從礦產資源的勘察、規劃、項目設計、開采或加工直到礦山閉坑和生態恢復等各個階段,加強礦山環境保護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使礦山環境保護工作盡快走上法制化的軌道。
(二)開發與保護并行
礦業發展為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是我國經濟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同時也導致了嚴重的生態環境破壞問題。例如對水資源、土地資源、植被等的破壞,以及在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產生的“三廢”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等。因此,在進行礦產資源開發時,應本著開發與保護協調發展,即在開發前、開發中和開發后,同時進行環境保護。在開發前,應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對礦區及其周圍環境認真進行勘查,特別是地質條件的勘查工作;在開發過程中,應盡可能較少地占用和不占用已有的耕地、農田、植被區等,對開發中產生的廢棄物應遵照排污標準進行處理。在開發后,應及時采取措施對礦區周圍的環境,尤其是對已被破壞的土地資源、植被進行恢復,如土地復墾措施,可將采剝與復墾同時進行,既降低成本,又能使破壞區域及時恢復綠化。
(三)礦山開采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
對于礦山環境的綜合治理工作,只有首先將工程治理措施和環境生物保護措施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最終才能達到礦山環境綜合治理的根本目標。在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的各種工程中,只要配置科學、合理,就能夠徹底根治地質環境災害,但是其中的缺點是投資范圍過大,然而當前的生物措施恰好能夠彌補環境工程治理的顯著缺點,摒棄其投資范圍相對比較小,能夠有效的改善礦山周邊的小氣候特點,最終使其可以廣泛地應用中礦山地質環境的綜合治理工作中。
(四)為礦山環境治理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
礦山環境治理往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只有強有力的經濟支持才能有效降低礦產資源開發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因此,要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妥善解決款山環境保護與治理的資金問題,同時可以鼓勵社會捐助,積極爭取國際資金,擴大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的資金投入。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礦業經濟的迅速發展,礦山開發所帶來的環境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導致礦山環境的治理難度也越來越大,若今后不及時對礦山環境采取保護措施,將會帶來不可逆轉的生態與環境問題,也會嚴重阻礙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步伐。因此,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應對可能出現或已經出現的礦山環境問題及時進行分析研究,提出科學有效、適當可行的保護與治理對策,達到礦山開發與環境治理同時進行,從真正意義上做到礦產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達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目的,實現“綠色礦業”的發展模式。
[1]唐躍文,燕淘金,王輝.我國礦山地質環境現狀與保護的新思路[J].西部探礦工程,2010(6):165-166.
[2]楊志云.淺談礦產資源開發中的環境問題[J].科技資訊,2009(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