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財務報表列報改革是國際會計準則趨同過程中一直是倍受爭議的話題之一。財務報表列報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不符合經濟發展的部分,我們應通過一定的途徑將其改進。IASB和FASB聯合發布的《財務報表列報初步意見》關于財務報表列報準則的修改方案變化太大,我國應予以高度關注。本文通過財務報表列報目標及對國際趨同的分析,給予了財務報表列報準則國際趨同的措施,希望對該準則的研究起到點滴作用。
關鍵詞:財務報表;列報;改革;國際趨同;研究
我國現行的財務報表列報準則雖然在一定程度的問題,但對于國際準則趨同,仍然需要謹慎對待。我國財政部于2009年9月2日發布了《中國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持續全面趨同路線圖(征求意見稿)》,根據當前的局勢變化,提出了中國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持續全面趨同的背景、主要內容和安排[1]。對于財務報表列報也成為了一項重要的改革項目。
一.財務報表列報目標
財務報表反應企業的經營狀況,給予企業領導者及上級主管部門一系列的管理信息。對于企業領導者的決策起到經濟發析、對比、成果展示的作用。作為財務報表列報應滿足以下目標:其一,內聚性目標。財務報表對于企業主體的活動起到一定的描繪作用,反映主體活動的內在一致,也就是內聚性的財務圖像。財務報表列報可以清晰地將報表間的有關項目表現出來,將實現報表間的相互補充。其二,財務報表信息的細分目標。財務報表的信息應采用相似的方式進行細分,并對未來現金流量的數量、時間安排及不確定性給予充分的表達。其三,流動性和財務彈性目標。財務報表信息之于使用者來說,是一種工具。可以用來評價企業主體的流動性和財務彈性。對于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短期償債能力、風險預知能力、投資能力等均應有明確表現[2]。財務報表的列報目標清晰明確,那么對于財務報表的國際趨同已有明確的方向,對于財務報表列報的國際趨同研究也更近了一步。
二.財務報表列報準則與國際趨同分析
財務報表列報的改革,有利于提高財務報表之間的內在聯系,為管理者提供了更清晰的財務信息。但針對于我國財務報表列報的特點,有必要進行趨同成本及效益的分析,使財務報表列報國際趨同可以獲益最大化。
1.列報國際趨同成本分析
財務報表列報的國際趨同成本主要包括學習成本和執行成本。學習成本可以理解為各有關方面為更好地適應和遵從新準則而發生的成本。首先,包含會計準則制定機構學習國際新準則、對我國現行財務報表列報準則與國際準則的差異分析、制定國際趨同的財務報表列報準則等所發生的成本。其次,會計信息提供者對于新的國際趨同準則的相關操作規范進行學習、對于新舊準則的差異進行調節會計信息的成本。再次,會計信息需求者也就是管理者,從企業管理的角度,必須對新的趨同準則有足夠的了解,因此也同樣需要對新準則付出相應的成本進行學習和領會。執行成本則是根據制度的變遷而進行相應的賬務調節而發生的成本。包括人員培訓成本、企業轉換成本、財稅部門連鎖成本等。
2.列報國際趨同效益分析
任何事情的改革都是根椐效益來進行的,只有產生相應的效益且大于將要發生的成本,才有改革的動力和必要。財務報表列報的改革也不例外,因此,對于財務報表列報國際趨同效益的分析尤其重要。首先,改革后的財務報表將更好的反映會計主體的財務圖像。在財務狀況表中對于資產或負債的分類,會計主體采用同樣的方法在全面收益表和現金流量表中列示出來,使企業的價值創造業務與價值創造結果更好地連接起來,有助于企業未來價值創造能力進行分析,給財務報表使用者提供了更多、更有利的財務信息[3]。其次,改革后的財務報表有利于管理者進行管理決策。財務狀況表將改變以往以要素為基礎進行分類的方式,而以功能為分類基礎進行替代,從而使得到的財務信息更加明確、更加具體,使報表使用者進一步提煉需要的信息做出相應的決策。
三.財務報表列報準則與國際趨同建議
我國的財務報表列報改革應采取漸進式的改革方式,即在肯定現行財務報表列報準則的前提下,針對某些方面適時進行一系列改革。其一,我國引入“財務狀況表”代替“資產負債表”,意義在于改變資產負債表靜態表現企業資產、負債的狀況,利用財務狀況表可以更加生動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為企業的管理者提供更有價值的信息,有利于管理者做出有利于企業發展的經濟決策。其二,貼近我國的實際情況制定改革實施細則。在以往的財務報表中,過于細分的信息給報表使用者造成了一定的困擾,弱化了報表的可比性的同時,加大了外部審計的難度等。既然提出了財務報表的國際趨同思路,則有必要適應本國實際情況的前提下,進行細致的實施細則的制定。其三,綜合收益項目的列報會涉及到公允價值的計量,完善的資本市場會簡化公允價值的取得,從而使其他綜合收益列報的成本大大降低。由此可見,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的建設、優化資本市場發展環境、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尤其重要。其四,對于財務人員專業培訓及能力培養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尤其是對綜合收益和其他綜合收益,會計人員應有正確的認識,能進行正確的處理[3]。
綜上所述,財務報表列報的國際趨同是拉近中國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有效途徑。作為管理者應把握時機積極參與制定國際會計準則,并爭取在國際會計準則中體現更多的本國特色,以減少本國制度變遷的成本,加速財務報表列報國際趨同進程。
參考文獻:
[1]奚雅媚.財務報表列報準則國際趨同研究[J].經濟論壇,2010(5):171-172.
[2]萬洋.財務報表列報改革及國際趨同芻議[J].經濟師,2012(7):15-16.
[3]黃曄,梁飛媛.國際財務報表列報改革的重要進展與評價[J].財會研究,2014(8):27-28.
作者簡介:
王垚翔(1995-),男,山東省煙臺市人,民?族:漢?學歷:在讀本科,學校:山東科技大學濟南校區財經系,專業: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