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奕飛
摘要:本文主要結合我國鋼鐵行業與物聯網的發展現狀,對于鋼鐵行業企業設備備件費用過高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試圖找到一條解決之路。
關鍵字:物聯網;鋼鐵企業;費用
物聯網的定義最早由比爾﹒蓋茨 1995年在《未來之路》一書中提出,但是由于當時設備有限,網絡并不發達,所以并未引起太大的反響。
1999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建立了“自動識別中心”,當時提出的“ 萬物皆可與網絡互連”,闡明了物聯網的基本含義。
在 2005年,ITU發布了《ITU互聯網報告 2005:物聯網》,正式提出“物聯網” 的概念,包括了所有物品的聯網和應用。目前較為公認的物聯網的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一、鋼鐵行業與物聯網行業的現狀與聯系
在物聯網急速發展的今天,許多傳統產業也發現了物聯網帶來的許多益處,開始在傳統產業的基礎上合理的運用物聯網系統,來降低成本,謀取更高的利潤,比如我國傳統產業之一的鋼鐵產業。
鋼鐵行業作為中國最早發展的幾個產業之一,其歷史之悠久,基礎之雄厚自是不必多說,但同時積弊也不容忽視,比如:
1.污染嚴重;
2.嚴重的產能過剩;
3.體系過于僵化,經營理念落后;
4.現代理論研究還有待提高;
5.備件設備過于昂貴,投入過大。
而物聯網這一充滿活力的新事物,又會給我國的鋼鐵產業帶來哪些好處呢?
眾所周知,作為重工業代表的鋼鐵產業所需的設備備件費用較高,過高的投入對企業來說意味著過高的風險,再加上如今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現狀,讓鋼鐵企業的生存舉步維艱,而物聯網的介入,可以讓這一現狀有所改變。
一是物聯網“以物易物”的模式,極其便捷的信息流通,以及完善的智能化的體系,能夠為鋼鐵產業建立一個相對完善的設備購買體系,通過龐大的信息庫來比較出性價比最高的設備,而物聯網中的物流系統能夠把運輸設備所需的費用降到最低,從而降低鋼鐵企業的成本,實現利潤最大化,風險最小化。
二是物聯網的智能化管理系統可以應用在機械設備的操縱與控制中,從而降低人力的消耗,同時還能提高效率與準確度,實現利潤最大化。
三是物聯網的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能夠使人們在第一時間發現設備的損壞與消耗,并及時進行檢修,把損失降到最低,防患于未然。同時還能將各個設備連通在一起,實現各個項目之間的連通,完善現有的產業鏈條。
四是RFID能夠取代傳統的條碼系統,有效提高了物品識別的遠距離與穿透性,以及商品的防盜性。而物聯網中分布廣泛的感應節點,能有效防止入侵者的攻擊性入侵。這兩個特性能夠大大提高設備的安全性,保障設備不被惡意損壞或假冒偽劣,從另一個方面講,這也是物聯網系統對降低鋼鐵企業設備備件采購費用而做出的巨大貢獻。
五是由于物聯網遍布全球的覆蓋面,其中囊括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先進科技成果與優秀的科學理論,將鋼鐵產業與物聯網有機結合,便于我國鋼鐵企業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與理論思想,改進原有的設備,促進我國鋼鐵產業的產業轉型。
雖然物聯網在中國發展勢頭迅猛,大有當初的信息技術革命之勢,但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它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弊病與漏洞,比如:
1.發展時間尚短,基礎相對薄弱,商業模式并不成熟;2.缺乏相應的人才;
3.受眾面窄,有許多人至今不知物聯網為何物;
4.需消耗大量的財力來維持運營。
雖說物聯網有利有弊,但終究利大于弊,并且我們正在努力克服這些弊端,物聯網的盛行是不可避免的時代趨勢,而鋼鐵企業也需要與物聯網緊密聯系,才能有效的降低設備備件的采購成本,提高經濟效率,實現利潤最大化,促進產業轉型。
二、我國鋼鐵物流的前景及做法
現在物聯網的應用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概念,在工業制品生產、追蹤、進度監察、質量追蹤等方面,一些采用物聯網技術的初級應用已經逐漸展開。目前物聯網的發展已經上升到推動新經濟發展的國家戰略高度。2010年 3月 5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明確提出關注物聯網戰略發展,掀起了第三次信息產業浪潮。所以我國乃至世界的物流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都是要與其他傳統行業進行結合,為傳統行業注入新的生機和能量,保證傳統企業的持續發展,最后取得雙贏的結果。
不僅僅是在國內,物聯網是一個先進、綜合、復雜的網絡系統,同時它還能夠很好的將世界聯系到一起,使信息化高度契合,在降低費用的同時,促進國內外鋼鐵交易水平的提高。這符合中國雖然鋼鐵的產量高,但是鋼鐵的技術遠不及國外的現狀;符合中國未來鋼鐵行業的發展前景。而對于如何讓鋼鐵和物聯網更好的結合,來降低鋼鐵企業設備備件的采購費用,應考慮以下措施:
1.我國鋼鐵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的鋼鐵企業需要加強應對市場變化的反應能力;
2.盡可能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整合信息資源,降低運營風險;
3.伴隨將信息化和自動化結合;
4.改善物流行業現狀,提高資源利用率;
5.改善交通環境,降低運輸成本;
6.努力實現產銷一體,減少中間的營銷環節;
7.提高鋼鐵設備備件的生產技術。
這樣才能達到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結果,以實現利用物流與鋼鐵行業的結合來降低鋼鐵企業設備備件的采購費用。
三、小結
雖然我國的鋼鐵物流才剛剛起步,這方面還存在著諸多困難和問題,但是這也無法抵擋它廣闊的發展前景,我國鋼鐵產業可以依靠物聯網降低設備備件的采購費用,降低鋼鐵企業投資成本,從而促進鋼鐵產業的進一步發展。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我國必將能實現傳統鋼鐵行業與物聯網的完美結合,使鋼鐵行業和鋼材貿易能夠蓬勃發展,改變我國是鋼鐵大國而非鋼鐵強國的現狀。
參考文獻:
[1]規范化的設備備件管理[M].機械工業出版社 , 徐保強等, 2008
[2]采購與供應鏈管理[M].電子工業出版社 , (英)肯尼斯·萊桑斯(KennethLysons),(英)邁克爾·吉林厄姆(MichaelGillingham)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