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舒婕
日本如何建立國家層面的閱讀機制
◎袁舒婕
說起日本人的閱讀習慣,很多人腦海中都會勾勒出這樣一副畫面:在日本的地鐵里,很多人都安安靜靜地捧著一本書在閱讀。雖然隨著數字時代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日本人從看紙質書變成了看電子書,但相對于其他國家而言,日本的閱讀比例依然跑在前列。這種閱讀習慣的養成,和日本優秀的閱讀推廣實踐以及國家政策法規的保障密不可分,日本與閱讀相關的法律條文的頒布為閱讀活動推廣提供了必要的政策保障。
日本從很久以前就開始進行閱讀推廣,在不斷地嘗試中,它的推廣慢慢組織得更加成熟,有了相關法律法規后,閱讀推廣活動也做得更加體系化。
日本如今建有圖書館3000多座,圖書館的利用率很高。而早在1948年2月,日本就制定實施了《國立國會圖書館法》。日本《國會法》第一百三十條規定:“為了便于開展調查研究,國會根據相關法律設置國立國會圖書館”,根據這個規定,1948年6月,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以赤坂離宮為臨時館舍開館。《國立國會圖書館法》在序言里提到了設立圖書館的理念是為了秉承真理、追求思想自由,肩負使命,為各部門以及日本國民提供圖書館服務。
2005年7月,日本國會通過了《文字及印刷品文化振興法》,該法在明確國家和地方公共團體職責的同時,還通過規定相關的必要事項來推進閱讀活動、出版活動等。該法還將日本讀書周的第一天——10月27日設立為“文字及印刷品文化日”,提倡書籍出版,支持出版社的權利和圖書館的建立等。它秉承的理念是:營造所有民眾在任何條件、任何場所,均能平等享受閱讀的權利。
在日本,對閱讀的重視由來已久,而對兒童閱讀興趣的培養則放在重中之重。在過去的20年里,日本各地推出的促進兒童閱讀的活動不斷增加,以便為兒童提供更好的閱讀環境。
從1954年開始實施的《學校圖書館法》在1997年又進行了一次修改。在《學校圖書館法》的推動下,學校開始與地方公共圖書館合作,并且至今已經有一半以上的小學這樣做了。有關調查顯示,日本小學生每年從公共圖書館平均借閱17.1本書,這也清楚地顯示了日本積極推廣兒童閱讀的成效顯著。
2001年12月,《少年兒童讀書活動推進法》在日本國會通過,該法規定設立少年兒童讀書日,并確定推進少年兒童讀書活動的相關政策。有了法規保障,政府在少兒閱讀的資金投入上大大增加。該法還將每年的4月23日定為“兒童讀書日”,這一天前后也都會舉行與兒童讀書有關的活動。
日本的圖書館都特別重視營造親子閱讀氛圍,也會經常通過講故事、話劇表演、主題交流等形式來開展親子閱讀活動。活動的形式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與時俱進,像今年,從4月21日開始,日本國際兒童圖書館推出主題為“日本兒童文學:國際兒童文學圖書館藏書史”的數字展覽。國際兒童文學圖書館過去舉辦過一場同名展覽,這次是將上次展覽的內容進行數字化重新組織,方便人們瀏覽訪問。這個數字展覽展示了日本從明治時期以來每個時期的兒童讀物,內容十分豐富。這些兒童文學也反映了它們那個時期的出版情景,包括社會狀況、價值觀念、兒童在社會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