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敏靈 余小伍
修繕中的紅七師師部舊址
薛敏靈 余小伍
紅三軍七師師部當年紅軍寫的標語
閩西南漳浦縣石榴鎮境內的石屏峰腳下有處小盆地,面積約一千多畝。1932年2月上旬,鄧子恢、王占春、李金發、馮翼飛等指揮的閩南紅軍游擊隊開進山城村,聯合當地“雷公會”,領導人民抗拒國民黨軍張貞部借口防御日本侵略而攤派的“飛機捐”,從此點燃閩南革命的烽火。
1932年4月20日,毛澤東率中央紅軍東路軍攻克漳州。同一天毛澤東在漳州芝山紅樓接見鄧子恢、王占春,聽取閩南革命斗爭情況匯報。毛澤東強調指出,這次紅軍打下漳州,并不是要長期占領。當前的革命重心仍然在農村,必須抓緊時機,發動群眾,鞏固和發展以漳浦石榴的山城、龍嶺為中心的農村革命根據地。4月24日,東路軍第三軍乘勝追擊張貞殘部進駐漳浦,軍部設在城關教會紅樓內。第九師進駐舊鎮,第七師在時任師長的陳伯均帶領下進駐石榴坂,師部就設在石榴村大戶人家許怣枝自愿獻出的一座兩進廊式帶天井的老宅。這座老宅坐東北面朝西南,前落是矮房,后落兩層樓,左右還有兩座護厝共12間暗房和上下兩間大廳,前落門口還設有一小埕,是一座典型的閩南燕尾脊大厝。
紅三軍七師進駐石榴期間,紀律嚴明,官兵平等,說話和氣,買賣公平。那時,很多群眾自愿讓出房子借給紅軍暫住。紅軍還為石榴人民開糧倉、分浮財、廢除苛捐雜稅高利貸,配合地方黨組織、游擊隊打土豪分田地。在紅軍的影響下,參加紅軍成了當時石榴青年最強烈的愿望,許多青年踴躍報名,有的還瞞著家人,跑出來當紅軍,一些外地來石榴打鐵的青年也加入紅軍隊伍。紅三軍在漳浦歷時近一個月,在完成預定的各項任務后,于同年5月28日回師中央蘇區。
石榴村古厝右護厝的前墻壁上至今還留有當年紅軍書寫的標語“創造鐵的紅軍,打倒帝國主義,消滅張貞殘部”,落款:紅三軍七師司令部;后墻壁上也依稀能辨認出當年紅軍刷墻書寫的大字標語“打倒帝國主義,紅軍向前進!”去年,上級政府得知古厝年久失修這一情況后,下撥經費作為專項維修基金,今年2月開始啟動修繕工程,不長的時間,這座紅七師師部舊址將以一種嶄新的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
(作者單位:漳浦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