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露露
西醫為何怠慢小病
◎王露露

常聽國內朋友說,你看西方醫生,多不唯利是圖!得了個小病,比如頭疼腦熱,他們讓你回家休息喝水,過幾天自己就好了。西醫怠慢小病,在我看來,這跟西醫性質有關。
西醫以外科見長。外科主要是切除病灶,比如腫瘤。患者得小病時,病灶尚未成型或初現,怎么切除?要等病灶明顯了,腫瘤長大了,才好下刀。
西醫把人看成一部機器,把人體各部位看成機器零件。醫生是修機器的,零件壞了,拆掉換新的。可機器是死的,不會積極預防自己零件磨損或報廢,所以西醫一貫以治療為主,過去不太講究預防,現在也最多是以預防為輔。
中醫把人看成活生生的、時刻在變化的自然現象。既然人時刻在變化,就能往好的方向變——疾病減輕或自愈;也能往壞的方向變——病情惡化。中醫考慮到后者,故防患于未然,以預防為主,以治療為輔。預防分兩種:一是預防得病,二是預防小病變大病。因此,即便對小病,中醫也開藥,這是為了固本強身,增加免疫力,防止病情加重。
西藥主要是化學提純的藥物,藥性比中草藥相對要大,毒性也相對要大,有點像中國古時所說的虎狼藥。另外,西醫治一種病,不管病因是啥,通常就一種藥,不因人而異。西方醫生對小病用藥慎重,因為他考慮到藥物的毒性。相反,中醫根據每個病人的身體狀況開藥,再加上中草藥毒性一般都比西藥小,如此開藥對患者有利無害。如果我們的西醫和患者都用中醫的思維開西醫的藥,就容易出現目前用藥過多的現象。
摘自《世界知識》2017年第4期 圖/劉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