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起
白高粱面元宵
◎陳景起

那年正月十五,正值“文革”時期,村里大搞“破四舊,立四新”的運動,把元宵節(jié)說成是舊風俗,不讓過元宵節(jié)。我娘就偷著用白高粱面做元宵,過了個歡喜的元宵節(jié)。
我娘將白高粱面摻榆皮面和好,抓起一小塊和好的面,放在手心里,兩手心相對揉搓,揉成小圓球,然后兩手按壓,將小圓球壓成小圓餅,在小圓餅上放一點紅糖,像包菜團子似的,把紅糖包起來,再在手心里輕輕地揉成小圓球,一個核桃大小的元宵就做成了。
那天傍晚,娘做完元宵,像煮餃子似的在鍋里煮熟。我早就饞得不得了了。娘盛了一大碗元宵,我拿起小勺就要吃。娘說:“先別著急吃,鍋里多著哩,有你吃的,你先偷著給二爺、鄔大娘、黑爺送去一點兒,讓他們嘗嘗咱做的元宵,咱不能忘了幾年前‘造反派’抄了咱的家,把糝子面都抄走了,大年初一連頓餃子也吃不上,多虧了你鄔大娘、二爺、黑爺給咱送面送菜來,咱才能吃上頓餃子呀。你先給二爺送去吧。”娘說著把那碗元宵倒進一個耳罐子里,娘還特別囑咐我說:“背著點兒人,別讓‘造反派’看見了。”我說:“知道啦。”便提著耳罐子偷偷地去了二爺家。
我把元宵倒進二爺?shù)拇笸肜铩6敇返煤喜粩n嘴,說:“俺也沒啥好吃的給你,俺還有幾把棗哩,給你吃吧。”我不要,二爺硬是塞進我的襖兜里。
我回到家,娘又盛了兩碗元宵倒進了耳罐子里。娘說:“這是給你鄔大娘的,讓她老兩口嘗嘗,快去吧。”我提起耳罐子,加著小心去了鄔大娘家。當我把元宵倒進鄔大娘的碗里后,鄔大娘給我一大塊帶棗的年糕。我也是不要。鄔大娘把耳罐子刷干凈后,將年糕放進耳罐子里。
我回到家,娘看到耳罐子里有年糕,便對我說:“你別要他們的東西,他們的日子過得都難著哩。”我點點頭。娘又盛了一大碗,倒進耳罐子里,說:“給黑爺送去吧,記住,別再要東西了。”我“嗯”了一聲,提起耳罐子出門東張西望地走了。
黑爺見我給他送元宵,歡喜地從點心盒子里拿出一塊雞蛋糕。我說:“俺娘說了,不能要別人的東西。”黑爺說:“這是俺外甥來看俺的時候帶來的,還有兩塊,你嘗嘗吧,好吃著哩。”黑爺一邊說一邊拿著雞蛋糕往我手里塞。我連忙說:“不要,不要。”我嘴里說著不要,其實我是真的饞得慌。我聽到黑爺自言自語地念叨著:“這孩子真懂事兒!”
我回到家,端起熱乎乎的碗,吃著娘做的元宵,雖然白高粱面有點兒硬,但是,里面有紅糖,還是挺甜,挺好吃的。
那年的正月十五,天氣雖然很冷,但是,我的心里感覺是暖乎乎的。
摘自作者新浪博客 圖/丁聰